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顶撞皇帝boss之后_北宋文人集团“清平乐”依旧_中国书画-宋仁宗-文人集团-苏轼-西园雅集--苏轼-清平乐-林逋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
 
近日,随着《清平乐》的热播,关于北宋的相关话题火了起来。这一时期,相比较帝后之间的爱情,朝堂上文人言

近日,随着《清平乐》的热播,关于北宋的相关话题火了起来。

这一时期,相比较帝后之间的爱情,朝堂上文人言臣的戏码要精彩太多,因为随便哪一位臣子的名声,都比皇帝宋仁宗响亮得多。

例如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包拯、柳永、崔白、苏轼、苏辙、司马光、王安石、王曾、张先、宋祁、韩琦、蔡襄、富弼、苏舜钦、文彦博、吕夷简……

这些熟悉的名字,都是几千年名动一时的大家,同时,他们全都活跃在仁宗朝,或者是在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

E6ukJeA4mHWO4P0Jl0PYE4eQjmdhW7bUm0uC9UVU.jpg

为什么是宋仁宗?

在原著《孤城闭》的主人公福康公主眼中,父亲仁宗经常被那些大官数落,也不见生气。

而“那些外放的官儿都过得很逍遥呢,到处游山玩水,然后题诗撰文,又是《岳阳楼记》又是《醉翁亭记》又是《沧浪亭记》的,弄得天下人都争相传诵,把纸价都哄抬起来了……”

h97nmH3vxcUaTpnwQcdLj1dcqa6TYjfeAwUv8KTz.jpg

l4BfPqnHTyeOrK75cPjPmAK7uJUIFbaxu1eRPR7B.jpg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宋仁宗与大臣

在宋仁宗的“纵容”下,北宋出现了一大批文人集团,其中有范仲淹集团、王安石集团、司马光集团、苏轼集团……每次朝会上,这些集团之间都会上演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他们和宋仁宗一起,共同勾勒出了一个“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的清明盛世。

s6OAgjUtRc9BFOHAyyekLnorXJ85Y6YN2DwzVryF.jpg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晏殊

关于《清平乐》,宋仁宗的的老师晏殊,就是位擅写“清平乐”的大家:“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其他经历过党争的文人言臣,虽然有些可能仕途不顺、年年被贬,但在这个清明盛世,无一例外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清平之乐。

北宋文人集团的“清平乐”

9w6128BF0U6JoS1fskAHq48sBarFl0CJlbWdyV2S.jpg

《自书诗》卷,宋,林逋书,纸本,手卷,纵32厘米,横302.6厘米。行书34行,6段接纸。故宫博物院藏。

对北宋文人来说,隐士林逋的隐居生活可以说是他们最为向往的典范。作为一个杭州钱塘人,林逋常年隐居西湖孤山,他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善诗文书画,又酷爱梅花、仙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卒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对于他的日常,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不无羡慕的写到:

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寺,时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

范仲淹:被贬很高兴 隐逸也快乐

虽然林逋一生栖身林泉,但在朝野之中可谓声名赫赫,夏竦、范仲淹等人都喜欢与他交游。尤其是范仲淹,青年时期,他曾在赴长安游学期间,与隐士王镐和周、屈二位道士结识,并度过了一段笑傲林泉的快乐时光。林逋高清雅韵的隐逸生活,无疑是范仲淹最为向往的清平之乐。

74Vc75UCm1bnom13yeRbe0VfNzEtleJ7wSvv9jiH.png

6JB2W8n4tQK9NInIDEtegA37UO2JaU7YEp24rCSX.jpg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范仲淹

作为一个诗、书、画造诣颇高的隐士,林逋的书法作品现仅存3件,《自书诗帖》是其中篇幅最长的。据诗后林逋自识:“時皇上登寶位歲夏五月”,可知此作品写于仁宗天圣元年癸亥(1023年),时年林逋57岁,正归隐于西湖孤山。此卷书有5首五言、七言诗,书体瘦劲,秀逸,笔法厚重,风致绰约。

除了范仲淹,苏轼也是林逋的“迷弟”之一,元祐四、五年间,约54岁的苏轼第二次到杭州作刺史,期间赏玩这件作品后,他在其后附七言古诗一首,此书藏锋敛锷,姿媚可爱,是罕见的苏轼传世佳作之一。而苏轼与林逋的珠联璧合,也让这件作品成为难得的珍宝。

Ngk329uo7Xp6QWlK4y56exBjd9WeeKbV0ojYZB56.jpg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韩琦

欧阳修:佛系书法 注重养生

仁宗庆历时期,面对冗官、冗兵、冗费等问题,一众有识之士希望能为国家解除忧患,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范仲淹为首的中下层士人集团,其主要成员包括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滕子京、尹洙、王胜之、石介、胡瑗、韩琦、富弼等。他们在宰相晏殊、杜衍等人的帮助下,开始“庆历新政”。然而在激烈的党争中,新政失败,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人相继被贬。

kK7InIrAcSmYurjlSpMrjs0y3gSLEOE7dMnHW4gO.jpg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欧阳修

电视剧《清平乐》将欧阳修这个角色做了高度还原。历史上欧阳修17岁时就已才名远播,但却两次考取功名都没有获得名次,直至22岁时参加殿试,才受到宋仁宗的赏识。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会是状元的最佳人选,但主考官晏殊觉得他的文章锋芒毕露,想挫一挫他的锐气,就只给了他殿试14名的名次。

虽然遭遇“黑幕”,但对欧阳修的仕途影响不大,造成他官场生涯重要转折点的还是新政的失败,这次政治运动导致欧阳修后来一直难以获得重任,但也不是没有收获,在欧阳修被贬滁州之时,他却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文章描写了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

LQnOydSocXnjyyfuHhA3g7n79cf4XGRoBDfBYA6p.jpg

清代原石精拓《宋 苏东坡草书 醉翁亭记》绫裱经折拓本一册(罗振玉旧藏)尺寸:36.1×21.1cmiMkKZJC7BegTcX4PgS6bdx2AGFYRJREIyQ4Q8pc5.jpg

宋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拓本

LfmHdOegIPa1qWTa730IQrQGki4V8Ky8GvxULeMS.jpg

醉翁亭记(局部) 欧阳修撰,苏轼书。宋元祐六年(1091)十一月刻石,在安徽省全椒县。原石宋时已毁,明嘉靖间重刻石。

公元1091年,苏轼知颍州时,受请写了两体《醉翁亭记》。一是应开封府刘季孙求书,以真、行、草间用字体写成长卷,世称草书《醉翁亭记》;一是应滁州太守王诏求书,以大字楷书写成,世称大字楷书《醉翁亭记》。

HvEBayOV6d3UOGTeUDtR53obhSArPG4hXSMlqjtW.jpg

8R6nQLC71fJASIhhhczyh7YIOLrc5X1a5gijU0DO.png

《灼艾帖》,北宋,欧阳修书,纸本,册页,纵25厘米,横18厘米,行楷书,6行69字。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在山水之间寻找乐趣外,欧阳修也非常注重养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灼艾帖》,就是关于他儿子针灸的事情。所谓“灼艾”,即中医一种疗法,用燃烧艾绒熏灸人体穴位。这种疗法在当时非常流行,欧阳修在闲暇之余,对这一疗法做了研究,并把领悟出的道理写了出来。这件作品苍劲有力,极显锋芒。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书法造诣极深,但这方面的声名却不如王羲之和颜真卿等人,一方面与他的书风有关,另一方面,他对书法的看法也不够主流。欧阳修始终认为书法不过是技艺,只是闲暇的赏玩,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已,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终生的职业。

晚年,自号六一居士的欧阳修,养养生、写写字,伴着一千卷《集古录》,一万卷藏书,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老於其间,是为六一”。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清平乐》,中国书画,宋仁宗,文人集团,苏轼,西园雅集,,苏轼,清平乐,林逋《清平乐》 中国书画 宋仁宗 文人集团 苏轼 西园雅集 苏轼 清平乐 林逋
下一篇:头条精品课|“宅游”系列合集,和王加老师一起云游世界博物馆_博物馆-卢浮宫-大卫-王加-艺术-蒙娜丽莎--艺术-绘画-卢浮宫||上一篇:孙振华:重新认识“会议”_规则--皇帝-主持人-大臣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