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王萌:“风起海上”的期待——在2019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研讨会上_北京时代美术馆-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水墨-艺术-艺术家-北京-语境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展览现场海报刚才看了这个展览,许多作品传达出来的气质跟我们常见的不一样,确实有当代海派的语境感。“风起海上”,华东师大美院的展览在北京发生,既充满动感,又不失一

    itGEUBeNs39rfDT2OF3e3a3XQYsq6QDoQwRVi8xm.jpg

    展览现场海报

    刚才看了这个展览,许多作品传达出来的气质跟我们常见的不一样,确实有当代海派的语境感。“风起海上”,华东师大美院的展览在北京发生,既充满动感,又不失一种新鲜和飘逸,在北方体验一下海风,清爽、久远、神秘,也充满了未来感。

    tI8ZkZJynAVehrRx0wWe5LhC6Q9YjjT6GTDm81eJ.jpg

    展览现场“风起海上——2019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开幕式合影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主题,在兴奋之余也给我们带来关于现实性和客观性的视角和框架,让我们从想象与憧憬回到目光所及的现实地面,去评判当代艺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在今天如何策划一个院校形态的展览,又如何通过一个有效的,能引起人们激发感受的主题对当代艺术、学院教学都能够产生一些问题方面的提示,引起艺术界去关注并做认真思考,能起到这种效果的展览并不多见。

    我想这需要至少两个因素,一是展览上有好的作品吸引人,更重要的是需要策展人提出对当前问题有价值的思考。张晓凌先生在策展前言中谈到的问题,赋予了华师大这次展览可贵的学术品质,他谈到的这句话很真切,“今天很多艺术的问题是带着一种满腹狐疑的状态在复杂的动机中穿梭在新形式的密林中”,他这句话比较真切地描述了当代艺术在今天的困境和问题。今天也到了这样的时刻,需要学术界重新思考当下艺术和未来的方向。

    CPqAJ9RAcMhtLqmPlgY5mew8mvzDUr0LLMohfsiP.jpg

    3ffVsbrOYJJc1kfQ3Lsirhyo0jcz2DoCLdY8s3xQ.jpg

    展览现场

    刚才与会很多专家谈到的关于当代艺术在今天的问题,我想接着刚才的讨论继续。上个月我跟来自德国的策展人Ulrich Loock先生有个谈话,引起了我对艺术和我们在工作方法中所习惯方式的一点思考。

    乌尔里希是出生于1953年的欧洲策展人,1985年就是瑞士伯尔尼美术馆的馆长,然后担任卢塞恩美术馆馆长,曾经给他的朋友马修•巴尼、吕克·图伊曼斯、索尔•勒维特、马琳·杜马斯等艺术家策划过个展,上个月我们在中央美院一位教授的工作室对当代艺术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引起的问题是应该如何理性面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这是当前我们所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刚才的发言有位先生谈到了“抄袭事件”,那天我把比利时艺术家的作品和中国那位艺术家的作品都给乌尔里希看了,他没什么特殊的反应,表现依然很冷静,甚至还对比利时的那位画家从博物馆馆长和策展人的角度做了一些评价,这都不重要,他并不觉得这是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当然对他而言也的确如此。

    FLnsiJqHueas34FAweFua4TOEFPbZeL5PtsaDzVb.jpg

    5Jm8PJPkrOkL4vbzDlGbxC4Fs7HT4DrToN3b7Vh4.jpg

    展览现场

    我们的讨论更多回到了艺术本身,我比较有意在我们的讨论中把话题往“当代”这个概念上拉,我想看他的反应。我发现德国和瑞士偏德语区的学者并不是很在意“当不当代”这个问题(当然这对我们也可以说不构成问题,但我们中还不能说完全在思维上摒弃了过度的用概念来拉的生硬感),这对他们也不构成问题。他特别关注的是艺术家和作品,尤其是作品能够引起他个人的真实感受,他会很认真地观看艺术家的作品,关注作品给他的艺术经验带来哪些“作用”,能引起某种感受或者触及某些问题,这是德语区的策展人和美术馆馆长很安静很认真关注的方面。

    他与艺术家交谈,听取艺术家的思考,他会提出独立的观点,不会太针对人,而是从人回到那片安静的学术和艺术世界,仿佛这一切都特别的正常而没有概念或其他某些因素的阻隔,很自然也很安宁。

    QNWQPYB52TK0QCHvZW2l1YK8gVetNCVl94wUwB5N.jpg

    H8IxudsY4AEdfQgYvuwdCZQJphTSWlg4cvQaHhG3.jpg

    LRCkaNCovdcgrzDvzk1FbL8DVdXRWT03c6KIRsGM.jpg

    展览现场

    这些天我再想,是他们建立并形成了一套“工作语境”,语境会发挥作用,不需要人去硬拉,这是成熟的。而当他不得不面对我所请他谈论的“当代”的问题时,他也礼节性地用我们同样熟知的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的理论来解释,并为问题松绑和解套。这说明有些方面我们是跟全球同步的,比如他提及的阿甘本的理论,我们也比较熟悉,而今天展览的策展人张晓凌院长前不久就跟阿甘本联合策展了一个“中意”两国的跨国对话展。这说明今天我们的艺术世界在知识、资源、人脉和理论方面已经是全球性的,但这并不标明我们的软件和机制层面也同样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工作语境”,因此我在这里特别想借助“风起海上”这个展览的研讨会谈一谈当代艺术界和我们所习惯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层面所存在的问题。

    这也是策展人张晓凌先生在这个展览上给我们带来的不同之处,也是他在策展论述中多次提及的。如果我们认真阅读他的前言,可以发现张先生的批评视野是全局性的,是锋利的也是较为客观的,他的不回避问题。

    他策划的这次展览也与许多展览不同,赋予了我们讨论问题的视角和框架。我想沿着张先生和本次展览的作品以及华师大的这股海风结合我个人最近的感受,来谈谈地面上的问题。而我和Ulrich的谈话与接触,也让我感受到了我们长期在工作和思维习惯上尚存在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不够放松”,过于依赖概念的合法性去硬拉,而对作品和问题的思考则显得展开的空间不够开阔。

    KCq2oPn6wVv5YMORRJT3nAJNFA1Zb5sRtqjNDEDF.jpg

    展览现场陈心懋水墨作品

    01yvlHGeBwlDNZjJeaslQk6bC116gnHb8Hp01vbi.jpg

    展览现场谭根雄作品

    后来我想,这可能与我们的“语境”有关。比如刚才有专家的发言,也表现出过于生硬的感觉,有一种在概念上很注重的疑似强词夺理的气势感,而且把气势感作为强硬性地推出艺术家,推出某些艺术家艺术状态和学术成绩的一种所谓“批评方式”和批评习惯,这仿佛是一种“策略学”。

    但是我想说的是,或者说今天华师大美院“风起海上”这个展览,恰恰给予我们的学风,是冷静的,是舒服的,是不强词夺理也不生硬的,而这种气质丝毫不缺乏批判的锐度,它用“自信”的“正常感”客观呈现一个美丽的“华师大”,但是在话语深处很平实很真切将真正的问题投入到全局性的思考,带给我们。或许是由于近几十年来我们社会的发展非常快速,当我们在很多方面推进到一个较好层面的时候,我们中的许多人,还没有完全脱离“起步”阶段的那种生硬感和不自信,因为客观上我们明明可以直接去从作品中发现和“继续开启”新的富有价值的问题和未来感的时候,我们却有时候在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上还是带出了那种“不够自信”的生硬感,甚至是“自我僵化”的局限,这最大的遗憾是误导目光从有价值的“生长点”偏离,导致这种偏离的原因是什么?

    或许很多,但是不能排除至少在部分上,是由某种思维和工作的“习惯性”引起的,就是表现在气质和行为上的“生硬”而缺乏自身的活力,更何谈向外界贡献和释放活力。我想结合“风起海上”这个展览的气质,结合我近期交流中的感受,针对工作与思维的某种习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或许也不完全准确,但希望真诚地与大家讨论。怎样能够更为真切,更为有效地面对今天的世界,可能我们也不只需要揭露类似抄袭这样的问题,也同样需要正视我们快速发展的社会和艺术世界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要准确判断我们今天的地平线,转变我们的不合适的话语习惯,进一步提炼和发挥我们的活力和创造性,重新回到对当下问题的敏感和敏锐上来,这是思维和方法层面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新现实。也是今天“风起海上”这个展览带给我们的启示,因为它连接起了我们和新现实的关系。

    SqxlScizy9UlkM78oRQm7j0yy4ykZfQiilpRO3gU.jpg

    展览现场王艺雕塑作品(局部)

    CpXzAERJoAOulqHZRL5EUKAPDSq4KHdWELylQ3K9.jpg

    展览现场张方白综合布面油画作品

    在北京时代美术馆现场,这个展览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气质,我们需要去感受它,感受展览上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感受作品中的信息,它的材料以及艺术家是如何去使用这些材料去完成他作品的,每一位老师的作品都是有特点的,比如我看到了老朋友谭根雄老师的新作,与我们两三年前合作展览时候又有新推进,充满了活力和新意。张方白先生的作品,还是那么的满载水墨的视觉和意象感,让人很熟悉但呈现在一个新的关系中。王艺先生的雕塑和《找不同》的那种睿智和个人气息结合在一起,令人印象深刻。周长江先生的抽象,陈心懋老师的水墨,蔡广斌先生的数码与水墨思考,还有很多艺术家的架上、水墨、装置以及影像作品,跟北京的风吹起来给人的感受的确不同,我想这确实是海风,很湿润,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水分,这些加在一起就是华师大的海风,富有独特的气质。

    最后回到今天这个展览的策展对象来看,实际上是对新学院的策展,它给我们呈现了一种21世纪的新的学院语境,使我们更好地思考21世纪学院方向的问题。今天的研讨会刚才华师大顾平先生也有精彩发言,我刚到美术馆的展厅时正好青年理论家邱敏老师在给媒体做现场导览,讲的很专业。还有许多之前不是很熟悉的理论领域的老师,我想华师大美院是一个完备的学术整体,从创作、研究、策展、批评等几乎所有的角度让整个学院的整体活力在“海上之风”中启动,让这个季节干燥的北京获得了来自华东的湿润和水气。有这么多优秀艺术家和理论家,相信华东师大美院在张晓凌院长的带领下将会成为当代艺术和当代的美术教育的阵地和高地,来自海上的风将会给我们更多新鲜而真切的感受和富有启发的思考。

    2019年5月18日于北京时代美术馆

    ano8uhpeQgpzTTEjTw7VleZWCrHwN39OlQRqFmYn.jpg 

          关于作者:

    王萌,北京人,1983年生于山东。知名策展人、当代艺术批评家,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大学与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和艺术管理专业,系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学术秘书、北京美协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策展作品两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年度优秀展览,三次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年度北京年度优秀展览。

    出版11本学术专著:理论专著有《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启示:一种新思维的提出》;著有三部实验报告《来自水墨的新语境》、《抽象艺术新一代》和《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主编三部研究室报告《图像研究室:水墨进程的一种“显象逻辑”》、《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运行中的“非形象”》(安徽美术出版社即将出版);主编《视觉乐园——于幸泽的艺术世界》、《从现代出发》(副主编)、《中国意志——当代中国绘画》、《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

    主要策展作品有:“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今日绘画中的媒介与方法”(第一回)、“来自水墨的新语境”(第二回)、“抽象艺术新一代”(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3~2014全国优秀展览)、“正观美术馆研究室计划”【图像:水墨进程中的一种“显象逻辑”(第一回)、绘画发生中的观念和语言(第二回)、运行中的“非形象”(第三回)】(被文化部评为2015全国优秀展览)。

    其他策展作品还有:“从现代出发——15位艺术家的15个表达”(中国美术馆)、“INK NOW:水墨形态”(威狮当代艺术中心)、“视界:抽象艺术的语汇”(四川省美术馆)、“2016中国当代水墨学术邀请展——敞开视野:水墨的生态”(威海美术馆)、“此时此地——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中韩青年艺术交流展”(韩国文化中心)、“多棱体——新兴抽象的结构维度(试验展\798站)”(北京798青研会空间)、“中国意志——中国当代绘画展”(北京当代美术馆、798领升艺术机构)、“‘跨’波普折枝——金准植个展”(798北京名泰空间)、“开启与攀越——水墨现代性之路研究展”(潍坊博物馆)、“神奇的新‘疆’——张永旭作品展”(新疆吐鲁番博物馆)、“代码视界——丛云峰作品展”(芳草地798空间)、“物状态——田园个展”(798山艺术空间)、“视觉乐园:于幸泽的三个世界”(北京寺上美术馆)、“折象——王彦萍作品展(1992~2012)”(北京画院美术馆)、“宫娥之卵——武宁亚创旦纪”(今日美术馆,学术指导)和“文明互鉴——版画语境中的世界图像”(中国美术馆)等。在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2011)和德国“中国文化年”(2012)期间,作为“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和“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卡尔舒特艺术中心)视觉艺术策展团队的成员,成功实现了在堪培拉和布德斯多尔夫的项目。

    关键字:作品,水墨,艺术,艺术家,北京,语境,展览 北京时代美术馆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标签: 作品 水墨 艺术 艺术家 北京 语境 展览 北京时代美术馆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