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何工最新个展亮相上海_格格不入与自我的放逐_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何工-展现-艺术-现场-开幕式

编辑:罗书银 来源:雅昌网
 
展览开幕式,嘉宾合影()2019年11月8日,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办,冯博一策划,域上和美集团支持

c8efwtKenct44mxrHIuBPBunWrYLoxJR3X6E5Gmk.jpg

展览开幕式,嘉宾合影

()2019年11月8日,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办,冯博一策划,域上和美集团支持的“格格不入——何工作品(2009-2019)”展览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行了开幕仪式。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创始馆长沈其斌,域上和美集团、域上和美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伟,独立策展人、美术评论家冯博一先后发表致辞。出席开幕式的现场嘉宾有:迈克尔·詹姆斯(Michael James)、马克·文森特(Mark Vincent)、康书雅(Dr. Sophia Kidd)、管郁达、黄宗贤、王端廷、杜曦云、漆澜、刘淳、田萌、王晓松、吴永强等国内外专家学者、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

sQGjv28sd3MlbupN4MRWnJso7sNkfAFpY4KOj0ZP.JPG

艺术家何工在开幕式上发言

本次展览是何工近十年创作的一次阶段性展示。在1500平方米的展厅中集中呈现了具有宏大叙事和象征、隐喻意味的大型绘画、装置、影像等多媒介作品,分为“忧患的救赎”“潜置的图像”“文化的游牧”“目以重瞳”四个部分,还原到艺术创作之初,逼近人与社会、人与精神、与视觉语言,以及艺术与生存本源性的关系之中。展览题目取自爱德华·W·萨义德回忆录《格格不入》,意在表明何工“自我放逐”和“格格不入”的生存态度所导致的艺术创作的基本立场。

onTznQq4X16N0Wk9PfZ8RJHPHPrsq6rcbTLxwJcR.JPG

策展人冯博一开幕发言

一直以来,何工与主流艺术保持着“梳理”的“边缘”关系。从“85美术思潮”时期,他便游离于体制和当代艺术的主流之外。之后他留学美国、加拿大,再回国任教。他既远离艺术界的江湖,又与官方的主流艺术不搭界。他总是主动保持着一种“格格不入”的状态,这也导致了他“自我放逐”的一种生存立场与态度。

C8TQMo1Dkdr9afd1hrYS5b6BsXBGrJuJxEvaGyBn.JPG

展览开幕式嘉宾致辞

BWsXUg7vjSYksiGCnO8nYq75PFrgRql22SBivr5R.jpg

展览开幕式嘉宾致辞

这样的生存立场也决定了艺术家在创作时的自主与独立,其创作更多的是体现了内心深处非功利性生存的困惑与纠结,也意味着他的创作是针对现实生存的压力与缺憾而努力的艺术方式。诸如物质欲望的空前膨胀,人文精神的失落,由社会的转型而导致的各种价值观念的失范。尤其是个人身在其中的矛盾、孤独,以及对精神漂移无所归栖的焦虑。从而,展示了这个精神迷惘时代到处荒芜的现实,并从存在之因的视觉探索中,表达了他对时代精神废墟的忧患和对人类新生存状态的守望、寻求与救赎。

6aFSfygpdpDZiZXsIn7AGAIE7XQTmXpX7borPu88.JPG

何工个展开幕现场

mV4VKYDfHztNCwvBdjriRompKIl30WKTjqQFCFDm.JPG

何工个展开幕现场

9NpxHQxRPCJwv8RZU041wvZ85HQFwkpOgcNBAj43.JPG

何工个展开幕现场

而在艺术创作形态上,何工以绘画为主线,也大量从事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实验。创作方法主要依托人类近现代史图像,从社会现象学视角生成艺术观念,以知识考古、解构叙事、隐喻等手法扩展视觉材料的思想张力。

iUc4VzfNEvrbPz4Z0FzMDZ5WFmPJDPEfV7kwZ4NZ.JPG

展览现场

kTl1x2RT9zMuXzZrSgYsphznPR0pA0gRhwQnmUkG.JPG

展览现场

Of9qwxiFcIiqytWQsEsjGLYJfJ6QkzATUqRpjRZr.JPG

展览现场

在何工的作品里,也与他的个人历史有着深刻的关系。如《声音考古学-激浪》系列、《激活》、《声音考古学-耳伤》、《虫草》、《高分贝告示》等等。作品流露出来的创作主体的质疑、批判的立场,隐喻着“存在便是一种荒诞”的思想背景。

E0bkkAXS1STNSWdEULbH9pvKPh0ufBSFs9TxRbcf.jpeg

何工个展现场展出作品

fUSYsbGMfnbKLmrjeSQzSEQInNmp0k8F6YnF0P2C.jpeg

何工个展现场展出作品

RAwUGmZaqBnaVffjh36Rv4jIEZKzEqkBPuFsi8Ba.jpeg

何工个展现场展出作品

在何工看来,“痛苦”是一种本体性的存在,一旦触及,除了无奈和悲悯,他并没在绝望的气息里遗忘自我的使命和责任,而是在这种精神迷惘的时代,努力寻找着一种存在转化的方式。他的一些作品几乎都在以苦难提示人生自我的解救法则。这种法则是以一系列单个或复数般的骷髅给予呈现的,如《林中路》、《北方瘟疫》《从5000米至0海拔—拯救威尼斯》《普鲁士封签车》等。

BgqNgR9g9ZSdFLFdtqUpdi4LxPQgwZ3xNnDYzD1Y.JPG

展览现场

何工艺术的意义,不是在对应的现实关系中去寻找,而是在其内心折射的抽象现实中,寻找现实对他的一种心理投影与视差转换。如同在他的这些作品之间的临界点上,构成了无边的抽离与延伸的过程。

xNr20FOPWm27dkBBCu2zE51ltJDw2vocQV7wOEra.JPG

何工个展展出作品

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创始馆长沈其斌在开幕式致辞中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深度、有力量的展览,给喜马拉雅美术馆注入了能量。”他表示,在当今流行文化、消费主义盛行的语境下,域上和美集团支持这样一个学术性展览,精神非常可敬。“犹如时光倒流,展览让人置身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的历史人文主义的宏大乌托邦叙事中。在三十年后,何工仍以这样一种视角转换切入到当下语境中,在关照现实的同时有着独特的思考,他犹如精神圣徒,用影像、绘画、装置等各种艺术手段来表现精神的逃离、对世界的某种拒绝和抗争,为观者带来了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奇观,展现出与当代社会语境‘格格不入’的独特风景,令人震撼和沉思。”

fUSYsbGMfnbKLmrjeSQzSEQInNmp0k8F6YnF0P2C.jpeg

何工个展现场展出作品

“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何工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游牧者,不仅是身体的游牧,更是精神的游牧。”域上和美集团、域上和美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伟表示,何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化的艺术家,其艺术是一种“介入型”艺术,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现实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思索,他在艺术上不断地否定、放弃,然后重新开始,这就是其作品种类如此丰富、形式如此难以归类的原因所在。本次“格格不入”何工作品展,是继2015年域上和美在成都东湖举行“流放者归来”何工个展之后的又一个展览,这既是为了持续地传播艺术家何工的创作成果,也是为了再度向全社会发声,作为文化企业的域上和美集团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公益文化、中国艺术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JQ1upR5FEbQLRKQ0sSYcBJHnVtC5e6jHlqRj01DD.jpeg

何工个展现场展出作品

在策展人冯博一看来,何工一直“在路上”的特殊经历和经验使他的艺术创作具有“目以重瞳”的视域。因此,何工的艺术已经不能简单地评价说是从中国传统的、地域的和现实的文化中派生出来的当代性,而是文化全球化的一种再现形式,也是他文化地理空间不断位移后的一种在地与全球化碰撞、磨合、交融、实践的结果。所以,他的文化身份和栖居住地具体而微的境遇,导致了他的艺术创作既与中国传统的、现实的资源有所关联,又与所在地的异域文化存有诸多的殊异之处。艺术既是社会现实之外的一块飞地,也是一片人类可以栖息的乐园,如同何工的艺术和这次展览一样。他的艺术像一粒种子,可以跨越地理文化的边界限制而生根发芽。

9rIs9YMDzuuHpy1E6xJaYxE6CB3rOu0aGiT5Up1z.jpeg

何工个展现场展出作品

“我个人作品中一贯的东西依旧是不变的,就是从身份困境和认同绑架中解脱出来,以历史主义的角度对比关注当下的现实语境,从中生成我的艺术观念,并通过知识考古、解构叙事、隐喻等多种手法表达我不仅限于艺术的思考。” 何工表示,与以往个展不同的是,此次他把作品做得尺幅更大更饱满,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实聚焦也会更加清晰,作品隐喻性也更强。在创作形态上,除了过去一直进行绘画和装置之外,也加强了影像形式的介入。

3UuTEGAoaokNa73zliR6j67bL08rYpHePilVTVtz.jpeg

何工个展现场展出作品

本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何工一贯的美学倾向,以及其对艺术的社会学思考。“格格不入——何工作品(2009-2019)”作为一个特别案例,或为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提供更加多元的视角和维度。

据悉,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2月8日。

7DdJdUSCDKjidX3rtsXeN3exRFikAbZxsbqMoKm9.jpeg

何工个展现场展出作品

0wfIDrakFqnIlQGcwDpMdnvVmruU2eaS5mhLaGEK.jpeg

何工个展现场展出作品


关键字: 内容标签:冯博一,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何工,,展现,艺术,现场,开幕式冯博一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何工 展现 艺术 现场 开幕式
下一篇:黄宾虹与塞尚首次共同亮相_艺博会之外别构一片“无用之地”_无用空间-风景与山水-黄宾虹-展览-乔治-油画-自己的||上一篇: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_绘画-重庆美术馆-周而复始-展览-美术馆-重庆市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