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嘉宾合影
2019年11月9日,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召开。本届批评家年会由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组委会、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中国艺术批评基金、北京大学现代艺术档案协办。
2019年11月9日,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在广州召开。图为开幕现场
“批评视野中的艺术机构”是本届年会的主题。“以往的‘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主题多从批评自身出发,包括批评的定义、标准、价值、意义以及与读者、艺术现场的关系等。此届年会希望将讨论的方向转向批评家所必须面对的艺术机构网络。” 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主持胡斌对此次年会的主题做了详细的阐释。
批评家依赖机构网络来开展工作,并且自身就是这套艺术机制中的一环,他们需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尤其是中国的语境,对于历史和当下的艺术机构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和批评,并提出开放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于是将本届年会的主题确定为:批评视野中的艺术机构。
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艺术机构,包括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空间、画廊、博览会、专业媒体以及美术学院等等,而对这些艺术机构、以及相关体制的批判就成为众多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的艺术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9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
2019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杨小彦
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学术主持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范勃开幕致辞
实际上,在西方,从20世纪初以来,很多艺术家就通过创作展开了对于艺术机构体制的批判,批判对象包括机构背后的艺术乃至社会权力系统,以及展示艺术作品的空间关系(比如“白盒子”式的空间)等。在这些批判浪潮冲击下,艺术界对于艺术和艺术机构的认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艺术与社会和生活的界限日益被打破。
在中国,具有现代意义层面的艺术机构的成立比西方要晚,并且是在结合自身诉求和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建设起来的。这就使得中国的艺术机构批判相对于西方的情形要更为复杂。一方面,我们的艺术机构还很不规范和完善,还需要参照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艺术机构机制;另一方面,我们的艺术界也已经参与到全球性的艺术机构批判的思潮之中。中国艺术机构的权力系统有其特殊的国情背景,而机构建设又处于规范建构与批判解构的交互之中。近些年来,中国当代艺术与学院、美术馆等之间的关系被重新讨论,它们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在相互激荡中催发演变。而在行进中的艺术机构批判,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反思的是,批判的机制和系统本身也是必须接受质询的。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璜生做主题演讲:《新美术馆学与体制化批判》
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冯原做主题演讲:《高峰型与流动型——策展机制与中国文化的结构性转变》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做主题演讲:《新媒体格局与艺术传播创新》
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发布年度批评报告
当日上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璜生《新美术馆学与体制化批判》,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冯原《高峰型与流动型——策展机制与中国文化的结构性转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新媒体格局与艺术传播创新》先后发表主题发言,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发布年度批评报告。(注:更多内容可关注【直播】论坛|第13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批评视野中的艺术机构)
如何对艺术机构批评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梳理艺术机构的演变史以及艺术机构批评工作的历史发展和理论脉络中,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在“批评视野中的艺术机构”这一总的主题底下,设置了三个分议题。
一、策展:体制与民间,所涉及的是策展在不同类型的系统中的方式和关系。
二、机构:公立与民营,所探讨的是公立与民营机构不同的体制背景和发展取向。
三、操作:营利与非营利,所讨论的是批评实践的独立性以及如何面对艺术与资本的关系问题。
2019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下午分组讨论现场
下午,与会人员分成三组就这三个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从策展、机构、市场等方面,对不同性质的类型的机构及其发展问题作出反应和反思。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自2007年召开以来,分别在北京、西安、苏州、山西、福建、上海等地举办,今年是首次在广东召开,也是首次在艺术学院召开,是批评家年会一个历史性的结点。
“美术学院无疑是重要的艺术机构,在艺术生态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批评如何在艺术机构中发展,以及对艺术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发挥怎样的作用,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重要问题。批评家年会在广州美术学院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它将极大推进批评家与广州美术学院乃至广东的联系,同时广州美术学院师生也能够从批评家的观点中获益。”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范勃在致辞中,希望批评家在围绕主题进行深入探讨的同时,也对广州美术学院的相关学科建设,美术馆的研究和展览提出宝贵意见。
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嘉宾
到2019年至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在这十二年当中,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秉持“致力于中国美术批评的学术建设,促进批评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出美术批评新人,关注和推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的宗旨,始终坚持思想自由,采取学术独立的民间立场,不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反省,在业界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术批评界一年一度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美术批评家共聚一堂,为中国当代艺术把脉,讨论中国美术批评的现状与未来。
第13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2019・广州) 出席名单
与会委员
贾方舟 陈孝信 邓平祥 王小箭 鲁 虹 殷双喜 吴 亮 马钦忠 俞 可
王璜生 孙振华 顾丞峰 佟玉洁 朱青生 刘 淳 杨小彦 陈 默 李公明
王瑞芸 王端廷 李晓峰 管郁达 王春辰 高 岭 冀少峰 唐 尧 李 旭
杨 卫 郑 娜 刘礼宾 何桂彦 付晓东 颜 勇 胡 斌 邱 敏 盛 葳 游 江
郑 荔 张光华 段 君 王 萌 艾蕾尔 葛秀支
特邀嘉宾
黄宗贤 刘 赦 王绍强 张志安 吴永强 冯 原 樊 林 胡 震 王秋凡 李 林 范晓楠 郑梓煜
出席嘉宾
武少宁 杨晓萌 李振伟 张毅芸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批评家年会,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艺术批评,,机构,中国美术,批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批评家年会 第十三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艺术批评 机构 中国美术 批评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