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故宫养心殿启动“研究性修复” 端门数字厅开馆试运行

编辑:刘倩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观众对于“养心殿”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这个曾经供十位清朝皇帝居住执政的场所已经闭馆谢客,正式进入“研究型保护修复”阶段。伴随着养心殿研究保护项目的启动,2015年12月18日晚,在故宫博物院端门展厅还同时开启了北院区项目启动、端门数字馆开馆试运行。

诸位领导与老专家共同开启系列活动

  开启仪式由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主持,包括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北京市海淀区区长于军,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席、创办人、香港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学中心主任陈进玉,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黄艳、北京市文物局副巡视员兼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白杰,谢辰生、傅熹年、张忠培、郑欣淼、晋宏逵等相关领域著名专家齐聚端门数字厅见证这一时刻。

养心殿

  养心殿的“研究性保护”修缮

  养心殿坐落于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是清朝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主体建筑是明代官式建筑的遗存。现存各类室内外陈设1890件,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书画、古籍等,均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包括我们熟知的三希堂、以及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所都位于养心殿。

  据故宫博物院古建筑部主任方遒介绍,养心殿区域的建筑长期以来未进行系统的修缮保护,保存现状较差,亟待系统整修。例如:该区域内的瓦顶天沟现状较差,养心殿与抱厦之间的天沟防水层表面普遍存在开裂情况;墙体空鼓、风化情况明显,部分建筑墙体有纵向裂缝;油饰保存较差,油皮普遍粉化失光、个别油饰地仗龟裂、油皮剥落、地仗剥落见木骨,局部建筑油饰问题严重;室内顶棚裱糊大面积撕裂下垂,脱落,暴露白樘篦子木棂条等。

待修复的养心殿正厅

待修复的养心殿门廊

  此次修缮,故宫博物院将以研究为主导、以价值评估与保护为核心、调动社会力量,研究“研究性修复”的策略、技术方法和实现途径,尝试突破现有的材料供应束缚、工匠与研究者聘用障碍,希望能够率先实现“研究性、预防性”为主的科学修复,为国内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做出表率。

  单霁翔向媒体介绍,“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的目标主要有五个,一是恢复并延续养心殿区域的健康状态,改善文物保存环境与观众参观质量;二是探索研究性保护修复的方法与策略;三是探索多学科合作修复的途径;四是联合建立官式古建筑传统工艺材料基地;五是建立工匠招募、考核与培训机制。

单霁翔介绍养心殿修复情况

  在整个保护性修复过程中,将养心殿修复当作科研工作、文化工程来对待、当作整体项目来运作。借助此项目,开辟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建立工匠招募、考核与培训机制,建立官式古建筑修复材料供应基地,制定材料性能标准,为挽救濒临消亡的古建筑营造工艺、装修工艺以及文物修复工艺做出贡献。同时,计划恢复古建筑“八大作”,即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的匠师培养机制,将文献研究、保护修复、检测分析、价值评估的专业梯队建设起来,为将来文物建筑遗产的保护储备新生力量。

“数字沙盘”位于端门数字馆的正中,由北侧LED大屏(26平方米)、地面LED大屏(44平方米),以及东西两侧各5扇“数字大门”(20台投影机投射在通电膜上)构成。通过综合调度4块大型展示屏,以故宫博物院高精度全景建筑三维模型为基础,辅以高清视频和交互演示,以形象直观的“数字立体地图”进行“数字导览”,向观众介绍紫禁城肇建、故宫博物院成立、今日故宫博物院概况、展览导引等全景信息。

  端门呈现“全数字故宫”

  经过两年紧张建设,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并首度亮相,并将于今年的12月22日至明年1月17日期间开馆试运行,目前预约窗口已经打开,面向普通观众预约免费参观。

  首个数字展览即端门数字馆的常设展,以“故宫是座博物馆”为主题,分为三部分,包括讲述“从紫禁城到博物院”的数字沙盘展示区;以数字形式与观众零距离互动的“紫禁集萃·故宫藏珍”数字文物互动区;让观众感受紫禁城建筑魅力的“紫禁城·天子的宫殿”虚拟现实剧场。希望观众在数字世界里与故宫亲密接触,了解“故宫是什么”、“故宫有什么”、“来故宫看什么”。

【数字法书——兰亭序】通过3块高清屏幕模拟“曲水流觞”的溪流,观众点击靠近岸边的漆器“觞杯”,面前的surface平板上就随机打开兰亭序中的一个或一组文字,用带有压感的笔模拟毛笔进行书写,自己写的字就会融入到原作中,可以跟古人原作进行对比。

【数字多宝阁】数字多宝阁项目以9列2排共18块高清屏幕组成,精选近百件故宫典藏器物的高精度三维模型,构建一个虚拟的“多宝阁”。其中约50件文物可以伸手触摸、缩放,观看细节,还有7件文物,利用多媒体方式向观众进一步详细解读其中的信息。用最简单的技术,最大限度真实还原文物本体,“可以摸文物”的“数字多宝阁”让观众与文物更亲近。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伟向老专家演示数字多宝阁的互动

  在此次展览中,端门数字馆推出了数字沙盘、数字法书——兰亭序、数字绘画——写生珍禽图、数字长卷——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数字宫廷原状——三希堂、数字宫廷织绣、数字屏风——宫廷服饰、虚拟现实剧场等不同数字项目,是一个新型的观众文化体验空间,所有项目均注重观众与展厅的互动。

  伴随着端门数字馆的开馆试运营,故宫还推出了“数字故宫”的线上项目,包括官方网站英文版、青少年版全新上线,推出“故宫展览”手机App等。

【数字长卷——故宫名画记】采用3台高清投影机,拼合出8×2米的超大屏幕,首次展示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图”,通过导引员的互动,还能放大看清其中40余个局部,在“石渠宝笈特展”中看不过瘾的观众,还有机会和这幅名作更亲密地接触。

【虚拟现实剧场】端门数字馆虚拟现实剧场以13.5米×4.1米的超大画幅屏幕,高度沉浸的体验感向观众展示故宫古建筑的魅力,已经完成的6部节目将在此轮换播出。

  启动北院区建设 2020年全面竣工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是“平安故宫”工程的主要项目,是实现故宫保护和文物安全的重要举措,故宫博物院北院区的建设旨在解决故宫博物院大型珍贵文物,比如家具、地毯、巨幅绘画、卤簿仪仗等,因场地局限而长期无法得到有效修复和故宫博物院大量文物藏品长期无法得到有效展示的问题。因此,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对故宫博物院现有规模和功能的完善与拓展,建成后将与故宫博物院紫禁城院区优势互补,实现对文物藏品和文物建筑的完整保护。

  从历史上看,故宫在紫禁城之外寻找发展空间大多选址在西北郊地区,例如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组成的“三山五园”均在今日海淀区范围内。此次故宫博物院北院区的选址也秉承这一传统,选址在海淀区上庄南沙河畔的西玉河。故宫博物院在这里有一座昔日烧制琉璃建筑材料的窑厂,利用这一历史遗迹,依托海淀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背景,建设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既可以节约建设用地,又可以为故宫博物院未来发展预留更大的空间,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社会文化发展。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北临南沙河,东至永丰路,西临上庄家园,南至翠微南路。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文物展厅、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及修复对外展示用房、数字故宫、文化传播用房、观众服务用房、综合配套设施用房等,本期总建筑面积102000平方米。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文物展厅展出文物数量将数倍于故宫博物院目前展出文物的数量,主题鲜明的系列展览,不断为观众呈现精品陈列。计划每年接待观众不少于300万人次,将有效缓解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接待压力。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内还将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为观众展示宫廷珍贵植物花卉养殖技艺。同时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成以后将与八达岭长城、十三陵、颐和园等世界文化遗产组成重要的文化旅游线路,丰富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计划全面竣工时间2020年10月10日。

  该项目完成后将实现以下五大目标:一是,扩大故宫博物院服务社会的整体规模。二是,建成故宫文物藏品科技保护和修复技艺传承的平台和中心。三是,建成具有现代化展陈设施、安全可靠的文物保护和展示环境,文物储藏条件完备、参观环境休闲舒适的世界级现代博物馆。四是,补充和拓展故宫博物院现有功能,建设学术研究设施先进、宣传教育模式丰富的现代化博物馆。五是,建成故宫宫廷园艺传承中心。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养心殿研究性修复,端门数字展厅养心殿研究性修复 端门数字展厅
下一篇:广东崇正2015秋拍:潘天寿《晴晨》1127万元成交||上一篇:这里成了“光的实验场”——“再影像”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