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如何用“私人迹象”再挖掘物象背后的真实存在?

编辑:邹萍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私人迹象”群展开幕式现场,莅临的部分参展艺术家、策

“私人迹象”群展开幕式现场,莅临的部分参展艺术家、策展人与嘉宾合影

“私人迹象”群展现场

  2017年2月25日晚,“私人迹象”群展在梵耘艺术空间开幕,顾亮、洪丹、贾政、雷本本、孙大棠、张秋实六位青年艺术家携十余件作品试图共同探讨物象与图像矛盾又暧昧的关系。为剥离某些强加因素,本次展览某种程度上过滤了叙事:除影像外,所有展品基本都与叙事无关,而与材料、经验有关,但不同艺术家有不同方向,如孙大棠的影像作品是在不断锐化过程中形成某种被遗忘的东西;顾亮用线条和空间构造了一个与光有关的虚拟空间;张秋实更加强调材料,用纸回应传统的话题;洪丹的作品与痕迹的关系更加明显,“希望观众们关注一些更加个人的东西。”策展人宋振熙向雅昌艺术网透露:本次展览的六位艺术家一方面展示了艺术家出众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也在用这些作品传达他们私人的性格、情绪、经历、感受、记忆、观念还有未来,“艺术家们用图像的逻辑重组来挖掘视觉物象背后的真实存在,为那些‘理所当然’、‘约定俗成’的历史逻辑提出质疑。另外一些艺术家们的创作本身就是自己肢体行为的痕迹历史,他们形成的作品的‘象’成为一部关于个体经验的历史性重塑,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更像是一部‘自传’的撰写者。”

“私人迹象”群展现场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私人迹象,梵耘私人迹象 梵耘
下一篇:艺术名城·文化兴城 《艺术现场》杂志举行改版创新研讨会||上一篇:用“物”串联起来的文脉探寻 青年艺术家的“东方物语”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