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四个主角中,有三个子虚乌有的人物,十分微妙地反映出中国人的某种民族心态:“我们仔细想想这三个人当中最讨巧的是谁?是猪八戒。什么活也不干,担子沙和尚去挑,打架孙悟空去打,他主要负责的是找点果子,吃饱了睡。这么一个投机取巧的人,很受读者的喜欢,也很受他师傅的喜欢。它反映了一种民族心态,其实我们民族内心非常羡慕这样一种生活状态;而孙悟空当然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有能力,但不驯服。因此观音给了唐僧一个紧箍咒,让孙悟空头疼。像这样的一种人物描写,反映出我们汉族对人生、对事业、对追求的一种复杂心态。”
至于《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历史中确实存在的人物,却被有意无意地虚幻了。以钱文忠的解读,从玄奘到唐僧的虚幻过程中亦能瞥见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国民性:“玄奘从小就抱有远大的梦想。他是在没有得到官方许可、边境封闭、没有任何支持、完全不知道能否成功的情况下,去追求心目中的真理的。仅这一点,就使玄奘从众多的中外交流史人物中脱颖而出。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在求学方面专精而不封闭,开放而有所守,具有很高的造诣。更为特别的是,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都是以现实政权依附者的形象出现的,而玄奘不一样,不仅一辈子没有担任世俗职务,连佛教界的高级职务都没有担任。在世俗人的眼中,玄奘太怪了,因为不理解他的‘怪’,因此慢慢将他虚幻、乃至娱乐化。”
关键字: 内容标签:穿行,名著,岁月穿行 名著 岁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