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大名著,很多人知道、很多人读过、很多人喜欢。但是,“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怎样读四大名著”却依然是一个时刻需要寻求答案的命题。因为,真正的答案是归结于中华文脉的历史寻找和时代意义中的。
当四大名著穿行过岁月,呈现出浩瀚的内容、意义以及启迪,并期待着今天这个时代的理解、传播以及弘扬。
而在这一届以“四大名著的中华文脉”为主题的文化讲坛上,四位专家以他们的研究与思考提供了某种找寻的途径。
《红楼梦》:“好玩”的巅峰之作
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以讲《聊斋》出名,但人所不知的是,她也是红楼梦研究专家、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以她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说,“中国古代小说是有芳魂的,它悠悠来到山东淄川,附着在蒲松龄身上,又在1715年悠悠来到江宁织造府,附着在曹雪芹身上,从此红楼聊斋一长一短,一白一文千古流传。”
马瑞芳被易中天评价为“直、爽、好玩”,而在这位“直、爽、好玩”的专家眼中,假如要给《红楼梦》加一个形容词,那就是———“好玩”。她借用孔夫子的“有教无类”,以“言红无类”来形容当前的红学研究:“研究《红楼梦》没有准入标准,没有学科界限,只要喜欢,谁都可以研究。所以红学这个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可以听到一些非常有趣的奇谈怪论。”
关键字: 内容标签:穿行,名著,岁月穿行 名著 岁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