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对身体进行3次CT扫描后_张培力用真实数据还原“器官”_张培力--血管-年度报告-白色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网
 
“关于強迫症的年度报告”张培力个展现场与仁庐空间确定合作“关于強迫症的年度报告”艺术项目后,张培力

o4R4ktwDeMYAPQ1jLadIiDum2elpGsKO9Cs4hXA8.JPG

 “关于強迫症的年度报告”张培力个展现场

与仁庐空间确定合作“关于強迫症的年度报告”艺术项目后,张培力去医疗机构对自己身体进行了3次体检,有CT扫描也有核磁共振,并利用这些扫描后的真实数据,结合结合包括科学、工业、医学及艺术领域的多种技术,将抽象数据可视化,把肉眼看不⻅的身体、内脏制成可⻅且可触摸的雕塑。

b9j8vawLXwHBGCEvOTs7gkyWB9iRkNYB0LuiJ3FC.JPG

 “关于強迫症的年度报告”张培力个展现场

经历近2年准备,11月5日在仁庐空间启幕的 “关于強迫症的年度报告”张培力个展,从观看者角度来说,现场既诡异又神圣。

展出的作品与強迫症并没有太大关系,张培力认为自己和很多人一样都有强迫症,强迫症就像艺术观念一样,会让观念作用于肉体,让你与现实之间产生落差后不断重复确认,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和物质世界关系。“强迫症”既是对作品的一种诱导,也是一种误导。

如何理解强迫症,“我想做什么事”和“我要做成什么事”都可以算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张培力也将这泛泛的问题和具体的作品放在一起,也带入了许多疑问。张培力告诉艺术网:“艺术作品的想象力,并不需要像科学报告和纪实文学的精确。我希望是提供一些空间,让观众自己去如何判断,没有对错,你的感受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dbvQT4ZiSjtEQKSijsDwPR6GRNPYJc8TyZm6R4Ba.jpg

N270norfQOY2H9VFbSKx5f1JioCXprRiscbDZqQf.JPG

 “关于強迫症的年度报告”张培力个展现场

uLhfQevR1IS1ofTUktDurd3Ma2DAarpwprwLdYMw.JPG

View of 头颅与心、脑、肝(局部)   白色墨西哥玛瑙 白色玛瑙

整个展览基本是把张培力的身体作为一个物体来展开,投射到各种材料上。在所谓的灵魂、精神性的关系中,反观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张培力觉得挺有趣,“们从来没想过肉身还在的时候,灵魂到底在不在你身上,你这个灵魂到底是谁的,是你自己的吗?还是别人的?”

本次新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与张培力身体有关的所有东西,另外是与扫描过程有关的,都是张培力对自身肉体的阐释和对身体数据的多种表达。

【第一部分作品:这些离开灵魂的“肉体”】

jCDhPo0EV5Q2ktU07Zbv8LSYUyWszZhbFW1bbYKT.jpg

张培力工作照

图片由艺术家和仁庐提供

开幕当天,进入仁庐你就能看到张培力站在空间小院铁门入口处,和来来往往的人打招呼。看过展览之后,你会将这些作品自动与站在门口的张培力本人进行对比。

张培力可以说出身于医学世家,他父母亲、叔叔、伯伯、姑姑等都和医学有关。父亲是负责医院的人体解剖,母亲是助产士,他小时候就经常去父亲单位玩耍。

小时候他患上结核性脑膜炎,因此从小对生死概念很强烈。那时候这疾病死亡率很高,不死也傻,但因为父亲的职业敏锐度,而让张培力提早发现并完成治疗。那时候张培力会无厘头的联想,要是因此自己而去世,父亲会不会把脑子拿去研究。

即使后来治愈,张培力也还会经常问父亲,“我要是没有这个病,是不是会更聪明?”

mEoMTBQkfl5P04wEnPtXWVG0DeZiQuLenDGlagKW.JPG

IyJSkp55Dhp3hb1OvzDxBBj1U4irKPrFeJHgyyT7.gif

影像报告2019  双屏视频 

走近展厅,率先看到的就是张培力脑部CT报告的双屏影像,可能是在告知,接下来的作品它们的真实来源。其次是张培力自身的血液总量,如何表达正常人的血量是体重的7%~8%,张培力用人造红水晶,将血液总量制作成方形雕塑,对于人体的水和脂肪,张培力也同意用方形大理石来床族,让人直观感受到这些看不见却存在事物的体积。

L0ln9nS8CpLf9QFIetPywg9PQkBJ7yykL9dvimXz.JPG

左:CT扫描时,张培力穿的病号服

右:血液总量

oaqZTpv3i8nvC9iDmF10egbunGs5DiF7MCVLfVsl.JPG

血液总量

然后张培力的206块骨头、心、脑、肺、肝、头颅、病号服,分散在展厅各区域。与还原血液的红色不同,这些器官雕塑的外形大多用白底大理石材质创作。张培力觉得,3D打印太现代、太有人工的味道,而石头是自然存在有超自然体验的东西,而人们习惯上也接受大理石跟艺术品的关系,“所以我就觉得,要隐喻一种东西,可能用石头比较合适。而且材质有自身特性,会给人不同想象,这也是我想要做的”。张培力表示。

QAvFcqWZBENGKcTgdG3uXtsDWxO8D7WuKnX9UQYo.jpg

作品局部,图片由艺术家和仁庐提供 

张培力接触到3D打印,是与仁庐空间去纽约布鲁克林的New Lab,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3D雕刻机,但这时候张培力还没有将它与作品联系起来。

回来后,因为家人和自己在检查身体时,经常会需要CT扫描,让张培力想到,如果用医院里扫描到的数字、信息、数据提供给33D打印,把骨骼跟内脏还原出成实物,会是什么样。

他马上尝试并且成功了。

h8d98cCMT2EFdtE9hpYTE5YyMPQc5jWHFmdKJtvv.JPG

《关于肺、胆囊、胆总管、动脉血管、肺动脉血管、肺结节的数据》局部

他将扫描后得到的数据,先用3D打印做出1:!模型,然后又将数据放到3D雕刻机进行制作,完成后的雕塑会留下数据块,需要再手工精雕。之所以要运用到3D技术,是因为欧洲的雕刻中的细并不能达到张培力的要求,“我没有把它当作人体来看,而是当作物。西方的雕刻从古罗马、古希腊开始以人体为主,可以雕得很准、细。但人体的细和那个完全不一样,有很多细节3D做不到的。”

aVKHnEUTGdO6Eh8A8IWlQJHDC9FH7BLGQ7D5K4i9.JPG

例如,肾在意大利的几家大理石工作室制作时,张培力总是不太满意。它外形虽然简单,但链接复杂血管,血管需要镂空,而在一定程度上就做不到了。还有脑子里的脑沟,错综复杂。后来,张培力就将工作两部分,前期打印在意大利,后期由国内工艺大师进行精雕。

在这个过程中,张培力不希望作品太现代化,尽量把科技成分隐藏起来,凸显作品古典的、传统的雕塑形态。

【第二部分作品:与扫描有关】

这次张培力首次将灯光作为工具,特别是在展厅二楼,他利用简单二进制设置程序,让灯不断忽明忽暗,就像作品在接受扫描检查。

xUlmZyj5wuQvkTcf3bqEviE6nQAA5hSTTA3KFLWN.JPG

cP5z5GmoAh8Y90J8oY7EGgCtyNtaynGqXWbN0wBC.gif

密码 装置,荧光纸本丝网 

拖鞋进入《密码》的白色空间,所有毛毯、桌台、纸甚至背景均是白色。桌台上每盏白灯对饮一张白纸,张培力在纸上用白色荧光材料写上061613,这组数据是身份证号码的后6位,细看每个数字都是由无数小字组成,而这些小字是张培力不同器官的数据。白色灯光从黑开始逐渐变亮,亮到极点时耀眼的白光一闪后瞬间熄灭,荧光字在黑暗中出现。

Pv3fxhxFe3XVcM301jE3JO4M7i5Cpyz11J62oE2E.gif

《关于肺、胆囊、胆总管、动脉血管、肺动脉血管、肺结节的数据》

​《关于肺、胆囊、胆总管、动脉血管、肺动脉血管、肺结节的数据》是一件窗帘的装置,它会定时开关。仔细看窗帘布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器官的真实数据。

BfYEdFIa8O1J2HncxIlMVNDvS2eU8qHdKZS71ouN.jpg

View of 19-O004 and 19-O005, 白色米开朗基罗大理石

将真实的自己无保留呈现出来,对于观众来说也是难以理解。但张培力觉得,作品说明艺术家的工作不是纯粹个人的,可以传播某种精神性的东西,里面包含了人性,即使都在各自发生诉说了同样一件事,“但你发出的声音是你个人的声音。”

至于观众是否能直接接收到发出的信息,“我觉得,艺术品永远是局限于一小撮人,能解读的人毕竟是少数”,张培力表示。

本次展览是“年度报告”而不是“终身”报告,张培力认为,每个人没有办法给自己做终身报告,因为人依旧在变。

“或许它是一个永未停止的报告,因为路还没走完”,张培力说道。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关于強迫症的年度报告,张培力,,血管,年度报告,白色关于強迫症的年度报告 张培力 血管 年度报告 白色
下一篇:周刚:纠结中前行_周刚--写生-画面-希望||上一篇:科技+艺术:严肃的思考or消费的狂欢?_-奥地利-科技-电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