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让中国人印象深刻的十张摄影作品_-周总理-畅游-武汉

编辑:张桂森 来源:雅昌网
 
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70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今天

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0年,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70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今天中国的样子。而艺术,见证了祖国70年的发展与变迁,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重要历史节点。

艺术网、艺术头条APP全面梳理新中国建筑、绘画、设计、雕塑、摄影等70年的发展,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在分享了新中国“十大建筑”的风采和新中国十大“公共雕塑”、“十大考古”、海外归来的“十大国宝”故事,十大红点奖中国设计之后,今天带来的是让中国人印象深刻的十张摄影。

1

azrq56GNoMRSvBbfbs8Zo8gZ3O3AD9AEVVtjyhrt.jpg

1955,周总理在印尼万隆会议

1945年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于此同时之前被日本和西方国家殖民的地区纷纷起来反抗谋求独立,特别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极大的影响了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独立运动,到了20世纪50年代,亚非地区已经有30多过国家独立起来,此时国际形势已经风云变幻,这些刚独立的国家决定一起发展和平合作的关系,于是就有了1955年4月18日的印尼万隆会议,中国派出了以周总理为代表的团队出席。

周总理参加会议时的风采,带头黑帽,身材黑色风衣,脚下蹭亮的皮鞋,迈着矫健的步伐,此时的周总理可谓英姿飒爽,一旁的玩过人纷纷转头把目光投在了周总理身上,还有人不时地拿着相机拍照,一些歪果仁已经看呆了。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中国派代表参加万隆会议一开始就受到了西方国家的阻挠和威胁,当周总理抵达万隆时,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一直就存在,轮到周总理发言时,一些国家故意立场,或者在下面做些很不合适的小动作,当时当周总理演讲结束的时候,台下亚非国家却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2

BZJ5ICAadbIWa5AsbeSZnFi649DAHwvqe06ySiqr.jpg

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在武汉附近的长江中游泳。

1956年5月31号,63岁的毛泽东第一次在武汉横渡长江,之后四天内,他有三次横渡长江,并挥毫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诗中写到“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受到毛泽东畅游长江精神的鼓舞,同年6月,武汉举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届横渡长江竞赛,游程5000米,多达1958人参加,由此,横渡长江活动闻名于世。

1966年7月16号,毛泽东以他73岁的高龄再次畅游长江,这次他游了一小时零五分钟,畅游长江之后的毛泽东留下了这张著名的照片。这次畅游长江活动得到了广泛报道,7月16号也被确定为毛泽东畅游长江纪念日,以后的数年,这一天被定为全国游泳日,每到这一天,全国众多城市都会举行横渡江河或游泳活动。

毛泽东畅游长江的壮举,极大提高了当年参加游泳运动的人口比例,水中的毛泽东如鱼得水,不讲规则和技巧,想怎么游就怎么游,因为他太熟悉水性。从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间,他42次畅游长江,其中17次是在武汉。武汉市的横渡长江活动也一直被沿袭下来。

武汉横渡长江的历史有千年之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年间,清末民初时,以游泳技能训练为主的求湖渡江(音)活动开始出现。1934年9月9号,张学良将军发起了武汉第一次横渡长江活动,全程5000米,比赛当天长江两岸观者如云,人山人海。1993年,在武汉市举办的27届渡江活动中,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至此,武汉渡江活动走向国际。

从2009年起,横渡长江,恢复传统横渡,时间定在毛主席畅游长江纪念日,也就是7月16号。

3

zxAJcx3XvorzBK7cNLSA9FkIV7fZQw0llj0090OK.jpg

乌江纤夫

获中国第八届国际摄影展银奖,被网上评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幅照片之一。

这张拍摄纤夫的摄影作品让无数人印象深刻。除了拉纤之外,纤夫会喊一口沙哑的船工号子。号子有声无字,“嗨,嗨哟哟,嗬嗨,拖呀,拖、拖拖拖……”每当逆水行船或遇上险滩恶水时,全靠纤夫合力拉纤,号子声声,空谷回荡,是底层对生活的无奈与斗争。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季节,船只一旦搁了浅,这时你看岸边一个个纤夫排列整齐地背着僵绳,发出惊天动地的吆喝……那河风裹着冰雪阵阵狂舞,其境况是常人难以相象的,而纤夫则处之泰然,生活太苦,太残酷。

4

Oq57MBjLSMIHydK3FFcovhxinThhXDVO5Y1CXHDX.jpg

《民以食为天》

1980年摄于河南

朱宪民拍摄的《民以食为天》,作品中的百姓,不论是贫瘠的乡村,还是热闹的市井;不论是黄河边的老汉和孩子,还是深圳的发廊妹和打工者、北京的板爷和小市民,都亲切而熟悉得像我们每个人的亲戚, 他们平和、坚忍、知足、乐观、简单的生活和表情,默默地冲撞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叫力量,什么叫尊严,就是这些最为普普通通的人,用执著书写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人类的发展。

5

ZgSYgx9CvwHHfWiGEhqN5lzs4YS6NfOZFqPnSNeY.jpg

血色星期六 Bloody Saturday

战争中幸存的上海孩童。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面爆发,一个月后日军发起淞沪会战。在一次的空袭当中,日本击中中国一个充满妇女与孩童的火车站。这个孩童奇蹟似地活了下来,但已遍体麟伤。

日军飞机轰炸上海的火车南站。一个幸存的婴儿在战火中撕心裂肺的哭泣。摄影师拍摄了这张照片后马上抱走了孩子,我们愿意相信他平安长大了。

6

xXKiclqV68kuDBLBty4JDH41PDikpHfdmXiEjJKS.jpg

一张“穷母亲背着孩子给富孩子擦鞋”的照片,一直在网上广为流传,感动无数网友,曾被评为年度最佳网络图片。这样的画面,不仅仅是两张照片而已,更是在生活的重压下伟大与无奈的写照。

7

jmq2Mm5O4nJYLskKNKZVCi4EpnVaruDORxIf5pod.jpg

西藏运输兵 张良善

他是一名西藏运输兵,下跪,在妻儿的墓前下跪……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运输事业,军功章代表着他为祖国立的汗马功劳,可他连自己的妻子难产死亡都没来的及看上一眼。最终跪倒在妻子的墓碑前,深深的忏悔着。

主人公张良善是一名普通而又伟大的西藏汽车兵,被兰州军区命名为“高原模范汽车兵”。原是阿里军分区叶城留守汽车营的一名专业军士,在1998年提干前,他已往返阿里280多趟。提干后,他仍带着汽车队翻咯喇昆仑,越冈底斯山,奔跑在这条险象环生的道路上。1992年10月,爱妻何桂丽因分娩难产失血过多离他而去。8年过去了,他不知多少次来看望妻子,坟前被踩出一条小路。他觉得自己无论多么坚强,都需要来这里汲取一种只有爱才能给予的力量。

8

RXWmSnYZHQXTy9VOrB6QOct0lO9N94Rcsy9FiZZ5.jpg

解海龙 1991年04月摄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三合中心学校

1991年,解海龙来到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跟着一群孩子来到了学校。他看到了正在课桌上低头写字的苏明娟,正巧她一抬头,解海龙发现这孩子的眼睛特别大,特别亮,特别纯真,“有一种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解海龙迅速换上变焦镜头,稳稳地端住相机,当女孩握着铅笔再次抬头时,他果断地按下了快门,留下了经典。

这张照片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

截止到2007年底,希望工程共收到海内外捐款近40亿元,资助贫困生390万人,援建希望学校一万三千余所。

而父母都是文盲农民的苏明娟,后来的道路可以说好风凭借力。

成为名人后,苏明娟经常要外出接受采访,参加活动,学习成绩并不如人意,后来经特招,上了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班。

毕业后,被“安排”到名牌大学海归也竞相求职的的省工商银行工作,媒体报道:“单位给员工提供的待遇除了优厚的工资,还有食堂提供的一日三餐和一套两居室的公寓。”

现在苏明娟当了团省委副书记,祝贺她。

而另一个问题也值得人们思考:一个贫穷的“大眼睛”因幸运女神的垂青而完全改变了命运,那么,无数个不幸运的“小眼睛”怎么办?

希望工程的初衷是:孜孜追求所有少年的成长平等。助学和扶贫,是助其志,扶其能。

但愿苏明娟童鞋达则兼济天下,在团省委副书记的职位上,为天下少年们多想想这个问题,致力于更多贫困孩子的人生更平等、更真实。

9

A21EB7XSDNyIKRoaUAnljH1OVrrbssexx3eYSWF1.jpg

王玉文摄影 工业时代

什么样的创作能坚持40年?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近40年的时间里,摄影家王玉文一直热心于工业摄影创作,无数次下到车间、巷道,面对工人和机器,用影像记录工业与人、与城市的关系,诉说工人在生产、生活和工业变革中的生存状态。

这张摄影只是王玉文的《工业时代1978—2017》近40年工业摄影的一张作品精选。摄影家用手中的镜头,对所处的既艰辛多变又丰富多彩的时代,对身处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人民,对这个时代辽宁工业发展变化的历程都做出了忠实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过去的辉煌、改革的阵痛、重新振兴的豪情;也让我们看到了辽宁人民,特别是辽宁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与奋斗情怀,更为后人留下了回眸历史的见证。

10

bbn5dve8zSuoQ3dXvHh6Y1i8OeJc8K1iI52OWlBK.jpg

《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1995年,一群来自北京“东村”的自由艺术家们,联袂创作了《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不仅成为了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经典之作,在中国摄影史上更留有浓重的一笔。

在一个诡异而又充满辩证张力的“场所”,11个全裸的男女按照体重的顺序,从下而上以3、2、2、2、1的人数层层“裸叠”,最重的人趴在最下面,最轻的伏在上面,身体罗叠为1米的高度,为无名山增加了1米。耸立下一座无名的山巅,把人与人、人和自然以及男女两性,重新置于关爱和怜悯的维度上来探讨本源性的存在关系,给出了身体艺术前所未有的“中国经验”。

1999年,《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参加了第48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获得轰动。


关键字: 内容标签:,周总理,畅游,武汉周总理 畅游 武汉
下一篇:国庆焰火晚会、香港2019艺术周、2019伦敦弗里兹及大师展&宋庄艺术节_艺术播报-蔡国强-阅兵式--影像-十大-新中国||上一篇:蔡国强谈国庆焰火与一名艺术家的选择_美狮美高梅-蔡国强--作品-国庆-国家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