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开幕 “编织”世界等你来

编辑:邹萍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我织我在”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开幕式现场

  2016年9月26日上午,“我织我在”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在浙江美术馆盛大开幕。来自20个国家的63位参展艺术家携手呈现了近100件展品,既有学术目标又有地缘关怀,参展艺术家中既有纤维艺术界的元老级人物,如希拉•习克斯、玛利亚•赖、田中秀穗,亦有当今艺坛最炙手可热的当代艺术家,如修•洛克、金守子、陈界仁、奥斯卡•穆里洛与刘韡,还有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如张永和、陈浩如和纽曼/供使用,以及长期与织物纤维打交道的手艺人,如马惠荣、梁雪芳以及杭州第二棉纺厂的工人们。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5日。

【雅昌带你看展览】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最全攻略:这个世界为何亲切又陌生?

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盛兴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策展人代表刘潇

参展艺术家代表Tali Weinberg

开幕式由浙江美术馆馆长斯舜威主持

  9月26日至28日将举行“织物式思考”论坛,此外,梁绍基“云上雲”个展将于9月27日开启,以个案研究形式展开对于纤维艺术家创作实践脉络的讨论,同时,三年展组委会还推出“天堂游”的纤维之旅,从展览、研究与走访角度全面走近纤维艺术。

话说纤维艺术(节选)

文/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纤维艺术是与人的关系最近、最贴身的艺术。有人将织物称为“第二层皮肤”。我们出门逛街,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试衣服。服装在不断地翻新,所谓“日日新”;我们想着让自己也不断尝新,此谓“苟日新”;却怎么也跟不上服装的新,正是“又日新”。我在一则明清女性消费资料中看到说:“明中叶的江南,大户人家是‘非羊裘不御寒,非绸绫不见客’。”“今者里中子弟,谓罗绮不足珍,及求远方吴绸、宋锦、云缣、驼褐,价高而美丽者,以为衣……。”“其所制衣,长裙阔领,宽腰细摺,倏忽变易,号为时样,此所谓‘服妖’也。”“倏忽变易”的新奇流行式样,号称“时样”,今天叫“时尚”;奇装异服者,被指“服装的妖怪”。G20峰会在杭州举办时,中国丝绸博物馆在我院展出的新近出土的南宋莲花纹亮地纱袍如此精彩,却听说只是事主身上套的78层锦绣罗衣中的一层,闻之令人不禁咋舌。远古时候,所谓“上衣下裳”。上衣,绘事后素,彩绘而成;下裳,五彩相会,针绣而成。所谓“针”——金字旁的“针”,是由“箴”——竹字头的“箴”转用而来,在远古,针线之艺已然具有身份未来的涵义,“针”是一个极具肉身之感的字。

  显然,这些都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纤维艺术。纤维艺术或称纤维艺术运动的形成,与西方城市建造有关,如何让钢铁混凝土变得具有温情,软雕塑促成了纤维艺术材料上和空间上的突破。纤维艺术的形成还与现代平民大众化的艺术思潮密切相关,它促成了现代消费的观念性反思,对织物的身份历史和都市生活展开的批判性思考,推动了纤维艺术观念上和思想上的突破。从最早的英国的圈地运动、羊吃人的血腥历史,到瓦特革命、珍妮织机的诞生对于全球市场的推动,从俄罗斯彼得大帝剪胡更袍的民族革新运动,到今天遍布世界的西装正装的假说;从非洲“奶奶”的百衲床单,到曾经江南露香园女性的诗词与绣品的文化吊古;从第三世界国家的早期化的肉身记忆,到时至今日全球背景下纺织工业急速的转型迁徙,所带来的众多人间故事,纤维艺术的确建构了一个“我织我在”、无所不在的文化视野,依着这种不断延伸的视野和织物与人的深邃而日新的联系,纤维艺术一方面不断地形成艺术上的突破和超越,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回返织物与人、与人的身份历史和现状的根源联系。超越与回返,突破与根源,纤维艺术让我们生存中的众多无法定位的东西得以形象地显现,成为当代艺术最具活力的门类。与此同时,纤维艺术也成为今日纺织制造业的思想与创新的重要发动机。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编织,浙江美术馆,第二届纤维艺术三年展,纤维艺术编织 浙江美术馆 第二届纤维艺术三年展 纤维艺术
下一篇:于瀛群展在应空间开幕 “佛跳墙”原来是这样的跳||上一篇:“画布上的诗意栖居”蔡杰、刘向东、薛广陈、周梅元个案观察展开幕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