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陈履生:中国书画的视野和视角_中国书画--发展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本文为2019年6月18日,在中国书法家协会“2019中国书协新闻宣传工作首期培训班”上所做《中国书画的生态与媒体人的责任》讲座的录音整理稿——《论当代中国书画

    本文为2019年6月18日,在中国书法家协会“2019中国书协新闻宣传工作首期培训班”上所做《中国书画的生态与媒体人的责任》讲座的录音整理稿——《论当代中国书画的生态变化》,此为第七部分。

    xMWbIHm5uNMnTvTOY9tCcdEBnHZV1lN9dNI8YEsi.jpg

    郑板桥作品

    中国传统书画在今天还有跨界的问题。跨界的利用在不同层面上对于保护传统书法的传承与发展在大众层面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何在跨界的利用中保持书法的独立性和自身的价值以及独特的品格,这是当代书法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不能因为跨界的利用而颠覆了本体的存在,也不能因为跨界而跨出了没有边界的任意发展,更不可能因为跨界而忽视了文化独特性的意义。

    毫无疑问,中国传统的书法和绘画在今天遇到的问题是有所不同。稍有不同之处就是在大众的利用方面,它们显现出了不同的问题。而在相同的问题中,传统的文人画所遇到的问题和传统的中国书法遇问题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们越来越多的远离文化上应有的本体问题,或者是徒有其表。如何面对传统书法在当下的发展问题?这是需要在更高层面上的认真对待。在微信里面可以看到一段视频,那位拿着毛笔的披着长发的艺人歇斯底里的表演,这里,毛笔留下的墨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类似书写的过程,确实是惊心动魄。看到视频的很多人都会担心,感觉这种表演有相当的危险,会危及到生命;感觉这是有危险的行业。这是一则典型的跨界利用,毛笔、宣纸、墨,以及与书相关联的表演,尽管和传统书法以及绘画没有关系,但是,表象却是在书写,很容易让人们联系到书写的变异。

    传统书法在今天作为一门艺术,从汉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艺术品类,但是,今天有很多的书写行为可能不应该称为书法艺术,而是一种行为艺术,或者当代艺术、观念艺术,或者叫其他。叫什么都可以,只有一条,肯定不是一种传统的书法艺术。

    本次“兰亭论坛”的第二个议题是“视野和视角”,虽然此前谈了很多视野的问题,可是关乎到立场的视野实际上在今天是多样而复杂的,是变化而无法预期的。其中还有书画同源和书画合流的问题。历史上书画产生的源流的起点上本来是一体的,就是所谓的“书画同源”,可是,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文人画将诗书画合为一体,中国文人也在彼此不分的各自诉求中,将相互的关联发挥到极致,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其中书论和画论的相同之处,更能说明这种同源的发展很重要。在同源、同流、同行的发展过程中,书和画的相互依存,一起发展和提高,共同构建了中国文人艺术体系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到了20世纪,在学院教育的专业支撑下,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专业化的发展使书画逐渐分离,学画有了专门的美术院校。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潘天寿在原来的浙江美术学院提出了国画专业开设书法课,本来这是为了挽回分离的局面,从而在书和画的关联中重新将书和画结合起来,至少在基础教育方面,强化传统水墨画的书法根基,让传统水墨画还保留其与书法的关系,还保留中锋用笔的传统。但是,后来矫枉过正,又有了独立的书法专业,使书和画重新分离,这就有了从20世纪后期开始出现的彻底的分流。而到了当下,这种分流就显而易见了。

    5NDWZM1D8wT0refmoyD4t0OqSw5o6W5lQGxJeblO.jpg

    某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

    关于书画艺术的分流,再说多么高深的理论,不如看一个现实,这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是两个独立的单位,这就可以知道我们今天分流的客观存在。看看连续几届的全国美展中的入选作品,画上除了名款之外,有几幅作品上面有题跋?有几幅像样的题跋?又有几位入选画家的字是写得好的。今天,不仅在全国美展中已经很少看到有题跋,其他各类的大型展览中也都很少有题跋,充其量是画家落款中写上自己的名字、年代,最多写个标题。画家面对书法是一种捉襟见肘的窘境。很多画家的书法不敢恭维,写得好的已经极少了。今天,同样可以看到在全国性的书法展览中没有谁把绘画结合在一起的,如果把绘画结合在一起送全国书展可能不一定能选上。如此等等,书画分流正成为我们今天的一个渐行渐远的现实。

    c5swcgyomuuQu6qyqG7PmbHy1wxBkPYvwkypycHb.jpg

    吴昌硕《菊花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作为一般基础的专业特长,书写,或者被称为书法的一种最高境界,在古人那里只是他作为文人的一般基础。从私塾开始写字,过去没有说哪位私塾先生是书法家,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名号。因为过去识字的人少,只要能识字的都能写字;只要能写字的基本上写的都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现在很多书法博士(这里不针对任何一个人,请不要对号入座。)的书写水平远不如过去私塾先生写的字,而私塾先生只有一般基础。但是,现在的书法博士、书法硕士、书法本科,整个书法教育培养出来的只是有专业特长,到单位去招聘,问他是什么专业?他说是学书法的,代表的是有一个专长,就好像学物理、化学、英文一样。这是他的专业特长,是他的知识所有,这就存在着一般基础和专业特长的区别。

    KqryYxgpohYwgwvADnNOe8QNaxofS4r861OlA360.jpg

    郑板桥书“难得糊涂”

    过去的书画除了极少数以此谋生的之外,绝大多数是文人的雅好。郑板桥在潍县做官,就是县令,不过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在做官的同时,画两笔竹子,再画几笔兰花,“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就是文人雅好和情怀。文人自己喜欢,无关乎专业。就像王羲之那样,就像司马光邀请苏东坡给他写家族的墓碑文一样,不是专门的书法。尊敬他的学问、尊敬他的为人,就请他去写碑文,或者写其它什么。不能说司马光不能写;司马光的字写的也很好。只是出于对苏东坡的尊敬,而不是因为他是专门的书法家。今天的情况就大为不同,除了雅好,还有雅贿。

    3ysPS1hd8uaJOzmphMPkmXEeisuGXFfwVPEVQQxX.jpg

    苏东坡53岁时为司马光撰写的碑文,李苦禅先生称:当推苏楷第一。墓碑在山西夏县水头村。

    因此,在文人雅好与职业生涯的关系中,今天当你获得了一个专业的学位之后,可能你一辈子就从事这个职业,比如你得了书法博士,可以到大学里教书,可以教书法;教了书法以后可能就是一辈子教书法,书法老师就成为他的终身职业。反之,如果你得不到博士学位,就不能到大学里教书,可能你的字写得很好也无济于事。或者因为写字,是书法博士,可以到书法家协会、到书画院,或者到其它相关联的专业单位去工作,因此,攻读学位就很重要;专业教育就成了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台阶。这也就表现出了社会的供求关系,而这种供求关系却与书画的本体基本上没有关系。

    书画成为一种职业,这个职业生涯可能伴随书画家的一生,这和过去的文人雅好和业之余,显现出了差异性。当然,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和中国如今的现行体制相关联的。文字书写,最简单的例子还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羲之只是把“兰亭雅集”这一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文字书写。显然,这样的文字的书写和今天的全国书法展中的各种书写,基本上不是一回事。王羲之是为记事而书写,书写的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序”的文学水平如何。而今天的全国书法展是专业的“书法创作”,不会为记事的文字而书写。今天好像没有哪位书法家说自己是文字书写;如果说文字书写,感觉是骂他了,感觉是贬低他。“我明明是搞艺术创作,怎么说是文字书写呢?”感觉文字书写低人一等。现在的书法变成了专业的创作,进入到艺术的行业或序列,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另外,书写的字迹与艺术的形式,在今天发生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连带关系。比如说传统的信札就是书写往来,“鸿雁传书”有着诸多美好的传说,也很平常,信札中书写的字迹只是显现所要表达的文字内容。但是,在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邮筒还矗立在城市的街边,邮局也还健在,可是,人们基本上不用邮寄,更多的是用微信,或电话。说事情或传达感情,微信或电话远比书信来得快。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淘汰了书写的信件和书写信件的往来方式,还荒废了许多人的一手好字。基于此的还有几十年之后,所带来的就是信札拍卖资源的枯竭。所以,信札成了历史,进了博物馆,在今天也就成了书法艺术研究中的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却是今天很多书法展中一种艺术形式——模仿信札的书写形式,也是圈圈改改,无病呻吟。有的地方明明没错到哪去,也弄个圈一改,像王羲之那样。把过去的改错,变成了一种艺术的形式。当然,也就是徒有形式而已。类似的这种形式还有很多,有学汉简的,有学碑的,也有学帖的,这种艺术形式和书写字迹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则表现为当代书法中的某种形式至上的现象。

    tMxz8YI1mxqlFz7e4JP2gRpFyDAW3tP9vVAwfxGX.jpg

    信札的一般样式

    当代中国书法还有评比和审美原则的问题。评比是促进当代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但也有另外一方面的意义,毋庸讳言。除了那些与书法和学术没有关系的那种社会化的评比之外,在本体和学术的范围内的评比,与展览相关的评比,都有一个标准问题。标准在哪里?过去的苏黄米蔡都有一个标准,颜真卿、柳公权,大家都是清清楚楚。柳公权的骨骼清瘦,颜真卿的丰腴厚实,是在这样一种时代与承传的关系中品评,并且把它作为传承与发展的依据。某某人学颜体,某某人学苏东坡,某某人学赵孟頫,通过传承的关系一方面表明这样一种关系在系统内的身份;另外一种就是标榜。这里的“标榜”没有贬义。标榜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自己所创的。因为在古人的品评体系中,自创是站不住脚的,是没有根基的,所以,一定要有渊源,又来路;要有脉络、发展。

    JkvDVHLMPJ5d1NAGlfTH3B7UmDZrel6Z6eeLpsE4.jpg

    王翚27岁时作《仿古山水册》(25开)

    可是,现在的书写行为不能说失去了审美的原则,也不能说完全失去了品评的标准。但可以说,标准是模糊的。标准呈现出时尚的潮流,甚至把审丑作为标准。书法界前几年有一阵阵的“流行书风”,三搞两搞又变成了“丑书”,这样的发展成了我们今天视野中的一些特别的问题。显然,在今天建立起一个能够得到大家共同遵从的标准是不可能的。而没有标准的书法发展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遑论评比!

    品评的标准关系到传承的规范与多元发展。在传统书法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规范,规范包括规范的坚守。比如说写字,过去讲执笔必须要指实掌虚,初期严苛的要求是写字的时候要在手掌里放一个鸡蛋,以实现“掌虚”。过去的鸡蛋小,现在的洋鸡蛋大,因此,对于儿童来说,现在手掌里肯定放不下鸡蛋。这是讲规矩,只是一说。现在视频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书法家的执笔方法都不对;可以进一步说,不管执笔方法对不对,字写得好也行。规范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规范受到了颠覆,出现了一些鬼画符的;怎么执笔都无所谓,跟怎么执笔也没关系。

    PtZkAht0MaJwzkJFsjxu1bCbUhck0B5mKVfOOGkT.jpg

    执笔的姿势

    多元发展是我们当下遇到的严重问题。因为多元发展,或者说是宽容,很难用传统的审美规范去规范一些具体的书写行为,也难以规范那些极有个性的书法家,更难以规范那些跨界的利用。因此,现在很难用传统的书法品评的标准去审视当下。在这个视野与视角的变化中,今天看种种的书法问题可能就是相当的复杂,或者是无从下手。(未完待续)

    qCKU3EJkspokpKnphF6CIofX56pVlwFZS01upynX.jpg

    ​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尤为重要

    关键字:发展,书法 中国书画
    内容标签: 发展 书法 中国书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