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itor

    宗教门户网:邱志杰:从江湖到学院_学院教育--学院-任教-当代艺术-教师-美院-留校

    分类栏目:人间透视

    条评论

      大号艺术家与学院派教师

      中国自有美术学院以来,执掌学院管理和教学的都是大号的艺术家。南边的林风眠、潘天寿是这样,北边的徐悲鸿、吴作人也是这样。

      这一传统延续到文革后,通常学院会把最优秀的学生留校任教。留校任教的人生活有了起码的保证,在教学之余有较集中的精力从事创作。同时,学院在创作条件上有一定优势,在各类美术展览的征件、评选中都有一定的发言权,学院画家在美术界活跃就不足为奇。学生如果就学期间的创作在全国性的美展中获奖,留校任教的几率就极大地上升。而在美院任教的教师,如果在全国美展中获得金奖,则被作为领导干部培养,这已经成为惯例。如果非学院系统的校外创作者在重要美展中获奖,往往也会以各种方式被调入美术学院任教。这些已经出名的画家,通常也不会拒绝学院的工作邀请。毕竟学院地位崇高,而且能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把自己的艺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张。这样一来,全国最优秀的艺术家集中在学院,著名艺术家和学院教师基本重合。

      这种情况一直到所谓的“当代艺术”出现才有所变化。上世纪70年代末一批就读的美术学院学生开始受到欧美思潮影响,尝试了与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模式有所不同的创作,这些工作被学院认为离经叛道,所从事者自然难于留校任教。事后,这群离开学院的艺术家掀起了一次次美术运动浪潮,成为知名艺术家。在中国的美术学院,才第一次出现“江湖”上的艺术家在某一领域内的名气远远超过美术学院教师的局面。当然,这个阶段的美术学院并没有当代艺术教育专业,所以也没有从事当代艺术教育的教师,这种比较本身没有可比性。只是相比之下,当代艺术圈的活动更为活跃,占据了媒体和大众更多的眼光。特别是在海外,几乎被视为当代中国艺术的唯一代表。美院系统内的教师相形寂寞。

      随着中国各家美术学院相继开设当代艺术教育专业,这种局面再次扭转。新专业前所未有,从已经出名而还在活跃的艺术家中邀请一些人进入美院任教,总比逼着美院现有的教师转行要容易。于是一批这样的艺术家进入美院承担起教学职责。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有魄力的学院领导,突破很多人事管理上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当然,邀请艺术家时的考量,除了知名度、艺术水准、教学的愿望等,这位艺术家是否本院嫡系也非常重要。这没有什么不对,本院毕业生对母校有感情,即使条件欠缺也愿意更多地付出劳动来开荒,这是人之常情。

      美术学院开设当代艺术专业之初,就有舆论认为当代艺术必须与一切体制保持对立姿态,因而把这些艺术家进入美术学院任教讥讽地称之为“招安”。对于这批艺术家来说,把当代艺术的影响力扩展到正统美术学院,并促成体制的转型是历史的必然。而在学院体制中,虽然有种种磨合的痛苦和愤怒,毕竟依然有可以作为的地方。所以,绝大多数人积极投入了教学,并用10年的时间,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基本格局。除了直接进入体制执掌各学院当代艺术教学系科的当代艺术家,“江湖”上活跃的艺术家们也通常不会拒绝担任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或者应邀到美术学院举办讲座和展览,一定程度上参与美院的教学活动。似乎对他们来说,在艺术圈功成名或者卖出天价就的成就感,并不能取代在美术学院的讲台上面对莘莘学子的诚惶诚恐。

      这样一来,一线艺术家又再次和美术学院的教师身份重合了。

    上一页 123456 下一页关键字:学院,任教,当代艺术,教师,美院,留校,邱志杰 学院教育
    内容标签: 学院 任教 当代艺术 教师 美院 留校 邱志杰 学院教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扫码威信公众号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