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孙振华:专家的作用_公共建筑--说了-专家论证-意见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活、文学、艺术、学术等诸多方面的体悟与认识。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直白,体现了孙振华先生对世事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文学艺术素养。艺术网经孙振华先生授权连载《处处尘埃》,《专家的作用》选自第一辑“社会观察”。

  更多内容尽在[孙振华专栏]

现在我越来越怀疑所谓的“专家论证”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这些年,由于工作关系,参加过许许多多的所谓“专家论证会”、“评审会”、“头脑风暴会”……涉及到大型文化活动、城市的规划建设、城市公共艺术项目等等方面。

慢慢地,我发现了这些所谓专家的出场动机,无非有两种:其一,他们真诚地被“问计于民”的诚意所感动,掏心套肺地发言,不厌其详地献计,认真、较劲,不惜脸红脖子粗地争论;其二,有可能是出于虚荣心的驱使,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浪得虚名,为了证明自己有价值、有能耐,在发言时尽量要引起语惊四座的效果,特别是在强手如林的时候,就越能看出他们的战斗意志,个个不同凡响,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慢慢地,我也发现了,在专家们口水四溅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程式化、仪式化的过场。反正,专家们说了也就说了,基本上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专家论证会之后,主办方还要对参会专家有一个反馈,你们的哪些建议我们采用了,哪些建议我们没有采用,为什么。

走专家路线,遇重大决策听取专家意见,这的确是近三十年来行政决策上的一大进步,但是,由于缺乏相应专家论证制度的规范,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没有事先的充分调研,没有专家产生程序的论证,没有对专家责任的追究机制,没有论证结束后的反馈和跟踪,所以,专家论证会完全也可能成为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或者说了白说。

仔细想一想,现今公众对城市空间的大型建筑、雕塑感到满意的比较少,提出异意或引起争议的倒是很多,但是,这些不满意、有争议的作品都是认认真真地通过了专家论证的。由于专家论证机制的不健全,哪些是专家同意了的,哪些是专家不同意的,哪些又是长官意志强加给专家的?公众基本不知情,所以,当这些公共建筑、雕塑一旦落成,大家会连同专家一起骂,有时候,的确是专家走眼,有时候是专家替长官背黑锅。

再者,专家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他们在专业上、技术上、细节上的确是专家,他们精通此行;但是有些论证课题涉及到利益的博弈,资源的分配,在这时候,所谓专家也只代表一种声音。比方,某社区有一块空地,发展商希望建第二期、第三期;居民希望变成休闲绿地;专家可能建议建成设计公园、雕塑公园;政府呢,又要考虑GDP,又要考虑居民意见和专家意见。碰到这种问题,几种答案事先都已经有了,无非是这些。好比学生高考,考生绞尽脑汁,其实标准答案已经在那里了,就看对不对得上。面对这种情况,所谓专家意见也只是一种态度和选择,在这里并不占优,他们的答案常常不是是后来被选择的答案。

专家的强项是他们的知识,今天,在城市和社会发展方面,最缺乏的并不只是知识。现在政府官员的知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了,许多专家也进入到政府官员的行列,博士、硕士比比皆是。从专业的角度看,他们的知识够用,眼界也足够宽阔,他们完全知道什么是好的,对的。

既然如此,专家论证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还有,那就是在面对社会利益的各种博弈时,需要一些更有理性、良知和正义感的人。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专家,公共建筑,,说了,专家论证,意见专家 公共建筑 说了 专家论证 意见
下一篇:2019年3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年度艺术家:吴山专_AAC-吴山专--节日-丙烯-透视||上一篇: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开放公告5月1日恢复开放_-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