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武汉夜市的开启,武汉艺术机构陆续恢复开馆。随之而来的,将是各艺术机构的不断上新。都说烟火气最能抚慰凡人心,而在武汉华发中城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园看来,艺术将助力城市快速有序的恢复活力。
熊园担任主办方和发起人,“城市重建”艺术创意征集活动于5月在武汉发起,旨在通过艺术的表达去影响人们后疫情时代的新行为习惯,助力城市全面复苏。在这个过程中,来自武汉和全球各地的多位艺术家及艺术团体围绕“城市重建”的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以自己真情实感和亲身经历,呈现对于此次疫情最深的思考。
每个从疫情中走出来的人是幸运的也是坚强的
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感同身受。焦虑、混乱等等,都不足以描绘身处其中的人的感受。
彭彦 | 《早安 晚安》(视频截图)
失眠。“原本是道早安的时间,刚刚说完晚安。”疫情期间,彭彦常常彻夜不眠躺在床上胡思乱想,长期被巨大的焦虑控制,直到天亮才能睡去。他的作品《早安晚安》以此切入,以他的房间为展示空间,用激光笔在漆黑的墙壁上来回涂抹,宛如仰望星空,又好似深处海底。看星河流淌、波涛拍岸,以此寻求来自内心的平静。而最后回归现实,一声大家都熟悉的QQ提示音把幻想拉归现实,以“早安,晚安”收尾。作品用手动拍摄的照片做出延时摄影的效果,借以此作品希望安慰疫情期间包括自己在内担惊受怕的人。
任雨姗 | 《往·生》
别离和意外总是在发生。任雨姗因疫情居家生活半年,与家中植物共处时,发现生长多年的樱桃树在2020年没有醒来。在周围已经绿意盎然的时候,才察觉到植物的死亡是悄无声息的,别离永远猝不及防。任雨姗我把死亡的樱桃树做成了五双筷子,作为送给全家人的礼物。这样,“枯死的樱桃树,以另一种姿态,重新参与我们的生活。疫情之下,我们被迫频繁地面对意外、面对聚和散、面对存与亡。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危机,又在困境中迎来生活。我们往来于生与往生之间,在情感和联系中撕扯又愈合。”
柯明《重建有我》
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柯明曾经多次在媒体发声,讲述自己的隔离生活。他受邀完成了纪录影像《重建有我》中:“它既是个命题作品,也是我真实的表达,因为每个从疫情中走出来的人是幸运的也是坚强的。面对生活我们需要继续向前看,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在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中,因为戴着口罩,那些各行各业的工作者的眼神最让我们团队难忘。”谈起现在的生活,柯明并没有特别乐观:“现在说全面复苏还为时过早,这是个科学问题,和信心无关。目前为止我没坐过公共交通,生活就三点一线,除了必要的社交和物资采购才会外出,外出也会选择开放式公共空间为主,另外每次出行的时候口罩和消毒液是必备的。”
被疫情改变的我们和生活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大家应该不会想到,平时不被重视的口罩会变得如此重要。当口罩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也给了艺术家们无数创作灵感。
方先成《口罩出门记得带上人》视频截图
方先成在动画视频《口罩出门记得带上人》中,把“口罩”和“人”调换位置,用拟人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强调大家出门务必要戴口罩。
程烈姣《坐在草地上的午餐》
关键字: 内容标签:城市重建,当代艺术,,艺术,生活,晚安城市重建 当代艺术 艺术 生活 晚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