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90后”叶尚青:人生进入冲刺阶段_国画-潘天寿-鉴证备案--中国画-指画-花鸟画

编辑:邹萍 来源:雅昌网
 
叶尚青“现在,已经进入(人生)马拉松的最后阶段,我想最后冲刺一下,尽量多创作出好的作品。”出生于19

wjodrRUGLBieKK7UdEAhqhEmvfmcu8APkSXlXzQt.jpg

叶尚青

“现在,已经进入(人生)马拉松的最后阶段,我想最后冲刺一下,尽量多创作出好的作品。”

出生于1930年的叶尚青今年整90岁,距1960年正式拜潘天寿为师学艺也整整60年了。时光浮沉,旅程艰辛,但他的状态却非常好,不仅生理心理皆佳,创作状态更优。近几年,性格低调的他更是一心沉入创作,因为“觉得自己水平还不够,需要多下功夫”,于是开启“衰年变法”:创新技法、西体中用、于传统继续苦下功夫,全新创作了几幅老鹰;出版了诗集《苦茶阁诗词吟草》,这本厚厚的诗词集囊括了叶尚青积累几十年创作的2000多首作品;甚至还在高龄阶段始画粗放的工笔之作,“潘老说过‘自己不会画工笔,吃亏’,我就根据他的意见,画点工笔。”

4speTdixWDYLxWT383ey0lR1pWQTEXd6A0iP37Ma.jpg

自左向右:孔仲起、潘天寿、叶尚青、王庆明

提及这位老师,叶尚青充满感恩。“跟着潘老学习了三、四年后,我得了肺结核。在当时这可是个很严重的病,于是到医院住院疗养。这期间,潘老还特地给我写了封信,希望我安心养病,说:搞学问的人身体很重要,你把病养好了,再好好搞学问。”

当时的潘天寿已名冠天下。那时,杭州有个知名的裱画师傅叫“小扬州”,喜欢喝老酒(黄酒),潘老(潘天寿)和黄宾老(黄宾虹)的画基本上都是他裱的。“他亲口说:我吃酒要是没钱了,就向他们讨画,因为只有他们的画可以直接换酒吃。这是真实情况,代表了两位老前辈的画受欢迎程度。”

1961年前后,任潘老入室弟子兼秘书的叶尚青每天去他家里帮忙取信和复信。那是国家困难时期,很多人慕名给潘老写信,有的内容是直接讨粮票、肉票、烟票等等,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年轻人请教学画。对此,叶尚青会代回复,潘老看过无误后签字再安排寄回。而所有回复的信封、信纸、邮票等,潘老都会直接给他实物或钱。“这些小事就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潘老的人品。”

因此,尽管一开始领导安排叶尚青拜潘老为师时,学人物画出身的他心里没有底:跟潘老学当然是好事情,但我不是学花鸟画的,没有基础,需要从头学起,万一学不好怎么办?但既然领导决定了,他就下决心跟着潘老学,直到现在,一甲子转瞬即逝,用一生践行着潘老提出的“四全”准则。“诗、书、画、印艺术的完美,是中国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影响力,是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反映,突兀于世界艺术的完整体系,具有重要的艺术地位。”在叶尚青看来,“四全”不仅是文人画的要求,更主要是中国民族绘画在历史长河的演进中逐步积淀而形成的。“在今天的画坛上,我们不必要‘三绝’,但要‘四全’,这是正确而切合实际的。诗文、书法、印章、绘画,四者密切结合,相映成趣,互相对照,使中国绘画达到更高、更美、更新的要求。”

1xP2RWmx0BD1NYgLAUlqGnmw9uguIiW4IBBXqMVO.jpg

叶尚青篆刻作品

MkMoI1uwJM7pBkS2z2GlnToKbsX5FI60DbRnExHl.jpg

  隶书 《关关雎鸠》 142X47cm 1988年作 叶尚青

叶尚青既有大师亲授之机缘,又有数十年教学和创作经验,且始终勤奋砚耕,年逾九十而笔健气长,勤于著述之际亦不愿顺从惯性,不断进取。如整理出版的学习笔记《潘天寿论画笔录》已成为今天人们研究潘老的珍贵资料;用十年之功完成的著作《中国花鸟画史》已于2015年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它不仅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更是填补了中国花鸟画史的空白。故其身上,“继承与创新”辩证关系的呈现甚为鲜明。作为艺术家,他视野甚广,格局亦大,不仅深耕水墨,更注意汲取原始美术、民间美术、古代壁画及汉画、古玉等文化遗产的视觉资源,甚至在某些作品中还出现了现代艺术构成、结合大自然生活并置等手法。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潘老当年的这句话至今依然回荡耳边。在叶尚青看来,当今的中国画教学和中国画创作,发展迅速,成绩辉熠。尤其是中国美术学院国画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学成果频频的获得,以及宏富的作品,辈出的人才,与建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发挥同步齐驱,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观念也随着形势的发展并行不悖,焕然一新。

C1D1NmsuIR9O9JMTarX4NetwhyPtGKwxshP5uKBn.jpg

指墨画八哥换鸣 38.8x55.6cm 纸本水墨 2017年作 叶尚青

ks3EWvFwjLcwCA68j4hFqJUFVbpKRCrMgk9a47M3.jpg

雄视图 66.1x193.2cm 纸本水墨 2016年 叶尚青

Q:艺术头条

A:叶尚青

潘老之缘

Q:您是潘天寿先生的高足,曾得大师亲炙,这自是人生幸事。在潘老身边的那些年,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A:艺术上,潘老是学者型大师,诗、书、画、印、史、理精能,具有全面修养和很高造诣。绘画表现雄浑奔纵、苍古高华、笔简意赅、磅礴峥嵘、革故鼎新、蓬勃旺盛。人品上温文尔雅、平易近人、实事求是、是非分明。教学上循循善诱、教书教人、谆谆教导、认真负责。生活上俭朴、严谨、求实、艰苦。

Q:今时再忆潘老,您觉得他教给您最重要的是什么?

A:潘老很和气,对学生平和、认真,一丝不苟。我对他一直都很尊重、崇敬。记得潘老给我们人物画班上的写意花鸟课,那是在1958年下半年,潘老上课很认真,印象很深,大课上完后,大家把作品拿给潘老看,他就一个个的手把手辅导。已是下课时间,他还坚持辅导至最后一位学生。

我从1960年正式成为潘老的入室弟子兼秘书,帮他处理一些生活和教学上的事务事情,一开始以学习为主,兼着上一些课。后来潘老提出:诗书画印“四全”,我就坚持这四个方面的学习,包括有关的姐妹艺术,如画史、画理等。他一再强调,美院的老师要坚持“四全”,光画画是不行的。作为一个画家和教育者,应该掌握这几个方面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学教师,否则只能成为一名画匠。特别是花鸟画,要从“梅兰竹菊”四个方面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诗词学习以唐诗为主,书法则需学习钟繇、颜真卿,从教师的角度,还需要临摹、写生与创作。

Gop9EsZTXveyRXxugfy0VITkPXqlgUaCS4276Hhu.jpg

Q:“潘天寿”目前已经成为一项热词。高价成交的传奇故事助推下,在学术、教育和市场等多方面均取得高关注。您如何看待此现象?当代群众应如何理解“潘天寿”?或者说,“潘天寿”在当下的准确价值应该如何确立?

A:潘天寿先生是我国近代绘画史上的一位艺术大师,是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公认的艺术巨匠。在新中国建立后,他的学术定位与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傅抱石、刘开渠等,都是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都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潘天寿先生的艺术业绩已载入史册,其艺术成就之高早已盖棺定论。正如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同志在中国美术家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潘天寿先生的传世杰作更是为人刚正敦厚、宏大严谨的真实写照。今天,市场经济的大潮、各种利益的诱惑,现实考验着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理想坚守、艺术追求、职业操守。”对于潘老先生在学术、教育方面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我们不能从画价或金钱的高低来衡量,也不能从某一幅画或某一方面来评说他的艺术造就,我们必须从他的一贯的艺术贡献和教学历程来看,更应从全方位来评说他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教育上的社会贡献和成就。我们要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3UnYLgrTJ8EJJaD31rTSWGpkElsEX8eHkWTlt3m.jpg

HrsJS6sPF7ljiOGShFaLPZRXoaslj8E1wQ7lPZJE.jpg

写意花鸟画的笔与墨

Q:一花一鸟最关情。作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最具情味的画种之一,花鸟画极强调“托物言志”。

A:一切艺术作品,无论是戏剧、音乐、绘画和雕塑,凡是博得了人民大众赞誉和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佳构,都是以“情”陶冶人们的精神,使观者得到审美享受和艺术魅力的。古今中外的艺术品,大抵如此。

中国画往往是寓意抒情,借物写心,“以形写神”,以笔墨写意的。就大写意花鸟画来说,便是运用笔墨的手段,“劲拔奇崛,以少总多”(《文心雕龙》),并挥写其“意”和“情”的。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也即是画家通过笔墨的表现,抒发胸中的逸气-思想感情。正是因此,中国画要以“形”、“神”、“情”为出发点,贯串在作品的始终。

我自己在艺术实践中,虽然体会不多,识见浅薄,但在作画过程中,总是带着激情去画自己感受最深的题材和画境的。有时反复画一种题材,画了几篇还舍不得撤手,这种创作欲望和激情,自然而然地反映在创作过程中的前前后后,我想,这是每个艺术家的共性吧!

Q:您如何理解中国画中的笔墨?

A:“笔墨”是中国民族绘画的语言和精神主旨。也是中国画艺术的精髓。中国画以“笔墨取胜”,它与西方绘画的审美与技法上的分野,也在于此。中国画每每追求水墨淋漓和清淡的色彩,以墨为主色,强调笔情墨趣,不求华丽色彩,以素为绚。

在中国文人画兴起后,画家一味追求笔墨,或以水墨表现物象,故在画中不着色,或浅绛,或淡彩。如明代后期的徐渭、末清初的八大山人,石涛的画等,成为画坛的上品、极品。他们都一味追求笔墨的运用,以及“水墨为上”、“因势用墨”的实践。

在当代,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或衡量中国画高低标准,往往从用笔运墨的要求出发,已成为评介中国民族绘画的绳墨。

中国画的笔墨要求,在运笔上往往以“虫蚀木”、“屋漏横”、“折钗股”、“锥画沙”等,运笔含蓄不直率,圆而藏锋,直而不直,大笔要圆浑沉着,细笔求纯实流利,达到笔笔见功夫,而无信笔。在用墨上能浓淡得体,墨白相用,干湿相成,以墨取韵。墨色有浓、淡、焦、渴、清等,如何运用得体自如,关键在于画家从艺术实践中取得经验,从生活中获得源泉,才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创作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品。

用笔运墨,是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和要旨,如果离开了笔墨。不求笔墨情韵和意趣,中国画就没有艺术生命了。要使中国画能充分运用和掌握笔墨情趣和笔墨技法,关键是如何下功夫,练就娴熟而扎实的笔墨基础功夫,这不是一二天的事,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功夫不负有心人”,要有“持之以恒”、“坚忍不拔”之志,才能达到目的。

写意花鸟画,笔墨功夫最重要。我觉得目前国家形势在上扬,整个社会在进步,笔墨也在进步。那么,如何提高笔墨?还是需要下功夫,要静下来,慢慢琢磨。

tetvEapP8mVdLHsU1e5arIVeHfMGQcJhny9Hiyfz.jpg

双翎映水图 诗堂34x71cm 画芯69x71cm 2010年

fH2SpwmJcN5VEMmauJwTzc8JWUe35XxHohADTLp9.jpg

指墨画姚黄魏紫 38.6x55.9cm 纸本水墨 2009年作 叶尚青

G6jOV3St8Kqxbsq4t6q0Y1m3vb9L900RIL2qAuqZ.jpg

碧莲净植 50x50cm 2000年 叶尚青

L6LTKChlRfFLLZ3zjsirI1Wy3YPjO50Iw7Hplpjz.jpg

松鹰图 152x84cm 1994年 叶尚青

指墨画与写生

Q:原新加坡美术协会副主席刘奇俊曾说您的指墨画“正是利用指墨的优点,补毛笔的缺点”。您耕植指墨画多年,对此画法的理解是什么?

A:清代高且园开创指头画,在绘画史上所作的贡献,对当时和后来的绘画艺术都有震动。攀登指画艺术的高峰,需要继承者和革新者来实现,如果说寿师的指头画继承高氏的传统,不如说他已发展了传统,并且别开生面,独创一派。他所作的指画作品,从技法到立意、题材到风格、构思到构图,以及才学到情趣,其修养是极其深湛的。无论是煌煌巨制、亦或是册页小品,都是纵横挥洒,大气磅礴,有的虽是寥寥几笔,也生趣盎然,耐人寻味。

我自从学于潘天寿先生门下,深得寿师的谆谆教诲,得益很大。在指头画方面,受到先生的亲炙,有点滴经验,先作如下归纳排列:

取材。指头画的题材没有局限性,人物、山水、花、草、鸟、虫、鱼、动物等都可以画。题材的选择,应根据创作者的生活感受、学术修养、个性爱好等,作深沉精到的反映。

运指。高其佩在述画诗中写到“吾画以吾手,甲骨掌背俱;手落尚无物,物成手却无”。由此可知,指墨运用手的各个部分作画,指甲、指肉、指背、手掌,都能挥之。

墨法。指画宜用大焦墨、大浓墨、大泼墨结合运用为好,由于指头不会吸水,用指蘸墨时水墨含量太少,致使线条难以拉长,画大面积泼墨亦较困难,要求一指见浓淡是难以达到的。为此,可调好几盆(杯)不同的墨色,如浓、淡、次浓、次淡等几盆墨色,然后根据对象的变化和需要,倾倒于纸、绢上,用指或掌随意涂抹,边倒边涂,以求墨分五色的效果,能得墨韵变化之妙。

着色。指画以墨色为主,烘染设色为辅。用什么工具设色,高氏和寿师都有深刻体会,他们的指头画都以墨色为基础,设色与烘染往往用毛笔代替,当然也可以用手指来烘托,毕竟只不过是区别对象的不同色相和增加色彩调子而已,只要设色烘染效果良好,不妨碍指画的精神特点,用毛笔设色也何尝不可。

工具。指画的工具比笔画简单,它以指头为主(五指并用),其次是绢、纸(宣纸)等。根据我的经验,生、熟的纸、绢上加少许胶矾或豆浆,也能得到渗化的特殊效果。

题款。可以用毛笔写,也可以用指头写,在题跋署名后还须注明“指画”等字样,并有“指墨”之类的印章钤在画上,以区别指画与笔画。

15BNl2639EYUUAKyGWSlYleAt7CDYpgp0TmRe3ah.jpg

龙神图 诗堂22x109cm 图芯134x109cm 1988年 叶尚青

6QIeqejMfDfwVSwIAd3N5u6xhxQHNdC9MEYADAwm.jpg

战地黄花分外香 134x82cm 1987年 叶尚青

bZcxG4trkzcy815mjF10aoJypo7hoIcj5yISwQdt.jpg

指墨画清凉世界 58.3x95.9cm 纸本水墨 1985年 叶尚青

AB1AnxXLEd6HCS4S9MfTy4SKxqhMM8YV39RI8qeT.jpg

疏影暗香 34.3x68.2cm 纸本水墨 1983年 叶尚青

Q:您如何理解写生?

A:写生为学习专业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写生练习,使我们能更加熟悉生活,更了解物象的外形结构特征和生长规律,同时,进一步提高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为创作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历代的花鸟画大家,都十分重视写生,重视深入生活,“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描绘了真实的生活状貌,为后人所赞美。

现代的潘天寿先生,也重视写生,他除了对景写生外,还默写,默记,他在深入生活中,非常认真的仔细观察生活,咀嚼物象的每个局部和细节,象背书一样,反复阅读,记上心来,才能在画室里构出草图,创作出精品。他在论画中谈得很多,曾说:“画绘之事,宇宙在乎手。”他特别重视山花、野卉的写生,这是前人很少问津的生活素材。他的理论主张与艺术实践是一致的。

写生要求:在深入观察对象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复杂的自然物象,有所取舍,使之更集中,更概括。并准确地捕捉物象在一刹那的变化状貌,力求造型规正、深入刻划,并画出局部的图像。有的写生稿,要用色彩记录,还要文字记录,注明写生时间、地点、环境、物象的名称、特征等等。

写生方法:有白描写生、勾勒填彩写生、水墨写生、速写、慢写、默写等几种。无论是画工笔的,还是意笔的、画花卉还是画禽鸟,都可采用这些方法进行写生。但必须从自己的创作需要出发,至于画得偏工一点还是偏写一点,详细记录还是简括记录,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Q:您刚刚携手进行了首轮鉴证备案,对此事的看法是?

A:这是一件好事情。我已经画了一辈子,从艺已有七十多年了,时间不算短,但我觉得自己下的功夫还不够。现在社会上浮躁风气比较普遍,能实施鉴证备案这件事,我非常感谢。这就要求自己继续努力,不断创新,继续奋进、事业常青。

GGqL0MLIzLYU8306a7nBJmSG1xeHlW1uSvTpItey.jpg

jFXSyhgo0fEdfycwBf9vqmKkNTSd9Ex1278ECS4y.jpg

“诚信与传承”——叶尚青首轮鉴证备案启动仪式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叶尚青,国画,潘天寿,鉴证备案,,中国画,指画,花鸟画叶尚青 国画 潘天寿 鉴证备案 中国画 指画 花鸟画
下一篇:收录篆字1.3万个_侯德昌《篆艺字典》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_中央文史研究馆-侯德昌--研究-中央-书法||上一篇:属实并诚恳道歉!故宫针对“网友开车进故宫”事件道歉_-参观-太和-步行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