新国学网:第二届全国设计类专业青年教学学术活动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学术活动日_四川美术学院-嘉宾-主讲-教学-视觉

编辑:谭娟 来源:雅昌网
 
  2018年9月25日是“第二届全国设计类专业青年教学学术活动月—&mda

  2018年9月25日是“第二届全国设计类专业青年教学学术活动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学术活动日”。来自国内院校设计类专业青年教师和业界设计精英,就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色课程建设和设计实践等展开学术交流和研讨

<a href=http://m.sinology.cn/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论坛</a>嘉宾合影

论坛嘉宾合影

  9月25日上午九时正,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韦芳进行了视传专业活动日的开幕致辞中提到:在全国高校进一步加强双一流建设,教育强调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大背景下,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设计类专业青年教学学术活动月于9月20日正式拉开帷幕,活动旨在就设计类专业探索性、实验性、前沿性的特色课程或一流课程建设,以及围绕设计竞赛、设计实践和设计创作开展教学交流和学术研讨,由此搭建青年教师教学学术交流平台,推进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设计类专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韦芳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韦芳

 

 

  参加本场活动的主要来宾有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吕曦教授、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尹恒老师、鲁迅美术学院赵璐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何方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吴炜晨老师、广州美术学院万千个老师、四川美术学院陈滢竹副教授、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的潘虎先生、推尘设计(T-Change Design Studio)潘焰荣先生,以及来自全国其他院校的师生们。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学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宋建明教授担任本场活动的学术主持。

  

 

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 宋建明教授

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学院 宋建明教授

 

  宋建明教授在论坛发言中提到,四川美术学院此次学术活动注重三个关键词:探索性、实验性和前沿性。当下时代面临着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带来的挑战,这是人类文明的空前地,没有任何可参照性,正处于一种发展进程中。年轻才俊如何把这个时代的挑战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带领同学们更好地迎接挑战成了至关重要的使命。此次论坛代表了中国设计教育的最新局面,对设计教育者和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个好机会!最后,宋建明教授对来自各院校和企业的演讲嘉宾、参与活动的全国各院师生以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以下为论坛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摘要,中国美术学院宋建明教授主持教学和学术点评:

  【鲁迅美术学院 赵璐教授】

  讲题:从MOTION到EMOTION——Motion Graphic Design动态平面设计主要内容:

  Motion到Emotion的过程客观映射出时代的更迭与媒介的演变。在设计边界越来越模糊的当下,诸多学科、专业边界被无形消解,设计越来越走向人类的情感归属与情感认同。达成从Motion到Emotion的转换的路径:洞察力、文化力和表现力。

  课程以Motion Graphic Design研究为内容,核心是静态视觉元素在动态维度中的信息呈现及传达。构成语言和镜头语言成为课程的双语言,并强调平面设计基本功的训练。课程中强调作品的调性、影像语言的驾驭力、动态构成的能力、镜头语言的运用、声音的编辑和节选,以及和时间线结合的作品整体整合能力。课程的目标及检验标准总结为以下五点:叙事性、实验性、多变性、包容性和情趣性。以感受度达成感染力,情趣性的探索更是指向对娱乐方式的设计,需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并最终达成由静态平面设计向动态设计的转向。

  教学点评:

  赵璐老师以她的艺术性和理性,迅速地把握了她这个时代和我处时代的差异,并且非常好地应用到这些时代性,又抓牢了传统维度。教与学之间以情感和情怀和学生进行互动,用她的思考引导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并且引导学生把东方的智慧融入到现代的创造表现力中。拓宽了平面视觉的维度,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站在这个时代的前沿,在这个时代的起跑线和国际同行并共同追逐。

  

 

鲁迅美术学院 赵璐教授  / 演讲图

鲁迅美术学院 赵璐教授 / 演讲图

鲁迅美术学院 赵璐教授  / 演讲图

鲁迅美术学院 赵璐教授 / 演讲图

 

  【南京艺术学院 何方副教授】

  讲题:实验性平面设计教学

  主要内容:

  实验性平面设计不仅是课程,同时也是南艺视传平面设计总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的总架构,包含两个很重要的内容:1、课程结构模式不是按照书籍、品牌来区分的。而是从学理层面,梳理学习平面设计需要掌握的知识架构上的逻辑构成作为切入,进行课程结构模式的架构。2、教学方法上,首先以理论性课程为指导,其次以实验性教学为核心,以原创性课题设计为手段,以国际合作工作坊进行教学参照。

  何方老师以实验设计课程教学为例,围绕南京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具体介绍国际性合作平台、实验性实践的教学范式。在实验性课题中,以下三点构成课题设计的整体资源:1、超越现有设计状态的可能性,质疑与思考;2、运用现有技术和科技扩展平面设计的触角;3、跨界融合,多学科交叉启发,引发更多实验方向和角度。从而引导学生探索新的、极致化表现力的和更多维度的认识和切入点。

  教学点评:

  南艺,贯以学术深度思考而著称,通过何方老师的分享,能够感受到这个学校的学风。何方老师用关于课程、课题的结构梳理了混沌的平面设计,又重新指明了新的方向。这种方向不仅对内,而且非常关注当代视觉传达、研究领域的新趋势是什么。并总结出了三个维度、三个领域。在创新的过程里注重反思,意味着引导我们学生去关注社会的问题,去求实,这样的教学给我们兄弟院校和其他在座同学起了非常好的启示。

  

南京艺术学院 何方副教授 / 演讲图

南京艺术学院 何方副教授 / 演讲图

南京艺术学院 何方副教授 / 演讲图

南京艺术学院 何方副教授 / 演讲图

  【中国美术学院 吴炜晨讲师】

  讲题:多维整合设计

  主要内容:

  课程开设的大背景,是以东方视觉文化为核心,以设计战略为主方向。未来,学院将以东方设计学体系为核心发展方向,课程、课题、教学、研究都将围绕此开展。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设立有东方视觉、品牌设计、信息设计、多维设计四个专业方向的工作室,通过以系统问题为导向,全媒体语境为端口,从东方视觉、设计战略、信息整合、多维应用四个方向进行探索与实践。

  多维整合设计课程指导学生以设计整合为核心,以最终解决问题为导向,从反思性设计的角度出发,以项目制教学为手段,通过调研、定位、实验,设计、整合、呈现,根据每个项目因地制宜,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多元化视觉设计方案。在课程实践中增强学生设计项目的多维整合能力,训练设计师团队合作与内外沟通能力。课程目的在于加强学生设计整合能力,把控设计项目的领导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教学点评:

  在吴老师分享的国美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基础上,我分享一下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策略与学术主张。国美现在正在进行艺术东方学研究,全校的各个领域都在关注东方学的智慧。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人用什么样的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对话,这是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而我们强调东方学的智慧,并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敞开吸纳国际上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正如吴老师讲的,国美的设计学科一直聚焦在设计的本质,即发现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案。

  

中国美术学院 吴炜晨讲师  / 演讲图

中国美术学院 吴炜晨讲师 / 演讲图

中国美术学院 吴炜晨讲师  / 演讲图

中国美术学院 吴炜晨讲师 / 演讲图

  

  【广州美术学院 万千个讲师】

  讲题:屏幕字体设计教学框架研究

  主要内容:

  字体设计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核心内容,其知识架构在屏幕时代应该如何转变,是如今设计教育者所面临的问题。文明的不断发展,包括印刷术的发明、口语到书面文本的转换、文字从此可以被固定下来成为阅读印刷的文本。而这类固定的传统文本是看不到表情的,人们阅读的是它的内容而不是字体本身。现代字体设计理论是对工业革命后大批量生产所作出的回应。今天电子屏的出现给予了我们很多新的机会,那么在屏幕阅读这一大背景之下,我们也需要重新思考其对于字体设计的影响。

  借助符号、物品、服务、思想四个层次的概念,来构架其研究屏幕字体设计的框架。第一层级是符号。传统文字不能传播书写者的音容相貌,但在屏幕上符号可以是文字、声音、手势、思想等等;第二层级是物品。更好理解屏幕这个媒介,去利用这个信息载体,还包括背后的哲学。第三层级是服务。在进行屏幕阅读的时候,需要去考虑人的阅读行为和操作方式;第四层级,也是最难一个方向,让字体跟思想产生联系,让字体构建意义。

  教学点评:

  万老师通过梳理现在的设计和符号学之间的状态,以及对字体、信息传播媒介的深入思考,论证了屏幕字体理论建构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了屏幕字体设计的探索的几大方向。一个时代的每五年会发现一种变异,万老师展示了字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下一轮的变化方向,角度非常创新。就像他开篇说的“人类创造了工具,而后工具又塑造了人类“,那么最后人类自己创造的工具会把我们自己引向何方?我们真的要认真对待,进行思考。”这是万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值得大家共勉。

  广州美术学院 万千个讲师 / 演讲图

广州美术学院 万千个讲师 / 演讲图

 

  广州美术学院 万千个讲师 / 演讲图

广州美术学院 万千个讲师 / 演讲图

  

  

  【四川美术学院 陈滢竹副教授】

  讲题:创意与视觉理念实验——“当代视觉语言”工作室课程实验探索

  主要内容:

  20世纪以来技术与媒介的变化导致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静态已不能完全满足新世纪设计发展的需求。在此大背景下,四川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新一轮教改后设立了“品牌形象设计”和“当代视觉语言”两个工作室。

  “创意与视觉理念实验”这门课程以“观念先行”为教学主导思想,树立科学理性的设计观,构建动态的教学体系,延展出更多丰富的视觉语言。课程制教学转变为课题引导制教学,教学中着重强调开拓眼界,创新体验,创新价值,着重培养学生信息分析、目标设定、创新设计以及系统深入的设计能力。课程主要解决以创新的视觉语言进行观念表达的问题,强调多样性、观念性和实验性。围绕此课程的训练主题和课堂作业,阐释了贯穿课程始终的重点要求与内容:视觉观念、观念表达、创意设计以及视觉传播等方面的实验与探索、拓展与创造。

  

  教学点评:

  陈老师是一位非常好的川美平面设计代言人,她像讲故事一样巧妙地将学生的智慧述说出来。并把作为重庆人的这种自豪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去挖掘,最终变成他们感兴趣的话语和课题,通过她的教学,来传导她的多样性、实验性、观念性。通过学生作业案例让我们感受到课程教学的思想,非常有趣,非常受益。

  

主讲嘉宾:四川美术学院 陈滢竹副教授  / 演讲图

主讲嘉宾:四川美术学院 陈滢竹副教授 / 演讲图

  主讲嘉宾:四川美术学院 陈滢竹副教授  / 演讲图

主讲嘉宾:四川美术学院 陈滢竹副教授 / 演讲图

 

  

  【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  潘虎】

  讲题:设计的本质——在产品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

  设计是表达的艺术,不是艺术的表达。

  设计与生俱来就有着商业化本质,背后就带有复制和批量的属性。所以设计首先解决问题,解决传达和沟通的问题,其次才是带来美!一个不能解决问题的出品过程,或是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创作,不能称之为设计。

  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更加崇尚颠覆行业现状和创作具备市场决定性的价值。在设计实践过程中,不断拉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努力让设计更加理想化。潘虎先生展示了他实验室所创作的大量作品,包括荣获诸多国内外设计大奖的褚橙、六个核桃(新款)、雪花纯生啤酒·匠心营造(新款)、王老吉黑凉茶等的品牌识别与包装设计。在讲座的最后,潘虎先生强调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并倡导毕业设计选题应趋于可实现性。

  学术点评:

  潘虎先生的演讲,让我感觉到了这是一位很“牛”的新锐设计师。很“牛”,不仅因为他独具眼光、有很强的设计演绎与创新能力,而且,在他的思考里有很强的哲思。比如面对平实无华的项目,他的自语“我能不能翻出花来”的努力,以及“不能把中国元素用土了”等;比如他有底气“给老板2分钟谈意见”等等,这些都让人印象深刻,让人感受到设计师的生动且有才。

  主讲嘉宾: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 潘虎先生 /演讲图

主讲嘉宾: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 潘虎先生 /演讲图

 

主讲嘉宾: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 潘虎先生 /演讲图

主讲嘉宾: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 潘虎先生 /演讲图

  【T-Change Design Studio 潘焰荣】

  讲题:阅读体验

  主要内容:

  今天是一个唱衰纸媒的时代,但纸媒由于拥有实际触感而无法被电子媒介所替代。今天是一个重视体验的时代,阅读的体验同样很重要。现在书籍设计不完全是阅读,也同样具备收藏的价值。如同日本设计大师中岛英树先生所言:书籍设计除了被展示以外,它应该得到触摸和翻阅。

  做设计概念为先,有着非常的重要性。每本图书当中,都强调每本书应该有它的样子,为阅读的设计,为文本内容服务。在设计当中,应当强调“度”的问题,也需要讨论设计过度的问题。设计师拿到一个题材,十个设计师可能给出十个答案,十个不一样的视觉呈现。这就是设计的魅力。对一本书开本选择,材料应用、工艺把控加上图文编排形式跟做一个小建筑概念是一样的,做书也是在做空间。通过各种组合,配合以精良的印刷工艺的实施,才有可能成为一本好的书。

  学术点评:

  潘焰荣先生演讲,让我感受到年轻设计师的另一种“牛”。 他对传统纸质书籍这种颇受冲击的设计对象物的那种挚爱和痴迷,用工匠精神与材料及工艺的巧思,创造了一个他所说的“小世界”,让人们在触摸、翻阅过程中完成“阅读体验”。通过他的演讲,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才华、努力和多样性演绎的中国意境的设计,印象深刻。

主讲嘉宾:知名设计师潘焰荣先生 / 演讲图

主讲嘉宾:知名设计师潘焰荣先生 / 演讲图

主讲嘉宾:知名设计师潘焰荣先生 / 演讲图

主讲嘉宾:知名设计师潘焰荣先生 / 演讲图

 

  最后,宋建明教授对本场活动进行了总结:整整一天,我们通过来自从北到南的五所设计学院的年轻教师和两位来自设计前沿的才俊来此分享他们的思考、探索与心得,大家一定都收获满满。70后、80后的“教”面对着90后乃至00后的“学”,需要探索更多新的方式、新方法和新方案的新实验。同时,注重“育”,才能使“教”深入“学”的心,从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够直面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能够成为国家智库的人才,以设计的创造力为治世方案助力。

  最后,宋建明教授借国美倡导的“教”与“学”的方式来结束本场论坛:“设计人应该是:像哲人一样思考,像匠人一样劳作。”

  学术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敬请继续关注此次论坛其他专业后续活动!


关键字: 内容标签:第二届全国设计类专业青年教学学术活动月,四川美术学院,,嘉宾,主讲,教学,视觉第二届全国设计类专业青年教学学术活动月 四川美术学院 嘉宾 主讲 教学 视觉
下一篇:第二届全国设计类专业青年教学学术活动月———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学术活_第二届全国设计类专业青年教学学术活动月-内容-清华大学-设计-服装设计||上一篇:“美丽中国行”——西南乡村建设创新营建人才培养”成果汇报展揭幕_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营建-人才培养-建设-创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