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万捷:关于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促进疫后经济绿色恢复_两会-环境保护--公开-数据-在线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
 
案由在当前经济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双重压力下,恢复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无疑是今年最重要的任务,但20

pylO44LDwqG8DCrb1LM2VgS4KaCtxTg1c5oV7ilV.jpg

案由

在当前经济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双重压力下,恢复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无疑是今年最重要的任务,但2020年也是三年蓝天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要平衡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必须找到创新方案。自动监测具有连续在线运行的优势,是监督排污单位排放行为的“前沿哨兵”。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控,昭示着中国污染源环境监管工作实现了从手工到自动,从粗放到精准,从分散封闭到集成联动的模式转变,而相应的信息公开对于公众知情、参与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问题

一、 部分地区未按照重点排污单位信息公开要求公开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

2014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并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办法的实施开启了大规模企业自动监测信息实时公开,极大地便利了公众监督重点监控企业的排污行为,也激励着社会在此环境大数据基础上创新环境治理方案。

根据观察,当前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吉林、甘肃等省区市已经停用原有的自行监测信息平台,启用了新平台。调研新平台发现,上述地区存在企业未公开或未及时公开“自动监测”信息;同时,新平台存在加载速度慢,检索不便等用户使用友好性问题,不利于用户及时获取周边污染源排污情况。

二、 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联网数据未全面向社会公开,不利于公众监督

2016年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随之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均要求重点排污单位“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而大气污染防治法更是明确要求重点排污单位“依法公开排放信息”。

根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020年1月发布的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报告《十年有成》,PITI评价的120城市中公开涉气重点排污单位(不包括原国控)共计6318家,通过网络公开渠道获取到1368家企业的自动监测数据,占比仅22%,覆盖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分析

更多企业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并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有利于政府部门全面掌握辖区内污染物排放情况,通过信息化手段精准决策和有效的管理同时,也有助于市场探索和创新相应的环境治理机制协助治污,更广泛激发公众参与监督排污的范围,倒逼企业治污减排。

建议

一、 建议督促相关地区落实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实时公开要求

2013年推行的原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实时披露,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监督污染源的热情,截止2019年,通过蔚蓝地图手机APP发出的“微举报”,就有2000余家企业回应其在线数据超标问题,涉及3000余次。在此基础上,环保组织通过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公众参与等方式撬动了一批大型企业与社会组织建立良性沟通。

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于市场创新减排机制、于公众监督排污单位意义重大,建议生态环境部督促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吉林、甘肃等地落实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实时公开,进一步优化信息公开平台,便利公众获取和应用。

二、 建议推广地区良好实践,切实推动落实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信息公开

污染源信息公开领先的山东,2019年9月印发了《山东省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制定和污染源自动监测安装联网管理规定》,要求满足一定情形的所有排污口,均应当安装自动监测设备。自动监测设备与监控平台联网前应完成调试验收,联网后自动监测数据即为有效数据,可以作为环境执法和管理的依据。通过观察,联网的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已经通过山东生态环境厅的APP以及官方网站发布,公众可以便捷获取相关信息。

建议其他地区参考和借鉴山东实践经验,生态环境部督促各地切实有效维护已建成的信息披露平台,新建的平台应充分考虑用户体验,提升用户友好性,鼓励社会获取数据,积极参与污染源监督。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万捷,两会,环境保护,,公开,数据,在线万捷 两会 环境保护 公开 数据 在线
下一篇:全国政协委员万捷:11年“聚焦”环保问题致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两会-环保--有害-信用-垃圾||上一篇:万捷:关于督促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履职发布水环境质量信息的提案_万捷-两会提案--生态环境-环境质量-部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