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左汉中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他入读的“年画连环画系”更名为“民间美术系”,他因此成为央美民间美术系的第一批学员。一年的学习结束后,他应吕胜中邀请留校讲课,并在课余时间将授课讲稿整理成书。1991年,左汉中第一本著作《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民间美术造型的专著,由此奠定他在民间美术界的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我艺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我下半辈子从事民间美术研究的总出发站。”回到湖南之后,左汉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版了《湖南民间美术全集》,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套以省级民间艺术研究著作。在后来的近三十年里,左汉中陆续主编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农民画》等系列图书,在海内外民艺圈产生广泛影响,曾先后获得“湖南省首届十佳中青年图书编辑”“第五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和“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入选人员”等称号。
左汉中部分著作
左汉中主编的部分画册
在繁忙的编辑工作中,左汉中也一直在坚持艺术创作。他与工笔画大家陈白一有师生情谊,他经常把创作草图送给陈白一指导:“我的作品不多,而老师认真的态度、细心辅导让他受益匪浅。”
2017年,左汉中结束了湖南出版社的9年返聘,正式退休。那一年,时任社长李小山倡导成立了“美仑艺术研究院”,左汉中被聘为该院研究员,并在美仑出版社的八楼拥有了一件小小的工作室。这两年来,左汉中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绘画上,似乎是想要把以前耽搁的时间补回来。
“我非常感谢我的爱人。在我做编辑的时候,家里的事情基本上是她管,女儿从上学、结婚、生孩子,都是她在操劳。现在画画也一样,她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我拥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创作。”左汉中表示,“民间美术是一个博大的体系,民间美术造型亦包罗万象,囊括万千。我对民间美术造型的绘画实验还仅仅开始,以上四个方面的创作有的还很肤浅,很幼稚。学习和借鉴民间美术造型,创作出有自己个性的现代图示来,一直是我的思考与追求。“
黄永玉题写的展览主题
9月20日,左汉中个展“四季花开”即将在美仑美术馆开幕,展览包括绘画创作、学术研究、图书出版、非遗保护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展览的主体部分,绘画创作多为左汉中近两年创作,由“四季花开”“苗族古歌”“刀马人”和“民间诸神”四个主题的作品组成。听说了他要办展的消息,好友、艺术家杨福音为他题字:绘事情未了。左汉中非常喜欢,他在后面加了一句:实验不曾休。这两句,成为左汉中此次展览将要出版的画册中最后的一句话。
左汉中
【对话】
艺术网:举办此次展览的契机是什么?
左汉中:此次展览是作为我这些年的阶段性总结,33年的编辑工作和2年退休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做编辑,但是我的绘画一直没有断过。
我绘画的情结很深。我从小就很喜欢绘画,在香烟盒的背面画水浒传108将。后来连续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全国美展,成为了全国美协会员。进入出版社以后,特别是1988年以后,我就没有参加任何美展了。出版社不是出画家的地方,所以我必须一些放弃绘画的机会。我停止了大规模的主题性创作,保留了平时的练习。其实那本《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就是为绘画所写,怎么向民间美术学造型,怎么将民间美术怎么转化为当代绘画。而我现在的所有实践,都是从这本书来的。我以前始终有包袱。作为学习民间美术造型的提倡者,如果我画不好,会不会被人说?现在我不怕了,再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我不能等到九十岁在画。
艺术网:展览主题为“四季花开”,有何意义?
左汉中:这是我以前一个工作室的名字。2006年,在长沙西街花园我曾应邀入住一处规模不小的艺术家创作区,我是第一批入住艺术家,有幸和陈白一、史穆一起被安排在最显著的位置。我为工作室取名为“四季花开·左汉中工作室”,在陈列区挂上了库淑兰的彩色剪纸和我的装饰画《四季花开》,在心里编制了一个“四季花开”的五彩梦。这期间,我还在画丙烯有油画,作品有《回娘家》《三羊开泰》《麒麟送子》《刀马人》等。不过,不到一年时间,由于诸方面原因,入驻的大批当代艺术北上。随着艺术家们的纷纷离开,我的工作室也关张了。
此外,此次我的艺术展分为“绘画创作”“民艺研究”“编辑出版”“非遗保护”四大部分,而在绘画创作中,也有“四季花开”“苗族古歌”“刀马人”“民间诸神”四个主题。因此,此次展览亦以“四季花开”命名。
艺术网:请您介绍一下此次绘画创作的四个部分。
左汉中:“四季花开”是民间美术的常用命题。如木版年画、剪纸、刺绣和木雕,多见这一题材,经常以四条屏形式出现。民间美术向来注重象征性,民间喜爱以花来比喻四季,牡丹代表春天,夏天有荷花,秋天有菊花,梅花代表冬天,还会加上禽鸟类,于是就有了凤凰牡丹、白鹤戏莲、金鸡唱菊和喜鹊登梅。与该系列同名的《四季花开》是此次展览的最大作品,将莲生贵子、瓜瓞绵绵、三多图、鹿鹤同春这些颂扬自然界美好的各类图示一并列入,底部是山东青岛剪纸中常见的聚宝盆。
四季花开(2018)
四季花开·四条屏(2017)
“苗族古歌”系列表现的是苗族人民的创世史诗。1987年,我在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结业时曾创作了四幅组画《开天辟地》《溯河西迁》《世代耕耘》《欢庆收获》。初步尝试,只表现了四个大的阶段,忽略了诸多细节。这组作品后来入选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全集》中的年画、连环画分卷。32年后再画这组作品,我增加了画幅的宽度,前两幅多了一些原始味和神秘感,后两幅增加了一些亲切感和通俗性。
苗族古歌·开天辟地(2019)
苗族古歌·欢庆收获(2019)
“刀马人”是民间木雕中的常见图示。我从小喜爱画古代征战题材,研究多了,我发现,在表面上的刀光剑影中,民间工匠的刻刀下并无惊心动魄的骇人之处,反而可见祥和景象。战与和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战争与和平”是刀马人的思想核心。这次展出30多幅刀马人。
最后一种是民间诸神。中国民间有一千多种神,我只画了几十种。人类的童年不懂得科学,打雷、山洪爆发都以为是神灵的力量,屈原的九歌和天问都是来源于对天地的不了解。古代的神很多,井神、灶神等等,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大多缺少对神的敬畏感。我画点神还是很愉快的。但是,举头三尺有神明,让每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上心存敬畏,多做善事,少涉恶行,这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艺术网:您在民间美术界的地位有目共睹。民间美术,对您在艺术方面有哪些借鉴和帮助?
左汉中:我在八几年搞创作的时候,有个朋友曾形容我的画是”温吞水“,既不是写实,变型也不明显,有点夹生,视觉冲击力也不是很强。接触年画以后,我突然领悟了。民间美术是辣椒,很冲人,大开大合。泥塑、年画、剪纸等等虽然颜色不多,但是冲击力很大,想象力丰富,不受任何时空和透视影响。在房里外面看到里面的人,早上的人和晚上的人在一起,打破时空出现在同一个画面。而且,任何美好的想象都可以应用。视觉效果非常鲜明,大俗大雅在民间美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接触民间美术对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对我的心灵和艺术来说是一种解放。
在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我是不断进进出出走进去一点,又退出来。就不断进进出出。我的画,有些感觉像民间美术刚刚变过来,而有些作品,比如那张吊脚楼,就不大像了。太不像民间,我就走近一点,如果太像了,我就走出来一些。这两年我一直在画画,以后也可以一直画。这辈子,我都很庆幸,也很感激我走了民间美术这条路。
左汉中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十三届年会,主持“剑湖论坛”。(2018)
艺术网:在您看来,研究民间美术,在当下有何意义?
左汉中:民间美术都是从我们的生活中来。我在民间美术学到的,是颜色、构图都不受限制,而且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我可以在天上画个凤凰飞,还可以画个人在地上走,莲花中间可以生个娃娃。这就是民间美术的魅力。民间美术让我的作品有了冲击力,不再是温吞水了。就像谭维维唱的歌,加入了民间艺术,就变得很有感染力。
艺术网:谢谢!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民间美术,美仑美术馆,,花开,苗族,绘画展览 民间美术 美仑美术馆 花开 苗族 绘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