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在新文化运动与设计启蒙展的开幕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
首先,我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全体同仁,祝贺新文化运动与设计启蒙展开幕。三天前的11月22日,是我们学校的首任校长林风眠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此前的一天,是国美第一任雕塑教授李金发先生的120周年诞辰纪念日。他们二位的生日相差一天,都是在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那一年远赴欧洲留学。他们这一代国美的创办者们,都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激荡风云中成长起来的新青年。中国美术学院本身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一百年多前,新文化运动拉开了现代中国的序幕,启动了那场文艺、思想、教育、社会的总体性变革。此后的一百年中,我们目睹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见证了新文化的起伏消长。如果说新文化的使命是建立一种人与世界的新关系,确立现代中国人的“天人之际”,在这个意义上,它还始终未能完成。
图源自宝藏官微
新文化运动与设计启蒙展现场
在数千年中国文化史上,新文化是一次断裂中的开端。今天少有人谈到新文化是何等的激进。那个时代,那一场运动中,一切都可以被挑战,一切都可以被改变。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一种豪情,如同马克思所说的,一切陈旧的事物都将烟消云散,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重新发端。
然而,新文化作为一场运动,似乎只发生在少数读书人(他们是文人、士子和知识分子的集合)的生命之中。对彼时的四万万同胞而言,影响更直接、更广大的,是一种社会的氛围、视觉的形象、日常的经验。而这一切氛围、形象和经验的构造者,不是艺术家,甚至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一种我们今天称之为“设计师”的人们。蔡元培先生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一百年后,我们说,谈新文化运动,不要忘了设计。
《科学》杂志
《东方》杂志
然而,一百年前,设计的观念还在形成之中,设计师的身份还很朦胧。严格地说,那时候并没有今天意义上的设计和设计师,因为就连科学也还刚从“格致之学”的框架里脱身出来。而现代汉语那时候也还远未成熟。现代汉语的习作虽然依托着早已存在的白话,却依然十分陌生十分异样,仍旧需要以一种生疏的方式,在对事物的重新命名中、从对情感的重新适应中,构造出现代思想的逻辑和现代人的诗意。那时候的设计,就像胡适和李金发的诗,处于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的状态。东西调和,今古贯通,是那个时代新文化人的共同特质,那些新生的设计师们也是如此——从这个展览中,我们看到,新文化的设计直观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新文化,其根基是现代都市和市民社会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与设计启蒙展开幕现场
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伴随着中国现代设计的发生,这个设计的新生儿所展开的领域,是现代性的视觉发明。那时候,一切都还很新鲜。现代是个新世界,那些新鲜事物,披挂着它们同样摩登新奇的外衣,闯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中的百姓日用逐渐地变成了一种消费,这种消费所依托的,不再是熟人社会匠人出产的口碑,而是一种遥远的陌生的时髦;工匠的制作和生产变得不可见了,剩下的只有消费与膜拜。一百年前的中国,随着设计出现的不只是一种新的视觉文化、新的社会景观,更重要的,还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产关系。
新文化运动与设计启蒙展现场
朋友们,距离新文化已经一个世纪了,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要思考的是——今天的设计如何创造出数字时代的新视觉,新文化?为此,我们必须打破“设计师”的观念,让这个身份重新变得开放,让设计这个行当重新变得陌生和未知。这就需要我们跟艺术家、科学家、诗人、学者、程序师、工人甚至你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一起思考、一起工作、一起想象,才能共同创造出新经验,才能不断地重新发明日常!
朋友们,按照我的理解,这并不是一个设计史的展览。因为新文化运动并没有结束,它的愿景映射到了今天,它作为一条道路,已经延伸到我们脚下。让我们在新文化的道路上重新出发,一路同行!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美术学院,新文化运动与设计启蒙展,设计,高世名,,一百年,启蒙,一切都中国美术学院 新文化运动与设计启蒙展 设计 高世名 一百年 启蒙 一切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