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张恩利:我希望流通市场的任何一件作品_都是我画的_K11-张恩利--艺术家-艺术网-痕迹

编辑:彭菲 来源:雅昌网
 
艺术家张恩利这几日,张恩利正为他的个展做最后的准备。3月21日,他将在chiK11美术馆带来三组作

YgAOBukktC6lAdeDpcwh56z3yD17jfchLDUINTmw.jpg

艺术家张恩利

这几日,张恩利正为他的个展做最后的准备。3月21日,他将在chi K11美术馆带来三组作品。

见着他的那天,展览的第一部分已经完成。那是四面墙上绘画,名为《墙面》。在还未请理完毕的展厅中,薄薄的尘土色淹没在白墙中,唯独几处褐色的不规则痕迹,很显眼地提示走过的人,关注这件作品的存在。

“这种墙面在生活中稀松平常,但搬到美术馆后,仿佛成了一种刻意。”张恩利说,“我希望人们能不经意地发现它,而不是说墙上有作品。”

对张恩利而言,在展墙上绘画已不陌生。2007年安特卫普的双人展《循环,没什么可看》后,他已在全球各地实现过不同的空间绘画。树、菱形格纹、工作室的场景都曾在地面、墙面或空间出现过。“每一个空间都是不同的,都会带来不同的体验。”张恩利曾。

有趣的是,那些墙面作品在展览结束时通常都被抹去,这次也不例外。“这类作品让我觉得很自由,不用考虑商业因素。”他说。

正是在一次次尝试中,张恩利对绘画也产生更丰富的理解。“绘画不是传统意义上画的内容,也不是画得像不像,他不是艺术家信手捏来,也不是苦思冥想。”于是,在容器、线、皮球、树等对于日常物的描绘后,他开启另一条跑道,创作诸如《墙面》这样展后即逝的作品。

除《墙面》外,本次展览还将呈现2018年的作品《工作室》。这件作品最初创作于伦敦,驻地工作室,张恩利还原了其90年代的一处工作室:菱格纹的地板、被扩大无数倍的“屠夫”,一些散落的画材——在没有市场的90年代,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作品。

展览将由一组《无题(地砖)》收尾,张恩利将一片片菱形绘画安置在坡道上,形成对绘画的审视和思考。

“我画了很多年的画,必然会有很多绘画的经验,但我想尽量把这种经验压到最低。惯性是艺术家的敌人。”张恩利说。

展览前夕,我们对话了张恩利,他与我们分享了对绘画的新体验,以及对于“艺术家”和行业的思考。

YRErRZboP3OLxWozr6uwgmAOPgzfCKQWnvDP9qbt.jpg

chi K11美术馆张恩利新展 展览现场

对话张恩利:

艺术网:因为还在布展阶段,我直接忽略了已经完成的四张《墙面》,因为它太像一个还在进行中的状态。这是你预估的效果吗?

张恩利:我觉得差不多。我希望有人忽然发现墙上有东西,而不是刻意强调墙上有“作品”。当人不经意地发现它,并留下值得回味的部分,这是我对这组作品的基本构想。有痕迹的墙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但当你把很轻的、泛黄的痕迹糅到一个美术馆里,它变成了一个刻意的行为。

所以,我想借此探讨“什么是绘画”。绘画有很多种含义,它不是传统意义上说的画的内容,或画得像不像,绘画有时候是隐藏在细节中的,不是靠艺术家苦思冥想,或信手捏来的。我画了很多年的画,必然会有很多绘画的经验,但我想尽量把这种经验压到最低。面对这几面墙,我想让它呈现一种画面感,但它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毕竟承载它们是墙面而非画布。可是,它又不是一个真实的墙面,和我们路上看到的现成物不一样。所以,当艺术家复制一个墙面时,必然有绘画的痕迹,但它尽量忠实于原来印象中的素材。

tTotHc3RqZZticv1hIPvm6w4ITZoRdCKbZe4K5NH.jpg

《墙面3》(2019)

墙面水性颜料

230 x 782 cm

yDrDNPXorHRCmAToZnwJrE0pjrvAgzhEBzRVincm.jpg

​《墙面3》(2019)

墙面水性颜料

213 x 327 cm

艺术网:做这组作品的过程中,有哪些对绘画认知和感悟上的新体验?

张恩利:有一点点。我曾在工作室里试验过几张,当然尺幅没这么大,周围也比较“乱”,有很多生活和工作的痕迹。这次在美术馆完成的尺寸,完全符合我之前的想象。这个空间除了白墙没有任何痕迹,淡淡的痕迹就显得很协调,这和我在工作室的实验效果产生某种反差。

我挺喜欢在非商业空间里完成这一类型的作品,因为它不能卖,你可以排除背后的商业属性,表现一种非常自由的装填,而这种东西可能触发很多新的作品。

艺术网:如你所说,是否在某一时刻触动你创作新作?

张恩利:我还没办法想太多,也无法预设。每一次做这样的项目,只有完成后,才能想下一件事。

N31f6bAfZHBV3PYOiDpevewvBK22JNfxQxvHe3Af.jpg

Uq5CGu9ZkFqbSKtMf7XN8yrReiW1tz3YQ6SWDDdh.jpg

TUsIZx8d15JtG51fZImRCuZI7ohFUIctbm4P5Zat.jpg

《工作室》

彩、亚麻布、多层板

木箱:282 x 256 x 304 cm

画布1:260 x 202 cm

画布2:253 x 199.8 cm

艺术网:这次展览还带来你的《工作室》。现在回忆90年代,有哪些记忆是最鲜活的?

张恩利:《工作室》还原了我1994年、1995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当时,公寓的一半用来居住,一半用于创作。那里很旧,地面也很破,我就铺上三夹板,用丙烯颜料在上面画格子,不过当时是黑红格子,我想给房间带来一点生气。那时我画《屠夫》系列,尺幅在是1米到1米6。那批作品与现实处境相关,是在反映人的弱小和外界的强大,有一定的预言性。

做这件作品时,我很感动。回望过去,很多经历的确忘记了,但复制和还原时,会唤醒年轻时走过的路。它是对整个九十年代艺术家的面貌和状态的再认识,也反映着社会变迁给城市带来巨大的改变,人的命运也就此不同了。

这件作品是去年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驻留时完成的,当时边开放,边工作。有趣的是,国外观众以为这是艺术家想象出来的样子,而这却是我们曾经的真实体验。现在《工作室》到上海,会有更多的熟悉感。所以,这里是“现实”,那里是“舞台”。

nn86WbfGQ6VSoPMJe10kgLrUm1NPn9HR8HSGosuZ.jpg

GvRm31a3jlEhTSgIuCPNXIMPlihOOmYpOVCRUmkk.jpg

chi K11美术馆张恩利新展 展览现场

艺术网:从2007年起,您做了很多空间绘画。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次的《无题(地砖)》也是。什么原因让你持续做这方面的尝试?

张恩利:空间绘画是现实场景。它与在布面上绘画不同的是,空间是可变的。当你把绘画转移到公共空间,会触发不同的经验。一个人的思维是非常多面性的,每个方面汇聚到一起,成为完整的人。

在《无题(地砖)》中,它是地面、坡道、也是绘画;它有原本已有的痕迹,也有我制造的痕迹,就如同一个人一样,多方面同时并存。与《墙面》一样,我想通过这组作品,把绘画的传统经验进行抽离,但它不是非绘画,它还是绘画。

艺术网:在去年纽约豪瑟沃斯的个展上,我们发现你的画中物更“肆意”了,与大多数人熟悉的绳子、箱子、皮球和容器有明确的不同。

张恩利:视觉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我是想展开对于形象的认识、人对于物的定位的思考,说再直接一点,对于“形”的判断。比如,为什么桌子是桌子而不是沙发?我是想改变一种认知的边界,所以显得有些抽象。这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当我说这几条线是鹦鹉的时候,大家是怎么想的?

艺术网:大多数人梳理你的创作脉络时,总是以《屠夫》开始,到之后的“物”——皮球、容器、绳子、树等,你认可这种划分的方式吗?如今有了比较明确的变化,是否代表开始了下一个创作周期?

张恩利:人到一定年纪,不是一定要去定义,有时候停下来,可以慢慢想。我现在是这个阶段。人活到五十岁,对于所经历的、看到的、读到的、听到的,都会有一种重新的体会和认识。因为,对于有些东西,年轻时的认知是激荡的、片面的、简单的,当然,现在还可以是简单的,但你会有反复思考的余地。

艺术网:所以现在“出手”已经比较谨慎了?

张恩利:比较谨慎。谨慎是一种对经验的排除。当你工作三十年,你的手、你的眼睛(会有惯性),可能一下子就画出来了。所以我每个十年,都会有一个(明确要)变化的概念,为此,我需要停顿。人的思维惯性是很可怕的,我们其实没有所谓的成熟,只是有很多的经验和执行力。惯性是艺术家的敌人。

艺术网:如今你收获了很多认可,学术的和市场的,那对于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定位,有没有更明确的规划?比如,有些艺术家选择扩大团队,甚至开公司进行企业化运营。你的态度是?

张恩利:我不需要。我不需要打造一个公司形象。我一直是非常本分的画家形象,很多事都在亲历亲为。从长远来看,这是保证大家对我的认可,也是对市场的有效保护。一旦成立公司,作品的量必然大幅增加。现在,我每天都还在工作,之前有过一年画五十张,现在放慢节奏后,一年在20多张左右。如果你有20个助手帮你画,一年不会少于200张,但我不希望大量通过助手完成概念作品。我希望流通市场的任何一件作品,都是我画的,哪怕它不是一件最好的、最能代表我的作品,但还是我亲手画的,这点我非常坚持。

艺术网:这几年,你的个展和项目都比较多,为什么决定放缓节奏?

张恩利:每个人都有个爆发期。这两年,我慢了一点,可能是变“懒”了。另一方面,我的空间项目比较多,这比较耗体力,我得保护一下自己的体能,毕竟不是三十岁了。我觉得,艺术家不是拼命到底的职业 要学会保证自己的工作状态。

艺术网:最后探讨一下艺术家与社会和公众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当代艺术是小众的,即便在业界颇有建树的艺术家,面对庞大公众群体,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如何看待这问题?

张恩利:如果一个艺术家让大家都了解,那当然是很了不起的,比如莫奈、毕加索,即便稍微“小众”一点的塞尚,都有很高的公众知晓度。我觉得,世界上最优秀、最伟大的艺术家,它的话语权是大众的,而不是靠两、三个专家——策展人、美术馆馆长等来判定的。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一项科研发明,突破某个领域形成重要贡献,你只要几个专家就可以判定,但艺术不同,它是视觉的东西,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专家能轻易判断谁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艺术的话语权在大众手上。

艺术网:谢谢。


关键字: 内容标签:绘画,K11,张恩利,,艺术家,艺术网,痕迹绘画 K11 张恩利 艺术家 艺术网 痕迹
下一篇: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的通知_美术馆--旅游-扶持-中央军委||上一篇:叶永青的一封公开信:写给西尔万先生本人和关注此事的朋友们_叶永青--事宜-比利时-希望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