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三象合一”碰撞“彩墨写实主义”石齐、宋涤中国画展开幕_石齐-彩墨-杏坛美术馆-宋涤--艺术-中国-创作

编辑:段维佳 来源:雅昌网
 
一个是为中国画与时代结合而融合西方艺术另辟蹊径,一个是追寻中国画的写实主义而达到极致。在石齐、宋涤在

一个是为中国画与时代结合而融合西方艺术另辟蹊径,一个是追寻中国画的写实主义而达到极致。在石齐、宋涤在数十年所走的艺术道路上,他们的创作风格虽然不同,但方向一致,都是为了中国画的革新而坚持着。

liE8DEOS3d4nLYe73EKjLNdGBRQ0QpXfYQsn5C2w.jpg

嘉宾合影

4月14日,新时代•新风貌—石齐、宋涤中国画展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作为双个展,集中展示了两位艺术家在花鸟、人物、山水等题材与内容上的探索,共展示作品六十余件。

2IC5IaDWtONPSl6caTwwpgj32PHFWMdOL7P50pe1.jpg

原北京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石齐画院院长石齐

mnUJiS4WnkrOyw6L0jVrzU5Xyr24ZnEJ1UM1ByJY.jpg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宋涤

两位艺术家既是中国画传统的继承者,也是中国画创新的开拓者。此次展览作品,以彩墨画为突出的表现形式,两者在笔墨的运用上各具鲜明特色,在现场展示效果中也作为一种呼应。本次展览作品中,不仅包含了石齐、宋涤的近作,同时也展示了一部分90年代创作的早期作品,形成个人艺术面貌的发展脉络。

【直播回放】导览|新时代•新风貌—石齐、宋涤中国画展​

KslGfa2V5RbzWlLmXFPfCb3bCMVbunjuBwAyrLVH.jpg

6OgadH8A3PXADjwS26uWWMt6moo3iqE3V3UGHSqK.jpg

1JiPENSY5Emv5e98RQot2A3RHfTnGcbwSlSx2gPS.jpg

NIeHptKbOUopgSvAV8EFFOkBVGeVTW3JJwE6euOo.jpg

展览现场

石齐在画坛得到瞩目,最早来自于传统绘画。1972年,石齐创作的《飞雪迎春》、《迎春》参加全国美展,《迎春》获金奖,从此一举成名。1976年调进北京画院成为专业画家。当年,他创作的《活到老学到老》,画面上董必武坐在沙发里,面带微笑,拂卷阅读,这幅人物画当年参加北京画院迎春画展时,董必武夫人前往看画,曾感动得恸哭。1979年,石齐接受文化部创作组安排的任务创作表现周总理1961年参加泼水节的画作,当年,巨画《泼水节》在全国美术界引起轰动,此画展览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IJWuelA5q6KtuWMVMqXNDlbnaKYn354idZCv6vPu.jpg

《孔雀》 96X180cm   1982年

这些经典作品与荣誉奠定他在传统中国画界的地位。但是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时代的变化与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石齐一时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他决定开辟一条中国画的新路。

OpbteDJXQFJVOgIg7hR0CON9PH6d52xMnFxJDkNP.jpg

《黄金时节》68X68cm   1991年

回想当初,石齐形容“那是一条无人走过的需要极大勇气的创新之路。”足足5年时间,没出几幅作品,极少参加画展。只在解决一个问题墨与彩融合,因为传统画中的墨与彩太难融合在一起了。而更大的压力还来自周围,对于与传统审美相异的现代绘画只有很少的人表达了理解,不少人劝说石齐回到传统的路上。

aNt7pYuEOsNnhOcP8gSnYjnk1qMR5Y8MLqogp8EU.jpg

《乔木莺声》68X68cm   2018年

后来,他主张绘画艺术形态三象(具象、印象、抽象)并举的理论,历经数十年探索创立了“三象合一”画风。在保持中国画的活力框架内,从题材、构图、色彩、笔墨技法上不断的变化调整,终于找到了一条新中国画的之路,也树立了他个人的艺术风采与情感表达。

在他的作品里,你会看到点、线、面的较为抽象色块融合,也有具象的人物、动物刻画,能看到中国画的大写意,也能看到西方绘画印象派在光影上的一份朦胧感,在作品中不同的艺术表现技法既对立但在画面上能够统一起来。

AfMp2vFohynVxpWGYZJDYTifRMt0PFheOR7yJJUj.jpg

对话石齐

您如何看待中国画的“革新”?

中国画的革新是一个苦难的历程,我经历了传统中国画的学习脉络,也是一直想要革新。从上世纪80年代后我的作品都是一种革新的面貌出现,但是我们多年以来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是一时间没有办法就改变的,只能是逐步被认知。我认为新中国画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讲继承,二讲创新,两个方面都要重视。做一个改革的画家就是要经历苦难,每一次前进都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步子走太大,不是中国画了,步子走太小,不符合时代要求,很多次面临两难的境地。也有同行尝试改革了许多年,最终再回到传统的路上去。

bUXWjsnyl8d5VNd3p1JzvtPGOl0Cru8I4ldEY7Fx.jpg

《吉》124X124cm    2018年

对我个人来说,大家都是喜欢我的传统绘画,对我的“三象合一”很少理解。自己当时也是有很大的压力,但还是坚持着,所幸大家也在慢慢将艺术的认知放宽,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中理解我的创作,更多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k3oQL0GHlfpjyY2hHS8h0vceKYWSbTvfujJZcrat.jpg

bDxhRG5XLqiIIIw0zdb6v2a77hTrLgJX9SQqstoI.jpg

展览现场

如何阐述“三象合一”?

从世界范围内的艺术表现看主要分成“具象”和“抽象”两类,而“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绘画形态,带有对于客观对象的基本刻画和主观表达,处于“具象”和“抽象”之间。“三象合一”是我在改革中产生的认识,首先是对前人在“三象”各自形式面貌的致敬和学习,其次,运用笔墨来融合它们。艺术总是多样的,各有所能。

如何看待当下画坛的中国画创作?

我一贯是走继承的,重视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墨韵,但现在中国画的创作大多都是讲视觉。视觉固然是考虑因素,但是笔墨精神需要保留,这也是中国画的基本意义。

sIGpR17mutQsbexDZjXOkUe9WvMk8qlzxg4VltEb.jpg

宋涤曾说:“我坚持两点:中国画一要写实,在写实的路子上,当代的艺术家们还远远没有做够文章;二是要大力发展我们的彩墨画。”

他认为具有个人风格的写实性绘画永远是人类绘画艺术的最高标准。他以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创作在传统中国画工笔重彩和水墨的基础上创造和完善了一个新体系—彩墨画。基于如此,几十年来宋涤一直勤奋地进行艺术创作。就日常来说,只要不是朋友来访,都是8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

4SYjUru36VYsEwii4gB441Y0jfNJSQklcFy7zTpr.jpg

《漓江朝》136X68cm

他把生宣纸当作油画布来用,努力在生宣纸上寻觅着、探索着,并用自己的作品与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写实派大师相比较。他开创性地将西洋画技法与他深厚的中国画功底巧妙融合,常常以复合色直接入画,将西方绘画的色彩、色调、冷暖关系融入到作品的表现中。他相信在生宣纸上运用色墨同样能表现出物象的质感、空间感、阳光感和时空变化来。宋涤说过,他自己最大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仔细,也是因为仔细才让他在绘画上达到一种极致。

RKik2iDIg7LFpPSnM8wgzCI8DVJ1SBkTosTNA7Ps.jpg

《银山塔林》96X90cm

对话宋涤

如何来解释您所创作的“彩墨画”?

所谓的“彩墨画”,是在生宣纸上突出色彩的表现能力,在水墨画中大面积地引进色彩,使色彩成为画面的主调。专业画家还是要搞中国的写实性绘画。我认为中国的写实性绘画比西方油画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中国写实性绘画远远没有画够,历代名家并没有把写实推向极致,写实的表现形式也有广阔的发挥空间。我赞赏彩墨艺术,那种特立独行的、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彩墨”写实会给人们以启发。“彩墨”是一个新课题,是一个难题,同时又是一个“创新”的突破口。

wYjtV9rN7UD8UN7gAFFSDVqKfMYx38snXDG056g5.jpg

《阳光下的瀑布》68X68cm

我喜欢拿“彩墨画”与西方写实大师的油画相比较。我们即使找出了差距,内心却增添了几分骄傲,骄傲的是中国新一代“彩墨”画家正在打开中西方绘画在视觉效果上的壁垒,在民族特有的绘画媒介物,在薄薄的生宣纸上演绎着色彩写实的神话。

您怎么看待您与石齐老师艺术的创新性?

我用写实性的方法,在中国绘画原有的基础上,尽量的发挥生宣纸的表现力,深入刻画客观对象,把我的认知和理解表现出来。石齐老兄是“三象合一”,我又给他多加了一象,就是“意象”,他融汇了很多表现元素,风格也是彩墨。我们有着共同对艺术的挚爱,对中国画的创作惺惺相惜。

uYNSqJ9LaQD0sEWBwJCgMEjuLD1k8BGHMieNjVoO.jpg

《松鹰图》34X68cm

您的艺术创作之路中的实践和思考是如何的?

我从青年时就想要画出自己的艺术风格来,我从自己的老师辈中,如白雪石、李苦禅、李可染等前辈中获益匪浅。纵观中国画的历史,横观中国画的现状,如何在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中现状中出新?怎么得到世界的认可,又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甚至改造它,成为一种全人类都能够欣赏的艺术语言,这样走向世界就不是空谈。

lZCrHSTQWU9hg87N2ohMWiwbH7j9kgx3vYPhvdM4.jpg

cAfHzS3a9EwJdNltXqCJLqG2UP26erCq9kHZQamb.jpg

R7MtoDBXVrRdkyfbpthNmgr7I8MmceIrrePU3YBW.jpg

展览现场

不能说我们现在画出的画,还和民国、晚清甚至明代的绘画风格一样,那是不对的。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我们的精神在变化,新的风貌出现了。我们的认知要随着社会进步而进步,从初级到高级。“新”就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XwYVBF6x9SXNS4BIRyPHNQwlp9BRTvJEUvYFtKsk.jpg

《浙江仙居》144X367cm

我在几十年后形成的这套技法,我认为我的创作为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带来了阳光感,在表现时间、空间变化上起到了推动作用。我最近在进行一个庞大的创作计划,就是给27个省市创作一张有地域特征的山水画。有人曾说我的笔法为什么这么细密,其实产生的艺术效果和我的实际创作是有反差的。我的笔法中也运用大笔挥洒,出来斑驳的痕迹,并非是用小笔一点一点皴擦成的。为什么要刻画这么深入,我坚守这种方式是出于我认为写实绘画所传达的信息,是发自艺术家内心的,是热爱大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人类,一种真诚的思想感情的表现,因此我在74岁的高龄仍在继续,如果有一天不能再继续用绘画表现了,我希望用文字,写写文章,还为中华艺术做贡献,传递正能量。

(图片来源杏坛美术馆)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画,石齐,彩墨,杏坛美术馆,宋涤,,艺术,中国,创作中国画 石齐 彩墨 杏坛美术馆 宋涤 艺术 中国 创作
下一篇:第三届画廊周相比2018变化在哪里?_第三届画廊周--中国-美术馆-泰康||上一篇:田黎明出任第三任中国画学会会长_中国画学会--美术馆-副院长-中国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