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砚台背后的故事_砚台--时期-出土-文人

编辑:邢冬妮 来源:雅昌网
 
编者按:极简书法史系列从开篇的“审美差异”,(请点击查看【极简书法史①】为什么你喜欢王

       编者按:极简书法史系列从开篇的“审美差异”,(请点击查看【极简书法史①】为什么你喜欢王羲之,我却爱颜真卿?)到多种执笔方式的讲述,(请点击查看:【极简书法史②】两指、三指、五指?执笔法究竟需要几指?)皆是为书法爱好者解析一些书法入门的谜团。从上周起,我们陆续讲述了与书法创作直接相关的“文房四宝”之“宣纸”、“墨”、“笔”(请点击查看:【极简书法史③】你用的宣纸是真的宣纸吗?、【极简书法史④】书法创作中,为什么不建议你使用墨汁?、【极简书法史⑤】什么样的毛笔配什么样的字?)今天,我们讲述砚台背后的故事。

I8bVRqsKv1Kvr2v67aAXmpyjIGQyMA3yUyds8qca.jpg

顾二娘

她平生制砚不过百块,却可流芳百世。

康熙年间,在苏州城的专诸小巷子里,有一户人家,每天都会吸引许多文人雅士和书画名家前来到访,他们不为别的,只为请求一位女工匠帮忙琢制砚台。这位女工匠就是以制砚为生的制砚名家顾二娘。

据《吴门补剩》记载,顾二娘的公公是顺治年间姑苏城里有名的制砚名家顾德麟,世人皆称赞他的砚台颇有古砚的“自然典雅”之风,因而在当时的苏州城里非常有名。顾德麟去世以后,将制砚技艺传给了顾二娘的丈夫。可是她的丈夫不幸早逝,为了生计,顾二娘便担起了制砚的重任。

顾二娘对于公公流传下来的制砚技术加以传承并创新,她汲取明代宣德香炉的意趣为创作灵感,追求古代君子的高雅之风,使得她制作的砚台既古雅又不失华美,为当时制砚工匠所不能比。

当时,文人雅士和书画家们都以能获得顾二娘制作的砚台为荣。顾二娘去世后,文人雅士纷纷作诗凭吊纪念。

十砚老人诗云:

古款微凹积墨香,纤纤女手切干将。

谁倾几滴梨花雨,一洒泉台顾二娘。

陈星斋也写诗纪念:

淡淡梨花黯黯香,芳名谁遣勒词扬?

明珠七字端溪史,乐府千秋顾二娘。

为何这一时期的制砚工匠会吸引一众粉丝,这要从明代的砚台开始说起。

砚台:追求装饰性

明代文人陈继儒曾道:

“文人有砚,如美人之有镜也,砚以静为用,是以永年。砚与文人相伴,与笔为砚田,与墨相濡而合。”

明代社会上鉴赏砚台和藏砚之风甚盛,这离不开人们生活习惯与社会群体审美标准的改变。这一时期的砚台一部分承袭唐宋遗风,讲求自然质朴,以实用为主的特性。另一部分为了迎合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品味,注重天工巧用和巧色的运用,例如有些制砚工匠对石材天然形成的石皮,石疵等作特别处理,保留并掩饰其瑕疵,以达到天然形成艺术效果。

pQ4vl6UjrY6Ta6ygn2XvyExPXsKhn1b0jzTD5ARf.png

明 端石百禄砚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到清代时,清代砚台雕刻名家辈出,并涌现许多砚雕艺术流派。至此,砚便形成了一个以石砚为主的庞大家族。如清代的宫廷用砚除一些出自内廷“砚作”,和地方官员的进贡之外,也有一些砚品是交由地方按内廷样式制作,如乾隆年仿古各式澄泥砚,均交苏州承办制作。

3AzNwtxZMMaekmlrFzeBRFL95iyq6r9abu8azmA1.png

清  康熙端石雕双龙纹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HK6TaHyvJqiNyCKkL2T6SNSUrXYpfYsYEIZZ6ry3.png

​清中期 金星歙石砚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这一时期的砚材更加丰富,纹饰内容广泛,雕刻手法更加灵活细致,其形制亦呈多样化。例如,内廷砚品的制作一般是由如意馆画师画样,御览呈准后再由内廷的砚匠照样制作,每年内廷都有大量的砚品制作。除砚作外,还专门有匣作、木作、油漆作,随砚形配盒,一件砚品做好成型以后一般还要由“刻字作”刻字或镌刻御题诗文和年款等。

nRgH4UwcVNZv60aREhbjO6uIKTlbiMz1eiU1m4so.png

清乾隆 澄泥海天初月砚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明清之前的制砚工艺则以实用性为主。

砚台:以实用性为主

近现代考古中,如1972年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发现了一件石磨盘,并有朱砂颜料等一整套彩绘工具,被认为是最早的成套文具;1958年在陕西宝鸡出土的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双格研磨盘,格盘中残存的天然矿物颜料也可能是绘画所需要的,这些或许就是砚台的雏形。

hosxVNF487Mwzn7mNGkVCkIAkHuok1juPCDSkhgf.jpg

 仰韶文化时期的石质研磨器一组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

到秦汉时期,才有严格意义上的砚台。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战国秦墓中出土了附有研磨石块的石砚,为现知最早的砚的遗迹,此后,出土了大量汉代的石砚,还有少量玉砚、漆书砚和陶砚等。汉代砚台大多为圆形或方形,圆砚多带有三足,部分足上有刻画图案或作兽形足状,方形砚多为平板砚,龟形砚亦偶有出现汉砚的造型受青铜礼器的影响明显,尤其是三足的造型。从出土文物看,两汉基本完成了砚从研磨器到砚台的转变。

Lv4IVYgOApVGSgb8u0yP1n19XBLo9dEy0FYFVi1e.jpg

三足石砚 汉 通高14.3厘米 直径16.5厘米

1958年安徽省太和县汉墓出土

kfIR48FXZU0TrEoVKV5v5yfwIn6uvGiwyJwDpu6c.jpg

汉 辟邪盖三熊足石砚 

 故宫博物院藏

在汉代石砚的基础上,魏晋时期出现大量瓷质砚台,例如,由带有高浮雕动物盖的三足石砚演变成的三足陶瓷圆砚十分多见,南北朝时,陶瓷圆砚的足数增加。

NjiLapOIOevN240zQ9BjorkO1OEvyqwkTTl1ZpUX.png

唐 白釉镂空圆砚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隋唐时期的陶瓷砚品造型多样,以圆形周环水槽的辟雍砚(又叫璧水砚)最为流行,也有向多足或圈足的演变,唐代大部分陶砚质地佳,制作规整,细腻发墨,其造型已脱离前朝旧式。

两宋时期,砚台进入成熟期,各种优质石砚得到充分发展。大部分的宋砚造型简练、端庄、稳重、工整。这时期的人们开始注重石砚的研墨效果以及雕刻工艺。雕刻工艺以相对简单的线雕、平雕和浅浮雕为主。此外,端石、歙石、洮河石和澄泥砚“四大名砚”地位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大量的砚文化专著随之出现。

S9Pc7vee8JsfVa0bQVbu6DAMYwNcXDV79AFKkcdg.jpg

宋 细罗纹歙石抄手砚

q5Qf24x1da1T06oSxXmEpENV4TUzJcnysQIU4deL.jpg

宋 黄黑双色澄泥抄手砚

辽金时期,书写用砚开始注重装饰,其制作更求精致,不惜工本,有以金银装饰砚匣的。部分砚台仍保留唐宋用砚的风格,但更多的是带有明显的契丹民族风格,现知有不少实物遗迹出土。如内蒙古赤峰辽代皇族耶律羽家族墓出土的金匣万岁台砚。

由此可知,砚台由纯实用性,逐渐演变为以实用为主,欣赏为辅,再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并重。到了现代,砚台除欣赏、实用价值之外,又具备了收藏价值。

Cy2Av9xT5R5iwffzFz0HFtd3ZxUtfhG2LKVq6FCI.png

lot 4146

 清乾隆 “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

近几年来,从专场拍卖来看,凡是有名人题铭、名家收藏的砚,其拍卖价位要比砚本身的种类、坑口、石品、雕工的价格,要高出数倍。如2010年春拍,北京保利一方澄泥虎符砚,盒面镌刻隶书“虎伏研”三字,盒内底镌刻隶书“乾隆御用”,并钤“几暇临池”印,均填金,且雕饰十分精美,本身即是一件非常珍罕的艺术品,另带有“乾隆御用”款识的文房器物数量尚属罕见,最终以1400万元成交,创造了砚台拍卖史上最高的记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喜爱甚至钟情的物品,它们在历史长河中,必然积累了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由于其中包含着无穷的文化魅力,即便不是作为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工具,仅仅是放在书斋里作为摆设也让人快意,如若作为古玩来收藏也可以令人陶醉。难怪,宋人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为他们封侯:笔为“管城侯”,墨为“松滋侯”,纸为“好畴侯”,砚为“即墨侯”。“文房四宝”的深刻内涵由此可观。

(即将呈现【极简书法史⑦】史前传说:书法之始)

关于极简书法史:

书法教育普及的当下,书写日渐成为习惯,但书法审美的差异化带来的“口水战”愈发激烈,尤其是自媒体热潮中人人可发声。其实从古至今书法审美有一套源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标准,王羲之、颜真卿等耳熟能详的名家名作无不久经这些标准的检验。因此,我们以“书法中不同的美”为线索,聚焦历代书家、作品、流派,与当下时代的气质相关联,推出“极简书法史”系列,以飨读者。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书法,砚台,,时期,出土,文人书法 砚台 时期 出土 文人
下一篇:“两个中心”启动_上海自贸区形成全球最大艺术品综合保税服务体_上海自贸区-保税-保税服务中心--创意-上海-服务中心||上一篇:著名油画艺术家陈钧德逝世_享年88岁_陈均德--刘海粟-中国-上海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