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其中,展览的特邀部分安排在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展出,全国画院征选作品则在新馆展出。与展览同时举行的还有下午分别在南京图书馆负一楼学术报告厅进行的全国画院工作座谈会及在江苏省美术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办的画院论坛理论研讨会。
“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是展示画院系统创作研究成果的重要展览,展览包含全国画院系统65岁以上、在业界享有声誉的145位艺术家的145件特邀作品,和从全国1238件投稿中评选出的305件参展作品,是四代人同时创作所产生的最新面貌,代表了全国画院系统创作力量的整体实力,涉及国、油、版、雕、书五个大类的艺术作品,显现了当代画院画家专业实践的实际状态、创作的多样性和他们以艺术自身规律为重要追求的共识。
据悉,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前身是“全国画院双年展”,此前已连续举办了四届,对加强全国画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创作繁荣起到很大作用。展览曾并入“中国艺术节”,随着画院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画院的创作研究逐渐显示出其特殊性,从本届展览开始在延续此前届别的基础上,恢复每两年一次,以独立展览形式举办,由中国国家画院分别与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共同主办的展览机制。本届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支持,中国国家画院、江苏省文化厅主办,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部承办。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耀新启动“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启动仪式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周京新介绍说,画院体制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发展当代中国美术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自十八大以来,全国画院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狠抓行业作风建设,以创作研究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本次展览旨在加强全国画院间的相互交流,深化创作研究,充分展示全国画院美术创作研究成果,发挥画院系统在全国美术创作研究中的示范导向作用,促进中国美术的进步与繁荣。
据介绍,“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主题为丝路情怀与现实理想。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商业贸易之路,也是政治文化交流之路。延绵千年,横跨亚、非、欧的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助推了中外商贸与文化交流的繁荣,更是中华文化大观照、大智慧、大运作的精神与实践活动,是中华文化包容与开放的智慧结晶。由丝路精神与智慧折射出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中华大美观念和拥抱人类、拥抱自然,不断开拓与超越生命本体的理想境界,正是中华艺术不绝的精神动力。当代中国社会进步,艺术繁荣。由丝路精神延展出的海纳百川、广收博取的艺术姿态和人与天合、人与人和的自由境界,不仅闪耀着中华文化的智慧之光,同时也助燃着当代中国艺术复兴的理想之火。以现实为题,以人生为题,以多元的视角和多样的艺术语言解读当代、抒写情怀、畅诵理想,应该是我们的创作方向,更是当代中国艺术的永恒课题。
嘉宾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前合影
本届展览作品分为特邀和征选两部分。特邀作品由组委会以特邀的形式,邀请全国画院系统65岁以上的具有重要影响力与艺术成就的国画、书法篆刻、油画、版画、雕塑艺术家,及本次展览的顾问和评审委员、港澳台地区艺术家的145件作品入展。征选作品由全国市级以上公立画院选送的1238作品中,评选出305件参展作品,其中中国画186件、书法篆刻26件、油画42件、版画29件、雕塑22件。展出作品较好的代表了全国画院系统的骨干创作力量的整体实力,显示了画院系统自身建设成就,展示了专业创作和研究的最新成果,体现了画院系统艺术家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艺术自身规律为重要追求的共识。
全国画院工作座谈会
画院论坛理论研讨会
配合此次展览,开幕式后,分别于江苏省美术馆和南京市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两处会场,同时召开了“画院论坛理论研讨会”和“全国画院工作座谈会”。在“画院论坛理论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画院系统的嘉宾及理论家就新中国画院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当代中国画院的必然使命,画院的时代定位与功能,画院体制与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画院与“一带一路”美术创作工程,画院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历史担当等议题进行了热烈有效的交流与讨论。研讨会由高天民、马鸿增主持。王镛、陈池瑜、张晓凌、尚辉、王志纯、郑工、萧平、王鲁湘、王平、陈明、朱其、顾平、麦荔红、乐祥海、黄戈、刘筱等参与了研讨。
在“画院论坛理论研讨会”上,张晓凌明确提出美术创作要实现从高原向高峰的跨越,突破口是理论研究。他结合中国国家画院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指出,“理论是全院之魂”,一个画院如果没有理论做导引,这个画院就等于没有魂,画院没有理论做支撑,学术就没有高度。同时,他强调画院画家不是自由画家,体制内的画家一个重大的责任就是要拿出大作,不是随心所欲自由创作,而是要承担国家重大创作任务。
部分作品欣赏:
特邀组
李宝林 大山回响 165cm×143cm 2015年
靳之林 鸡冠花 136cm×53cm×4 2011年
钱绍武 徐悲鸿 雕塑 29cm×26cm×89cm 2010年
闻立鹏 感悟喜马拉雅 113cm×182cm 2008年
崔振宽 南国神游图 230cm×118cm 2015年
刘勃舒 八骏图 68cm×138cm 1995年
广军 三岔口 69cm×52cm 2016年
郭怡孮 莲花福地 120cm×120cm 2013年
江明贤 南京阅江楼 96cm×93cm 2012年
方骏 且把江南入画图 102cm×200cm 2016年
杜大恺 汝将余霞铸成山 103cmx199cm
刘大为 郎德寨的猎手 94cm×133cm 2008年
陈永锵 南天三月 木棉雄 181cm×98cm 2014年
郭北平 穿俄罗斯服的维族姑娘100cm×80cm 2005年
杨飞云 冬日盛装 130cm×90cm
闫平 柔软的心 160cm×230cm 2013年
何家英 大凉山的女人 45cm×37cm
林永康 大学生 120cm×60cm
谭平 无题 160cm×200cm 2015年
陈洪武 前人诗 240cm×96cm 2016年
入选作品:
(国画组)
赵奇 燕子 217cm×192cm 2013年
张见 聂耳 240cm×120cm 2014年
陈鹏 生命礼赞 244cm×122cm 2016年
陈琪 丝路众生 33cm×33cm×64 2016年
周建祥 彼岸 234cm×186cm 2014年
旦增达杰 雨后的拉萨河畔 71cmcm×51cm
(油画组)
蔡涛 大道 100cm×150cm 2015年
王克举 夜雨初晴 140cm×160cm 2015年
杨参军 陈子胄像 100cm×100cm 2013年
蔡笃取 千淬万锻 112cm×140cm 2015年
庞茂琨 沙发上的女人之二 140cm×140cm 2009年
郑乐 小夏 90cm×70cm 2015年
(版画组)
杨越 漂浮2 59cm×79cm 2015年
刘德才 絮絮秋语 147cm×108cm 2014年
戴政生 新纪元之舞 175cm×115cm 2014年
李彦鹏 山里人家 68cm×110cm 2014年
戚序 传承的记录 180cm×120cm 2014年
郑峰 空谷幽兰 122cm×133cm 2012年
(雕塑组)
蒋楚 对弈 68cm×55cm×48cm
李继飞 红孩子 60cm×60cm×60cm 2012年
刘峰 山歌好比春江水 120cm×30cm×60cm 2016年
马辉 寻道——大漠 90cm×60cm×20cm
张崴 纳木措的月光 110cm×68cm×55cm 2014年
项祎 百年身影 120cm×110cm×120cm 2014年
(书法组)
陈海良 李白诗 246cm×124cm 2015年
张公者 六祖慧能禅词 136cm×38cm 2016年
谢季筠 行草东坡诗 138cm×69cm 2016年
骆芃芃作品
管峻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240cm×90cm 2015年
展览将持续至3月21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江苏省美术馆,画院江苏省美术馆 画院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