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
展览题目:《艺舟双楫----康有为眼中的书法名碑特展》
开幕时间:2019年3月30日上午10:00
展览地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3日至4月30日
策展人:陈根远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 民国拓裱本
王遶《石门铭》 清拓裱本 钱经铭旧藏
北魏《郑文公上碑》 清拓立轴
三国《谷朗碑》 清拓立轴
北魏《张猛龙碑》 清拓立轴
内容介绍:
清朝末年,在西方思想精进、船坚炮利面前,大清帝国暮气沉沉,节节败退。有识之士忧心如焚,奔走呼号,力倡维新改良,企图挽狂澜于即倒。其中南海康有为( 1858~1927年)高擎大旗,领一代风气。
《广艺舟双楫》的写作背景
康有为,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初精研儒学,然面对国家四伏危机,渐感旧学可疑。1879年,他接触到西方思想和当时的改良思潮,开始糅合古今中西之学,呼吁改良。中法战争后,大清形势险恶,1888年他进京参加顺天乡试,愤然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为保守势力所不容。自述:光绪十四年(1888年),乃发愤上书言,极言时危,及时变法……朝士大攻之……沈子培劝勿言国事,宜以金石陶遣。时徙馆之汗漫舫,老树漫天,日以汉碑为事,尽观京师藏家之金石凡数千种,自光绪十三年以前者,略尽睹矣。拟着一金石书,以人多为之者,及续包慎伯为《广艺舟双楫》焉。
康有为从1889年初(光绪戊子腊月)在北京开始收集资料,回到家乡广东后,1890年初(光绪己丑腊月)仅仅用了17天,心潮澎湃,思如泉涌,一发而不可收,终于光绪十五年除夕之际杀青,书学史上振聋发聩、洋洋六万言的《广艺舟双楫》横空出世。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展现的反叛图新精神与他一以贯之的维新思想互为表里。当然,忧国忧民的他终不会以书法自限。
1890~1893年,他在广州、桂林聚徒讲学,着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把三世说推演为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认为唯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1891年,刊印《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经学,多出刘歆伪造,“非孔子之经”,打击封建顽固派的所谓“恪守祖训”,为变法维新准备理论。继纂《孔子改制考》,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更于到1898年,积极参与发起了近代著名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可以说,《广艺舟双楫》是康有为苦于维新困难,受沈曾植劝导,逃遁于古碑旧拓后的产物,是在现实受阻后,转向书法领域,借书法史事发挥其革新见解与理想。
上一页 123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陈根远,艺舟双楫,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康有为,,立轴,改良,北魏陈根远 艺舟双楫 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康有为 立轴 改良 北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