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国家宝藏》节目中河南博物院向观众展示的妇好鸮尊吗?
国宝守护人刘涛在节目中为大家讲述了一位“中华第一女将”与“爱喝酒的猫头鹰”(妇好鸮尊)的故事。伴随着节目的流量效应,妇好鸮尊成为一件网红文物。妇好,也一下子为人们所熟知。
妇好是谁?
她品貌双全,是商王武丁最宠爱的伴侣;
她骁勇善战,是一位真刀真枪在战场搏杀的指挥官;
她还亲自主持庄严神圣的祭祀,在名目繁多的祭祀中,妇好代表商王祭祀商朝的先祖;
她被当今学者称为“中华第一女将”。
妇好所处的时代,统治阶级非常迷信,他们会用乌龟的腹甲、背甲或牛的肩胛骨来占卜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幸存至今的甲骨中包含了不少关于妇好出征和生育的卜辞。
出处:《英国所藏甲骨集》150正
释文: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这片甲骨记载了殷商时期出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妇好率领自己三千人的嫡系部队和一万人的商王部队去攻打羌族,最终大获全胜。
出处:《甲骨文合集》13925
释文:丁酉卜,宾贞:妇好有受生?王占曰:吉,其有受生。
这片甲骨占卜的内容是妇好什么时候分娩比较好、分娩是否能顺利的问题,占卜的结果是好的。
占卜时,他们通常先在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被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通过妇好的故事,我们便接触到了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
甲 骨 文 的 发 现
王懿荣
甲骨文的发现与妇好墓所处的殷墟有关。甲骨文发现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的秋天,此时的清政府风雨飘摇,而京城又流行起了疟疾,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秋季腹泻。时任清廷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也得了秋季腹泻,于是请京城的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他看到药方上有一味中药叫“龙骨”,就十分好奇想看看龙骨是什么样的。
有一天,来自山东的一个古董商范维卿来拜会王懿荣,知道这位先生喜欢古董,就带来了自己从河南安阳搜求的几样宝物,其中就有几个被叫作“龙骨”的东西,他把几块“龙骨”擦干净后,竟拼出了几块龟板,并在上面发现了一些刻画的线条,这让王懿荣大吃一惊。王懿荣凭借自身所学,一点点从刻画的线条中辨认出雨、日、月、山、水等象形文字,之后,他翻遍史籍,又从龟板上发现了几位商代国王的名号,这更让王懿荣坚信这些文字就是上古文字。就这样,甲骨文便被发现了。
王懿荣死后,其子王崇烈来到北京,为了偿还王懿荣生前债务,便把王懿荣收集的千余块甲骨及资料卖给另外一位甲骨文研究先驱、《老残游记》作者刘鹗。1903年刘鹗根据这些资料编著成《铁云藏龟》,这是甲骨文被发现后的第一部著作书。
《铁云藏龟》
甲骨文书法的演绎
甲骨文表现为五个时期的书法特征:雄伟期、谨饬期、颓靡期、劲峭期、严整期。它们有的宏放雄伟,有的劲峭有力,有的整饬大方。因为甲骨文总共只有二千多字,除去尚未释出的字,在创作中能够真正运用的字并不是很多。因此一旦遇到甲骨文中没有的字,就只好进行现有甲骨文的偏旁拆零,自己拼接了,如若拼不出,就要到金文等其他古文字里去讨救兵。而进行这项创作的首要人物是罗振玉。1921年他在古文字研究之余,以甲骨文为创作对象撰写楹联,出版有《集殷墟文字楹帖》。随后,一些古文字学者如董作宾、商承祚、唐兰、于省吾等学者也在研究之余书写甲骨文书法。他们的作品基本代表了早期临习甲骨文书法的基本风貌。
罗振玉《甲骨文左尊甘雨八言联》
129×20cm×2
常州博物馆藏
罗振玉《甲骨文老寿文学七言联》
130.7×32.7cm×2
浙江省博物馆藏
罗振玉是清末金石学大家,甲骨文书法开创者。他的甲骨文书法以画甲骨文字形准确为主,结构兼有小篆的工整对称性特点,文字大小布局较统一。
董作宾《临殷墟甲骨》
集甲骨文轴
72.5 x23.7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董作宾甲骨文书法受罗振玉影响较深,他们二人的书法几无二致,但董氏甲骨文书法的笔意较罗振玉而言略有变化,主要表现为粗细变化的不同。其中,董氏的曲线用笔较多,无刀刻味,略有大篆之风。
丁辅之 甲骨文雁山纪游诗
丁辅之 甲骨文扇面
丁辅之为“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他的甲骨文书法工整性超过罗、董二人,开一代风尚。
潘主兰 甲骨文书法
潘主兰的甲骨文书法相较早期创作者更为生动活泼。他的结构特征除有甲骨文字本身的构型特征之外,稍作改变,使得字体隽秀、细瘦,有灵巧之美。
Tips:临习要领
甲骨文是一种契刻文字,现在的我们该以怎样的笔法去研习这一古老的书体,成为从事甲骨文书法创作者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沙曼翁先生认为:“写甲骨把笔要轻,运笔要活,要学‘大米’(米芾)的刷字。要中、侧锋互用,既要写出毛笔的韵味,又要有刀的感觉。”
这是极为精辟的见解。尽管甲骨文是由锲刻而成,但书写的痕迹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在临习甲骨文时既要体现锲刻的感觉,更要表现书写的味道,争取做到保持其原有的整峻挺拔的特质。
附甲骨文对照表
(即将呈现【极简书法史⑧】金文书法)
关于极简书法史:
书法教育普及的当下,书写日渐成为习惯,但书法审美的差异化带来的“口水战”愈发激烈,尤其是自媒体热潮中人人可发声。其实从古至今书法审美有一套源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标准,王羲之、颜真卿等耳熟能详的名家名作无不久经这些标准的检验。因此,我们以“书法中不同的美”为线索,聚焦历代书家、作品、流派,与当下时代的气质相关联,推出“极简书法史”系列,以飨读者。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书法,甲骨文,,占卜,龙骨,文字书法 甲骨文 占卜 龙骨 文字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