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孙振华:谁来关注市场之外_艺术品市场--毕业-雕塑-艺文

编辑:英楠 来源:雅昌发布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孙振华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艺术网经孙振华先生授权连载《处处尘埃》,《谁来关注市场之外》选自第二辑“艺文杂谈”。

更多内容尽在[孙振华专栏]

                              

这些年,一些精明的艺术品收藏者、经营者把目光盯在了美术学院应届毕业生的作品上,老实说,这还真是眼光独到。

相对于那些已经炒到天价的大腕而言,应届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谈不上有名气,缺乏要价的资本;但是,没名气绝对不能成为小觑他们的理由,对于许多毕业生来说,他们的毕业作品可能是倾注心力最多的,其中有些人的作品甚至可能达到他们一生创作的最高峰。

另一方面,从长远看,未来的大师也在这些青年学子中间,提前将他们的作品收入囊中,对于艺术投资来说,是一个拿小钱换大钱的好买卖。

怎么才能拿到这些作品呢?办展览呗!找一个名目,出点钱,请一个策展人,做个毕业作品展,出本画册,颁个奖,讲究一点还开个研讨会什么的,展览之后,这些作品就被堂而皇之地“收藏”了。

参展的学生得到什么好处呢:有了一个参展记录,作品被收录在画册里,有些获奖作品还得到一点材料费的补偿,对于一些经济并不宽裕的学生来说,也可谓小补之哉。

毕业作品参加社会展览,对部分学生,特别是学雕塑的学生而言,也算是为作品找到了一个归宿,看起来这是一个双赢的办法;其实,对展览的出资人而言,这是一个巧妙的擦边球,是一种不完全的市场行为,以不花钱,或者超低的价格就收藏了学生作品,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多少有点“巧取豪夺”的意思。

当然,这种不对等也只是过渡性的,现在,有些名校雕塑系的学生也敢于叫价了,他们的毕业作品更大、更精致、更真材实料,当然,没有一个像样的价格,谁也拿不走。

目前,对于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作品,除了艺术市场的途径,还有没有其它途径,来关注市场之外的东西呢?毕竟,毕业作品是风向标,它们能较为准确地揭示出这批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另外,不同院校、不同地域的毕业生作品一旦集合在一起,既可以反映出高等艺术教育中许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可以看到相互之间的差异和特色。

从2008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的“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奖及入围作品展”开创了一个非市场化运作的范例。展览以著名雕塑家曾竹韶先生命名,利用社会赞助的费用,为全国十大美术院校雕塑专业应届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这个展览刚刚开始举办的时候,毕业生作品展模式已经不再新鲜,可是,由于这个展览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收藏作品,展完后悉数奉还的纯学术姿态,很快就赢得了人心。做了一届之后,其它院校马上就出现了要求加入的呼声,到第四届已经扩大到18所院校,目前,第五届展览开幕在即,新一轮呼声再起,要求把展览扩展到全国。

就展览性质而言,它只是一个由基金支持的民间展览,它之所以在各种展览多如牛毛的今天脱颖而出,全靠公信力和恪守游戏规则。展览承办机构,中央美院雕塑系曾经遭遇过全军覆没,没有奖项的尴尬时刻,但是他们也没有因此给自己放水,而是如实发布。可见,在一个将赞助者、主办者、参展者的权责边界划分得清清楚楚的展览中,完全可以让市场的归市场,学术的归学术。


关键字: 内容标签:毕业,雕塑,艺文,大家专栏 艺术品市场毕业 雕塑 艺文 大家专栏 艺术品市场
下一篇:孙振华:让徐洁告诉我们_孙振华-徐洁--书法-艺文-城市||上一篇:季涛:松山智一,未来会不会成为村上隆?Kaws?_松山智一-涂鸦艺术-潮流艺术--美术馆-日本-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