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清代画松名家张崟《乔松图》_《乔松图》--造化-用墨-画坛

编辑:雷斌 来源:收藏快报 
 
​张崟(1761—1829),字宝崖、宝岩,号夕庵、夕道人、夕庵住持、自皈依室主人、观白居士、樵山外

EX8qmKGjWwJLA8eDYg6w0tazeFP90mgcdFRmUTni.jpg

​张崟(1761—1829),字宝崖、宝岩,号夕庵、夕道人、夕庵住持、自皈依室主人、观白居士、樵山外史、樵山樵隐、香醉山中人、且翁、铁瓮城东蛰叟,镇江人,诗画著名京口,著有《逃禅阁诗集》。花卉、竹石、佛像皆超绝,尤擅山水,自文、沈上窥宋元,下笔便思千古,尤长画松。在乾、嘉时期画坛“南沿石谷、北仿麓台”的因袭画风影响下,张崟在艺术上开拓创新,作品落笔浓重,用墨浓郁沉厚,多以真山真水为主题,成为“京江画派”的开派画家。

张崟出生于富裕之家,其父张自坤与叔张若筠收藏宋元名家书画颇丰,幼时便受到艺术陶冶,五、六岁开始学画,十一二岁即能画人物、屋、石。青年时代,张崟便利用丰富家藏书画临摹学习,又纵游江浙名胜吸取灵感,同时与书画家、名流交往,在艺术上开拓新路,成家立派。三十一岁后,张崟父卒,生活日趋艰难,转为职业画家,在传统基础上致力于创作实践和创新。张崟尤其重视“师造化”,其山水画受到了镇江锦绣山河的影响。镇江地处江南,北临长江,南倚群峦,三面环山一水横陈,自古就有“天下第一江山”和“城市山林”之美誉。张崟纵游本邑山水中猎取创作的素材,形成了“外师造化,自以为法”的艺术观点。

张崟极擅画松,有“张松”之美誉。他常将松树置于画幅的主要位置,他笔下的松树都是千错万攒、枝叶繁茂、生机盎然。此幅乔松图为贺寿之作,纸本墨笔,纵124、横40.5厘米。三松矗立于石旁,用墨浓郁深厚,笔意古逸中见苍秀,松树体姿,遒劲俯仰,构图别致,极具神态。张崟笔下的松树,取之自然又经过了提炼加工,树干挺拔俊秀,松针作扇形排列,结构严谨 ,一笔不苟,层次分明,密而不乱,具有装饰意味。款题:“士乾老社翁八十华诞,张崟写乔松图奉祝。”钤一长方朱文印,破损不辨,隐见一“崟”字。

张崟开创的京江画派高举“师法造化,自以为法”的旗帜,突破当时“家家一峰,人人大痴”的正统派窠臼,出入宋元大师并着力表现真山真水,在嘉、道间的画史上承前启后,带来耳目一新的绘画风格。张崟在当时镇江画坛影响颇大,继承者甚,遍及江南江北一代,几谷、徐妙庭、郭瑚、陈泳、曹沂均是他的弟子。


关键字: 内容标签:造化,用墨,画坛,张崟,《乔松图》,造化 用墨 画坛 张崟 《乔松图》
下一篇:清乾隆粉彩皮球花罐_粉彩皮球花罐--粉彩-万元-瓷器||上一篇:清康熙五彩高士人物图盖罐_-的是-辉煌-港元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