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历代名臣对立奏议(二十)_安西-匈奴-国家-西域-四镇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安西四镇的保与废【题解】面对吐蕃的请求,是否答应放弃安西四镇,宰相狄仁杰和凤阁舍人崔融提出针锋相对的建议:狄仁杰主张放弃四镇,因为“用武荒外,邀功绝域,

    安西四镇的保与废

      【题解】

      面对吐蕃的请求,是否答应放弃安西四镇,宰相狄仁杰和凤阁舍人崔融提出针锋相对的建议:狄仁杰主张放弃四镇,因为“用武荒外,邀功绝域,竭府库之实,以争硗确不毛之地”,实在不划算。更何况当时灾荒严重,百姓流离,实在承受不起因用兵戍守所要耗费的民力、财力;崔融却主张不能放弃。因为丧失国家领土是要受历史谴责的。另外安西四镇是国家门户,一旦撤除,外敌就会长驱直入,侵犯内地。一个是名相,一个是名流,各执一词,相争不下。

     

    请罢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镇疏(1) 狄仁杰

      臣闻天生四夷(2),皆在先王封域之外,故东距沧海,西隔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3),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自典籍所纪,声教所及,三代不能至者(4),国家尽兼之矣。此则今日之四境,已逾於夏殷者也。诗人矜薄伐於太原,美化行乎江汉(5),是则前代之远裔,而国家之域中(6)。至前汉时,匈奴无岁不犯边,杀略吏人(7)。后汉则西羌侵轶汉中,东寇三辅,入河东上党,几至洛阳(8)。由此言之,则陛下今日之土宇,过於汉朝远矣。

      若其用武荒外,邀功绝域(9),竭府库之实,以争硗确不毛之地(10),得其人不足以增赋,获其土不足以耕织,苟求冠带远夷之称(11),不务固本安人之术,此秦皇、汉武之所行,非二帝三王之事业也。若使越荒外以为限,穷绝域以骋欲,非但不爱人力,亦所以失天下之心也。昔始皇穷兵极武,以求广地,男子不得耕於野,女子不得蚕於室,长城之下,死者如乱麻,於是天下溃叛。汉武追高皇之宿愤,藉四帝之储实(12),於是定朝鲜,讨西域,平南越,击匈奴(13)。府库空虚,盗贼蜂起,百姓嫁妻卖子,流离於道路者万计。末年觉悟,息兵罢役,封丞相为富民侯(14),故能为天所佑也。

      昔人有言曰:“与覆车同轨者未尝安”。(15)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近者国家频岁出师,所费滋广。西戍四镇,东戍安东(16),调发日加,百姓虚弊。开守西域,事等石田(17),费用不支,有损无益。转输靡绝,杼轴殆空(18)。越碛逾海(19),分兵防守,行役既久,怨旷益多。昔诗人云:“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岂不怀归?畏此罪罟,念彼共人,涕零如雨。”(20)此则前代怨思之词也。上不是恤,则政不行而邪气作。邪气作,则虫螟生而水旱起。若此,虽祷祀百神,不能调阴阳矣。方今关东饥馑,蜀汉逃亡,江淮已南,徵求不息。人不复业,则相率为盗,本根一摇,忧患不浅。其所以然者,皆为远戍方外,以竭中国,争蛮貊不毛之地,(21)乖子育苍生之道也。

      昔汉元纳贾捐之谋而罢朱崖郡(22),宣帝用魏相之策而弃车师之田(23),岂不欲慕尚虚名?盖惮劳人力也。近贞观年中,克平九姓(24),册李思摩为可汗,使统诸部者,盖以夷狄,叛则伐之,降则抚之。得推亡固存之义,无远戍劳人之役。此则近日之令典,实绥边之故事。窃见阿史那斛瑟罗,阴山贵种,代雄沙漠(25)。若委之四镇,使统诸蕃,封为可汗遣御寇患,则国家有继绝之美,荒外无转输之劳。如臣所见,请捐四镇以肥中国(26),罢安东以实辽西(27),省军费於远方,并甲兵於塞上,则恒代之镇重,(28)而边州之备实矣。况抚绥夷狄,盖防其越逸(29),苟无侵侮之患则已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计较长短哉?

      且王者外宁必有内忧,盖为不勤修政故也。伏惟陛下弃之度外,无以绝域未平为念,但当敕边兵,谨守备,蓄锐以待敌,待其自至,然后击之,此李牧所以制匈奴也。(30)

      当今所要者,莫若令边城警守备,远斥堠,聚军实,蓄威武。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则寇无所得。自然贼深入必有颠踬之虑,浅入必无虏获之益。如此数年,可使二虏不击而服矣。

    (全唐文卷169;《文苑英华》卷698)

      【作者介绍】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生肖虎,汉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区)人;唐(武周)时杰出的政治家,举明经。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刺史,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入为内史,封燕国公。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以不畏权贵著称。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是我国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可谓推动唐朝走向繁荣的重要功臣之一。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闻讯泣言之:“朝堂空也!”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后又封之为梁国公。。

      【注释】

    (1)疏勒四镇:唐玄宗开元六年(717)任命汤嘉惠为四镇节度经略使﹐从此四镇由专设的节度使统领﹐称碛西节度使。节度使常驻安西府城龟兹﹐由安西都护兼领﹐又称安西节度使。安西四镇当时是龟兹(今新疆库车)﹑于阗(今新疆和田)﹑焉耆(今焉耆镇)﹑疏勒(今喀什格尔)。(2)四夷:中国古代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泛称,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3)“故东据”句:流沙、大漠皆指沙漠,“拒、隔、横阻”皆指阻隔;五岭,横亘在湘、赣和粤等省边界处山脉的总称。具体是大庾、揭阳、越城、萌渚、骑田五岭。(4)声教:声威和教化。三代,指夏商周,儒家理想中的上古盛世。(5)“诗人”句:诗人指《诗经》中的歌者。《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从民间采集而来;“矜薄伐於太原”,指《诗经》“秦风”中“小戎”等篇,叙述秦穆公讨伐西戎;矜,矜夸,这里指赞美;薄伐,征伐但又不炫耀武力;太原,西周时在今甘肃环县至平凉一带.秦的都城最初在甘肃天水附近,后来屡迁,最后在今咸阳附近;美化行乎江汉,指《诗经》中《召南·甘棠》等篇。江汉,长江和汉水,这是《诗经·召南》的产生地。《甘棠》是赞美召公在当时称为荆蛮一带推行教化。(6)“则前代”两句:古代边远少数民族的后裔。,如今已划入国家疆域之内。(7)匈奴:亦称“胡”,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时期,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地域拓至大漠南北。西汉前期多次南下骚扰中原。武帝时遭到反击,势力减退。陷边,攻陷边境地区。(8)西羌:即羌族。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因居住在我国西部宁夏、青海一带,故称西羌,侵轶,进犯。轶(yi),本指后车超过前车,这里指越过边界;三辅,京都附近。汉代把首都地区划分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部分,称三辅。其辖境约为今陕西中部;河东,陕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上党,郡名,在今山西长治东南。(9)荒外,荒凉地区;绝域,人烟稀少。(10)硗确:土地坚硬贫瘠。(11)“苟求”句:只贪求远方少数民族也接受了王化的好名声。冠带,指儒家礼仪。(12)高、文:汉高祖、汉文帝;宿愤:指汉初匈奴常常南侵杀人掠地,汉高祖在白登被围一事;四帝,指汉高祖、孝惠帝、汉文帝、汉景帝。储实:储备、积蓄。(13)定朝鲜: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朝鲜右渠王发兵攻辽东,杀守将涉何。元封三年,汉武帝发兵攻陷朝鲜,以=收其地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讨西域,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汉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讨伐大宛(今阿塞拜疆共和国费尔干纳盆地一带),又命赵破奴出令居,开河西四郡,筑长城。列亭障,打通天山北麓通往西域的通道;平越南,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命卫尉路博德、主爵都尉杨仆等分五路攻伐南粤,会师番禺(今广州市),擒南越国王博德和宰相吕嘉,并将其地划为郡县,纳入大汉版图;击匈奴,从武帝元光二年(前133)起,陆续派遣卫青、霍去病等赴漠北追击匈奴。到元狩二年(前121),匈奴势力已退出天山北麓。到元鼎二年(前115)从今日甘肃凉州以西至玉门关一带,已为汉据有,置酒泉、武威二郡以治其地。(14)“末年”三句:据《汉书·武帝纪》:武帝晚年颇后悔不断征伐,造成民穷财尽。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重视农耕。(15)与覆车同轨者未尝安:沿着翻车的轨迹走下去,是不可能平安的,即“重蹈覆辙”之意。(16)安东:即安东都护府。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平定高丽,置安东都护府,统海东诸国,治所在平壤,后迁至辽东。(17)不田:指不可耕作之地,比喻做无用之功。(18)转输靡绝:转运输送粮草,源源不绝;杼轴纺织用具,这里代指家中无耕织之人;殆,几乎;(19)越碛逾海:穿过沙漠,渡过大海。碛(qi),浅水中的沙石,引申为沙漠。(20)“王事靡盬”句:见《诗经·鸨羽》篇,是位征夫倾诉徭役给他和他的家庭带来的苦难;“岂不怀归”见《诗经·小雅·四牡》篇。(21)蛮貊(mo):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22)“昔汉元纳贾捐之谋而罢朱崖郡”:见《历代名臣对立奏议选评(十一)珠崖的弃与保》。(23)魏相:(?—前59),西汉大臣,字弱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车师,汉时西域诸国之一,也叫姑师,有前后二国。前姑师在新疆吐鲁番,后姑师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汉武帝时与中国通好,其后又联盟匈奴,反复无常。宣帝时听从魏相建议,放弃在车师一带屯垦。(24)贞观:唐太宗年号,共用了23年。九姓,指唐代回纥的九个部落。贞观二十一年(646),回纥首领李思摩遣使归顺唐朝,太宗在回纥统地置六都督府、七州,总隶于燕然都督府,并册封李思摩为可汗。(25)阿史那斛瑟罗:匈奴颉利可汗族人。部族首领,姓阿史那氏。阴山,又叫金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全长约1200公里。当时为西突厥控制。阴山贵种,即西突厥贵族后裔;代雄沙漠,世代称雄于漠北金山一带。(26)“请捐”句:请求放弃疏勒、龟兹等安西四镇,使国家休养生息,得到实惠。(27)辽西:今辽宁锦州以西一带,为当时契丹居住地。唐太宗时,其首领窟哥请内附,太宗因此置松漠都护府,以窟哥为都督,赐姓李。武后时,松漠都督李尽忠和内兄孙万荣,俱为唐营州都督赵文翙所凌辱,因而起兵反抗。武后先后派张玄遇、武攸宣。武懿宗等率兵镇压,均为所败。(28)恒代:恒州和代州,分别在今河北正定和山西代县。当时均为边防重镇。(29)绥抚:绥化抚慰,与征伐相对。越逸,超过限度。(30)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曾大破匈奴,使之十年不敢犯边。

      【翻译】

      我听说苍天降生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都在先古王朝的封疆之外,因此东面隔着大海,西面隔着沙漠,北面隔着大沙漠,南面有五岭阻隔。这都是上天用来限制夷狄而将他们与中原隔开。自从有典籍记载以来,这些地方无法施行礼乐教化,即使是夏商周时代都无法达到,后来的朝代就更是如此了。今日大唐的周边,早已超过夏朝和殷商时代。《诗经》中赞扬秦穆公对西戎薄施惩罚,《召南·甘棠》等篇赞美召公在荆蛮一带推行教化。这些古代边远少数民族的后裔。,如今已划入国家疆域之内。到西汉时,匈奴没有哪一年不侵犯边界,杀死官吏,掳掠边民。到东汉时,西羌侵犯汉中,向东进犯寇长安地区,入侵到黄河以东的上党地区,差不多要进犯到洛阳。由此看来,则陛下今日之国土,又远远超过汉朝了。

      假如还要征伐这些荒凉的域外,在那里建立功勋.耗尽国内府库的积蓄,去争夺这些不毛之地.即是争夺过来,那里的人很贫穷,不能为国家增加赋税;哪里的土地很荒凉,也不能为国家生产粮食和布匹.只是获得将教化带到蛮荒之地的虚名,不去做巩固国本、百姓安宁这些实事。这是秦皇汉武干的事,而不是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这些贤王所从事的事业。假如将征伐荒凉的域外,在遥远的绝域实现贪欲,其结果不但是不爱惜民力,也会失去天下人心啊!当年秦始皇穷兵黩武,以求广开疆土,使得男子不能耕种其地,女子不能安心养蚕织布。长城脚下,到处是死尸,最后造成天下的叛乱反抗。汉武帝为报高祖被围于白登的宿怨,拼接高祖到景帝四位皇帝的积蓄,去朝鲜平叛,讨伐西域,平定南越,抗击匈奴,造成国家府库空虚,盗贼蜂起,百姓卖妻卖子,成千上万百姓流离失所。武帝到晚年才觉悟罢兵停止徭役,将丞相车千秋封为富民侯,这才得到上天的保佑。

      过去有人说过,沿着翻车的轨迹走就会重蹈覆辙。此话虽说的是驾车之类小事,但其中含有大道理。近年来国家频频征伐,耗费了大量资财。西面镇守安西四镇,东面戍守安东节度府,调拨的物资一天比一天多,百姓们家中空虚,疲惫不堪。开发和戍守西域,等于在石头上种庄稼。国家财力不支,有损无益。《诗经》中的征夫曾哀叹:“王事无休无止,没有时间种庄稼了”;“我岂不想回家?是害怕由此受到罪罚啊,想到家乡的亲人,我止不住泪下如雨”,这就是古代百姓的思归埋怨之词。为上者不体恤百姓,就会政令不通而产生邪气。邪气一旦发生,就会有蝗虫、稻螟等虫灾和水旱灾害。到了那个时候,再向诸神祈祷,也不能调和阴阳了。如今太行山以东一带发生灾荒,四川一带百姓逃亡,长江淮河以南,由于征收赋税无休无止,百姓不再从事本业,相继成为盗贼。国家根本一旦动摇,就会产生很大忧患。造成这种忧患的原因,就在于上述的远方戍守,输送物资,搞的国家府库空虚来争夺域外蛮荒不毛之地,这有违于养育苍生之道。

      从前汉元帝采纳贾捐之的建议而撤除朱崖郡,汉宣帝采纳魏相的建议放弃在车师屯垦,是由于他们不羡慕播教化于域外这类虚名,而来虚耗国内的民力、财力。近来太宗贞观年间,平定回纥九姓后,册立九姓中李思摩为可汗,使其统领回纥诸部这就是以夷制夷:他们要反叛就加以讨伐;他们要臣服就加以抚慰。深得得推亡固存之要义,没有远戍劳人之役。此就是大唐近日之美好典范,用抚慰之法来安定边境的旧事。以我私见,阿史那斛瑟罗是西突厥贵族后裔,世代称雄于漠北阴山一带,假如委任他为四镇统帅,统领这一带少数民族,封他为可汗让他抵御来犯之敌,则朝廷有孔子称颂的“兴灭国、继绝世”的美誉,荒漠的边塞有没有转输物资的劳顿。所以我建议,请放弃四镇的戍守让中国富起来,撤除安东都护府的戍守来充实辽西的军务。节省远方的军费开支,加强长城一带正定和代县边防重镇的防守,这样,边州的军备也就充实了。况且,抚慰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是防止他们侵犯边境,只要他们没有侵犯和侮辱我大唐就可以了,何必非要直捣其巢穴,与这些蝼蚁辈争长较短呢!况且治理国家如无外患必有内忧,因为没有外敌就不会勤修内政的原因。希望陛下将安西四镇放在考虑之外,不要再担心域外还没有安定。应当下令加强边防,养精蓄锐以待敌,等到他们来进犯就击败他,这就是赵国名将李牧制服匈奴的办法。

      当今的要务,莫过于下令边境城池加强戒备,远远派出侦查哨兵。充实军备,养精蓄锐,以逸待劳。这样,边防战士就会力量倍增。以主御客,则我方主动;坚壁清野,则寇无所得。。这样外敌入侵,深入内地就会覆灭;只到边境一带(由于已坚壁清野),他们什么也得不到。这样不需要几年,吐蕃和突厥这两个外敌就无需征讨而自然降服。

    关键字:安西,匈奴,国家,西域,四镇
    内容标签: 安西 匈奴 国家 西域 四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