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9时16分,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女儿、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徐静斐在合肥去世,享年90岁。“母亲一生最敬仰的人就是她的父亲徐悲鸿,她教育子女们要爱国、好学、勤奋、勤俭,传承‘悲鸿精神’”,徐静斐的女儿黎枫说到。
徐静斐,1929年11月生于江苏南京,从小就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在学习绘画方面进步很快,尽得父亲真传。她继承了父亲的画马技艺,作品处处流露出悲鸿艺术的神韵。绘画风格上,徐静斐崇尚父亲徐悲鸿真、善、美的特点,作画追求意境和情趣;工、写结合,在用笔、用墨、用色上均体现徐派特点。徐静斐在传承悲鸿先生墨韵的同时,更注重艺术的创新。特别是在画马作品时,既保留了徐悲鸿画风之精髓,也特别强调创新,求真、求实、唯美的个人特点。
除了书画方面的成就,徐静斐长期从事遗传育种教学及科研工作,自1956年9月起,徐静斐任职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蚕桑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全国蚕桑协会副理事长、安徽省蚕桑协会理事长,曾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她主持的水稻科研项目获农牧渔业部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教学期间,徐静斐以渊博的知识、严谨的学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和研究生,为安徽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静斐作品《马》
徐静斐作品《大吉图》
1996年6月,徐静斐光荣离休,此后便投身于画画中。“她喜欢临摹外公的画,每天早上4点就起来画画,一直画到吃早饭,吃过饭继续画,中午休息会,又接着画。”黎枫说,母亲腿脚不好,因此哥哥专门给母亲打了一个高脚板凳,“她就站在高脚板凳上画,常常一天画七八小时。”题材上,“她画马、山水、花鸟,画得很好,很大气。”曾和徐静斐共事的安徽农业大学书画协会副会长、画家朱沈阳说到。
作为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女儿,徐静斐秉承父亲遗志,爱祖国、爱人民。她把母亲留给她的房产无偿捐给国家,1991年她拿出毕生积蓄50万元,成立安徽省徐悲鸿教育基金会,以表彰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外公一生心系祖国安危,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到南洋赈灾义卖,所得钱款全部捐献给抗日前线。外公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她有着至深的影响。”徐静斐的女儿黎枫说到。
据悉,徐静斐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9年11月28日上午10:00在合肥殡仪馆一号厅举行。尊重其遗愿,徐静斐的身后一切从简,不设灵堂,不收受礼金。
关键字: 内容标签:徐悲鸿,徐静斐,,蚕桑,父亲,说到徐悲鸿 徐静斐 蚕桑 父亲 说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