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樊洲
2017年3月19日下午,在798艺术区太和艺术空间举办的“韵律山水——樊洲个展”开幕,策展人贾廷峰。
此次展览与以往太和艺术空间举办展览的开幕方式不同的是,省略了“各种讲话”,而以艺术家的古琴与观众的对话开始。琴音缥缈回荡在樊洲的绘画之间,展览空间并不因琴音而躁动,反而变得愈发旷达沉寂。
自左至右:艺术家任戎、艺术家樊洲、太和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 策展人贾廷峰
对话现场
在艺术家樊洲原创古琴曲《终南赋》一曲终了,策展人贾廷峰、旅德当代艺术家任戎与水墨艺术家樊洲之间的对话,把观者看画的直觉拉进追问艺术家的心理结构与形成绘画语言的知、行背景的纵深之中。
樊洲1957年生人,从事绘画50年。自1992年,归隐终南山,一去25年。四岁,开始学习书法。13岁,开始自修中国画,学习二胡演奏。樊洲从其师石鲁、康师尧、叶访樵等人身上继承了这一传统。天地广袤,如无垠的画室,各造型创造层出不穷。如道家指示的那样,樊洲以身体验这一世界,又根据佛家禅宗的智慧,追逐自然种种短暂的形态,不断更新无穷无尽的画作记录。
“我其实自幼喜好音乐,学习绘画反而是半道学的。弹奏古琴对我的绘画影响很大,对画面的节奏和空间的韵律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有此次展览的别开生面。
展览现场
樊洲的水墨绘画被称作“线性山水”,画面的主要语言以连绵不绝的线条交织游走而生成山水的意象。
“之所以有这样的线条,机缘来自一次观察点燃线香升起的烟雾而来,烟雾以线条升起飘散最后消失在空气中,我开始用线条的方式绘画水墨作品。连绵不绝的线条如同太极拳发力一样,却是有心中自在的流露出来。”面对终南山的山气云雾,日出日落,在他画馆前面的一个大湖,湖水终日千面万化,也是樊洲绘画得丰厚的天地造化滋养。在山中的工作室,樊洲作画、隐修,引自然之气、入创作之灵。
“在山里不看电视,不看报纸,隔绝外界的杂乱信息,对我的绘画非常重要,终南山成就我的水墨创作。”因此,樊洲有《山高云淡》、《韵律山水》、《山远韵长》、《深水静流》、《水近峰远》等等作品在山中静静的时光里源源不断产生。
韵律山水 (14) 138x68cm 纸本水墨 2016年
韵律山水 (13) 138x68cm 纸本水墨 2016年
韵律山水 (9) 138x68cm 纸本水墨 2016年
深水静流 370x145cm 纸本水墨 2015年
山远韵长245x125cm 纸本水墨 2016年
“他选用的尺寸通常相当可观,然而在徐徐展开的卷轴上,宇宙的面目更像是无穷尽的。樊洲不再使用表示山川、云雾、瀑布、波纹、流水、劲松、雪峰等主要的图像符号,而是在他观察过后,将所有这些现实世界的片段通过他的手和手中的画笔转化为强烈的象征,以其独特的极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他的个人笔触令人过目不忘, 极具个人风格。如环、如网、似细筛、如虚点,樊洲的笔法与其说是叙事化或描述性,不如说是联想式或启示性。宣纸是一块领土,在那里裸露着全部。樊洲在笔法探索中不断挖掘风景的形态与自然统治的结构,笔下的线如此洋洋洒洒流淌出万般姿态,平原与山林,峰顶和峭壁,激流拍岸、风过疏竹。以一个本能地再现周围环境空间的姿势,他将精神空间变调处理了,并将它和宇宙的本源连接起来。”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莉廸亚在对樊洲水墨作品的评述时讲到。
据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贾廷峰介绍,继 2016年10月樊洲古琴音乐会奏响法国巴黎最著名的玛德莲教堂之后,计划把樊洲的音乐和绘画带到贝多芬的故居去做展览。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4月19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太和艺术空间,贾廷峰,樊洲,水墨太和艺术空间 贾廷峰 樊洲 水墨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