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半月后,2020年就彻底成为过去式,“复苏”依旧是今年所有行业的热门词汇。
以上海的艺术市场为例,真正的“复苏”至10月中旬才显露。即使“全球艺场·上海时间·艺术西岸”是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的主题,但在全球旅行禁令背景下,对全球艺场是否能成为“上海时间”依旧是未知。
2020年西岸博览会最后一日前往参观的人群
直到11月中旬,2020年全球首场国际艺博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以“3小时80%画廊成交达6000万”,中国艺术品市场“内循环”的力量显现。随后,ART021 VIP日“几近售空的交易战报”,才真正让人确信,艺术市场终于在上海被点燃。
有观点称,作为全球唯一艺术市场全面重启的城市,上海已形成对标纽约、巴黎、伦敦、巴塞尔的全球艺术品新的交易时间。从今年上海一级市场的成交额来看,“上海时间”似乎已实至名归。
2020年ART021 VIP首日现场图
富艺斯中国区总监张文嘉认为,“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从整个藏家艺术市场来说,都是可以把上海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交易中心。”
如今回头来看,近几年11月无形之中已被公认为是“上海时间”。但它是从何而起?又如何形成?因此我们从政策优惠、国际艺术机构“商机”以及本土根源,来为“上海时间”粗略画像。
从9月转移至11月的“上海时间”
2020年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现场
今年11月的5场博览会中,除了ART021、西岸艺博会按期举办外,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上海城市艺博会以及设计上海,因配合上海艺术品交易月或疫情原因,全部集中在11月开启。
但起先,上海艺术季其实属于9月。当时1997创立的上海艺博会已经坚持15年在9月举办。2007年开始的,将“上海当代”带入亚洲艺术届一景的博罗那上海当代艺术展,7年里也一直选择9月。随后,新的艺博会陆续落地上海,依旧大多选择在9月,如2014年开启的西岸艺博会、影像上海艺博会和艺术都市。当然也有其他,如首届选择5月的上海城市艺博会和选择6月的上海青年艺博会。
2013年ART021举办现场
而在诸多上海艺博会中,还有从第一年(2013年)举办就一直在11月的ART021。2014年,博罗那上海当代艺术展草草落幕,让从艺术圈几乎没有任何来上海的理由。而在ART021持续举办5年(2017年)之后,三位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终于形容,“ART021创造了11月上海艺术的奇迹”。如包一峰说的,“也许就像从来没有调整过时间,可能也会吸引其他艺术活动向这个档期靠拢”。
首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
2012年之后,也许因为聚集效应,艺博会逐渐转移至11月。例如,西岸艺博会(2016年)、上海青年艺博会(2017年)开始将11月作为固定展期。而上海艺博会也在2012年至2018年,曾连续7年将展期固定在11月。
2017年开始,11月已经潜移默化被公认为上海艺术季,大多美术馆和画廊默契地将新展或重量级艺术家作品放在这一时间段,因此也出现“跑断腿”的笑言。
而作为跨入全球重大艺博会行列的ART021和西岸艺博会,从本土形态向国际化体制靠拢,通过精品化路线,不断引入国际一线画廊、扩大博览会规模、严格把控参与机构的质量、整合跨界与藏家资源,进而树立了各自独特品牌。
2020年,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迁入西岸艺岛 Art Tower
真正将集聚效应平台化,是2019年首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累计举办百场活动,总参观人次超过50万,境内外艺术品展示、展销、拍卖累计货值突破百亿元。今年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以3场大型艺术博览会、50余场拍卖活动、近50场画廊展销活动,明确提出了“全球艺场,上海时间” 主题。
当然在艺博会带领之下,诸多国际画廊也优先选择入驻上海。例如今年开幕的Edward Ressle画廊,本身专注欧美艺术家作品的当代艺术,而在“落地中国时,从未想过上海以外的城市。上海这座城市拥有非常多热爱艺术的观众,很难在亚洲其它地方找到如上海一样给予艺术家创作和展示空间的城市。”
2020西岸艺术与设计艺博会现场
除了平台条件,能成为“上海时间”,盈利是吸引所有目光的关键。
今年西岸艺博会作为今年全球首场国际艺博会,5天,4000多件高质量作品,“不仅没有受到当下大环境的影响,作品反而卖的很快。”参展的51家画廊,在VIP开幕当日,有销售的画廊比例至少达到了80%。线上画廊单元访问量达到百万次,在上线首日便达成交易。
第八届ART 021博览会现场
紧随其后开始的ART021,开幕前预售情况已相当可喜,而在VIP首日重复率最高的词是“卖的挺好”、“几乎售空”。例如卓纳画廊最终售出20多件作品,总价不下550多万美元,“再次证明了中国与上海艺术市场的实力与活力。”
而高古轩画廊艺术总监李曦在进场前夕,还在担忧其中的不确定性,反而“现场情况跟之前的不确定性相反的是,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
即将在11月20日开启的上海城市艺博会,以“沪上精致新美学”为主题,凭借与家居环境融为一体的展览模式,希望“每个家庭都要有一件艺术品”。
所以,金九银十之后,11月的上海艺术圈依旧在收获。
一站式便捷措施:上海自贸区、西岸艺岛Art Tower
“自贸区艺术FTZART”国际物流通道服务,被打包的艺术品
图片来源于“自贸区艺术FTZ”公众号
此前提到的博罗那上海当代艺术展,其退场是因进口税、繁琐的手续,以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双重压力下,并在第7届以仅展示不可交易而最终结局。
处于当下回看,上海自贸文投以及今年开启的西岸艺岛Art Tower提供的“一站式”便捷优惠措施,已为这一事件扫清大部分障碍。这也是全球艺场里,“上海时间”所拥有的吸引国际资源的优势。
上海国际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
2014年,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自贸文投”)在自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随后便开始一系列针对文化产业的更新和新增措施。截止目前,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已集聚各类文化企业1300多家,2019年文化贸易额480亿元人民币。
特别是拍卖和艺博会上,近几年上海自贸区保税区不断更新和新增措施,为艺术品保驾护航。就以今年ART021来说,双方在3月确定开展战略合作,成为本届ART021唯一官方清关商及现场运输协调商。为参展商提供包括:国际物流通道服务、保税展示、布撤展、外汇结算等在内的一站式专业服务。此外,参展商还可获得上海自贸区提供的优惠费率方案,包括作品展出后6个月免费保税存储,可降低其运输及清关成本。
“自贸区艺术FTZART”国际物流通道服务工作现场
今年ART021海外参展作品几乎都选择了上海自贸区,共有30余批货物,近400件作品。也有国际画廊在人员不能到场的情况下,将作品交与上海自贸文投运输至国内,再由ART021对其作品进行托管。这也成为疫情特殊时期,一条艺术品交易方式的新扩宽之路。
2020年,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合作协议政策发布会现场
同时今年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宣布,将为期三年的全国唯一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放在上海自贸区,并颁布了系列举措,包括“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保税仓储文物临时进境6个月有效期后可N次延期”、“在浦东外高桥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支持外资拍卖企业拍卖境外征集的1949年以后去世的部分外国艺术家作品”...这意味着,毕加索、夏加尔、达利等备受青睐的大师级西方艺术作品将更频繁地到访上海。
随着市场变化,上海自贸文投逐步完善流程,直到2020年,上海自贸文投逐渐形成十大贸易便利化措施,为文物艺术品的出入提供“一站式服务”。除了缩减在艺术品出口收付汇手续合规快捷;进境免除CCC证明;进出境备案免除文广局批文...等常规环节外,最明显便利是:原来要20个工作日,现在基本上在5个工作日以内就可以完成,大大缩短了审批流程。并支持365天全年境内展示,对于文化展览、展示、交易、包括学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通道。
此外,艺术品空运到港预申报,48 小时入库,“先入区,后报关”;保税出区展示代垫海关保证金...也为艺术品交易环境提供最直接优惠措施。
西岸艺岛Art Tower入口处
而在上海层面, 对标巴黎左岸、伦敦南岸,2012年上海徐汇区提出了“上海西岸”构想,短短几年以迅猛之势打造了“西岸文化走廊”,邀请国内外画廊、私人美术馆入驻。今年,“西岸艺岛Art Tower”启用,作为一栋集合着诸多艺术机构的垂直“聚合型”的空间,有人疑问是否会会成为下一个H Queen's?
“双A”战略下与“西岸智塔AI Tower”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交相辉映的“西岸艺岛ART Tower ”
其实不然,机构入驻只是“西岸艺岛Art Tower”的一部分功能,后期还将开展云端展示交易平台,量身定制一套服务体系和优惠政策,包括展览申报、海关通关、运输仓储、外汇结算、版权受理、保险服务等全周期的服务。
全城艺术资源集中,是“上海时间”的核心竞争力。2019年开始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将通过“政策集中、主体集中、交易集中、效益集中”的策略引领,聚焦突显“上海时间、上海地标、上海平台”,着力打造成为进博会艺术品交易板块,汇聚国际级重大艺术交易活动,形成千亿级艺术品产业规模。
未来艺术品市场如何变化,相信上海自贸文投和“西岸艺岛Art Tower”也会随之带来更多措施。
一线市场之外的国际合作,率先培育“肥沃土壤”
2014年“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现场
在政策支持和一级艺术品市场之外,从民营机构到政府牵头,上海在引进国际艺术资源上也不遗余力。
2014年,“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在K11的火爆现象,为民营机构举办顶级艺术展开启了源头,至今谈论起引进展或IP展中,它依旧排开山鼻祖地位。谁能知道,在此之前(2012年),谢定伟曾策划“毕加索中国大展”,成本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票房却遭惨败。
不管是因为“地理位置偏”,还是观众对西方艺术接受层度的转变,我们看到,2014年之后,国际顶级艺术资源开始源源不断进入上海。直到现今,“中国首展”已不是卖点,观众也在追求作品理念和质量。
松山智一在上海龙美术馆讲解作品
松山智一作品
如龙美术馆正在举办“自然可解”松山智一中国内地首个展,季涛评论“其未来会不会成为村上隆?Kaws?”。刚结束的“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展,更是人气足得让人疑惑观众人群属性。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流动的风景》2020年
《随物生心》汤米·格伦德和佩特里·尼苏南亚洲首个展现场
还有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在展出的“随物生心”芬兰当代艺术家组合汤米·格伦德(Tommi Grönlund)和佩特里·尼苏南(Petteri Nisunen)亚洲首个展,了解“理工男”眼中日常所见之物的美感。美术馆也在展期中定时与芬兰各类文化对话,让观众全方位理解芬兰。
另外以2019年来说,除了著名西方西方家引入,艺术机构也有打包合作。如蓬皮杜中心和伦敦泰特美术馆与上海本土美术馆牵手合作。
伦敦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y)与上海陆家嘴集团签署合作文件,将从成功运营国际级美术馆的角度,为浦东美术馆提供为期3年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分享美术馆领域专业知识。并将于2021年合作举办浦东美术馆开馆大展,届时泰特美术馆提供馆藏。
西岸美术馆
常设展“时间的形态”现场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开启的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包括5年内举办3个展期不少于18个月的常设展,和平均展期半年的约10个特展。而整个项目刚过去整整1年,首个常设展“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将于11月16日至11月26日期间更新部分展品。第二场特展“设计与奇思:装饰之自然本源”也在今年11月正式对外亮相。西岸美术馆馆长李忠辉曾在谈及双方合作时说:“一方面让更多全球文化艺术精品有机会走近中国观众;另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化艺术的丰硕成果。”
第二场特展“设计与奇思:装饰之自然本源”展览现场,西岸美术馆,2020
上海能顺利对接国际资源,离不开已培育好的“肥沃土壤”,从上海双年展24年进程中,策展团队和艺术作品的语境,也许能看到上海与国际艺术接轨的变化。 今年上海双年展4位策展人中有3位是国际人士。展览也从4个月的展览延展至8个月,并打破了传统的“展览”形式,分为湿运行、生态联盟和展览3阶段,让学术先行,与机构学院合作项目,来激活上海双年展,以此更好迎接2021年4月的实体展。
塔拉·马达尼,Spectral Disco, 2020
2021年5月,上海将会有一家名为“Longlati基金会”的非营利机构入局西岸艺岛,金会成立于2019年,创始人是新加坡投资商David Su和中国艺术家陈子豪,机构每年会拿出来300万人民币,支持1990年以后出生的中国艺术家创作项目。
也有消息称,Longlati基金会的首展将为伊朗裔美籍画家、动画师塔拉·马达尼(Tala Madani)举办作品展,之后还会有法国行为艺术家劳尔·普罗沃斯特(Laure Prouvost)的展览。
开幕仪式前,“梦回江户” 浮世绘艺术大展现场
文化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产业腾飞上,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优质的文化氛围,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培育大众文化意识。最明显的变化是,上海商业展览的门票定价在全国范围内最高,却依旧会吸引各年龄层人士前往。例如,今年7月,上海天协文化举办的“梦回江户” 浮世绘艺术大展,展览开放首日,下午才举办开幕式,上午开馆便有许多预约观众第一时间进入展厅。
从这个细节,或许能说明上海艺术市场最实际的变化,和成就“上海时间”最基础的条件。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上海时间,画廊,艺博会,艺术品交易市场,,艺术品,美术馆,艺博会上海时间 画廊 艺博会 艺术品交易市场 艺术品 美术馆 艺博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