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19的两会时间,我们再次关注来自艺术界的声音。2019年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30余位来自美术界的政协委员,为文化艺术界的上层建筑和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本年两会提案内容关于“在地公共艺术资源如何活起来”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
吴洪亮2019两会提案:让在地的公共艺术资源活起来,各美其美
公共艺术(Public art)概念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主要指安放在公共空间,面向公众的艺术作品、经艺术家参与创作的公共设施、视觉系统以及公共空间的艺术活动等。时至今日,公共艺术不仅成为了我国大学教育中的新兴学科,更在城市发展、乡村的建设中得到运用。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以城市雕塑为代表的公共艺术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形成热潮,进而扩展到二、三线城市。近年则融入到乡镇、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很多村镇都开辟了供群众活动的广场或公园,开始做主题雕塑。更伴随旅游开发,打造名镇名村,公共艺术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标识、艺术名片。这说明我国城镇、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人民的生活质量、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强,但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普及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
公共艺术趋同化问题
以艺术丰富生活,美化公共空间,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公共艺术的迅速普及,简单拷贝,也将原本存在的“城市病”延伸为“乡村病”,使城镇、农村的公共艺术成为了缩水、廉价的复制品。
总结大量城镇、乡村的美化手段,可以发现抽象雕塑、铜铸人像等是公共场所的主要雕塑类型。很多作品似曾相识,只是缩小、廉价的被挪至到村镇的公共空间。此外,不少村镇为了追求旅游的效应,都是一样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了追求整洁统一的视觉外观,往往将建筑外墙刷成统一的白色,再画上“写意”的梅兰竹菊和粗制山水,或是宣扬传统美德的口号及图像。偶尔一见或许尚觉新鲜,但村村如此,镇镇皆同,既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没有建立有效的关联,也在内容形式上缺少变化。细想起来,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及视觉形象难以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只会限制人们对于美的理解,进而形成视觉污染、感受疲劳。
中国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农业文明,而乡村正是构建这一文明的基础,乡村中的耕读群体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与文化艺术创造的重要力量,因此拥有了大量的公共艺术资源。中国人是懂美的,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村口的牌坊,抑或店铺的招牌、巷中的“石敢当”,都是我们这片土地具有的独特魅力的艺术财富,有传承的、在地性的公共艺术资源。同时,也在提示我们公共艺术是长出来了,而非简单地介入能够实现。时至今日,我们虽然早已进入工业文明,甚至向着生态文明迈进,但根植于乡村的传统文脉、意韵不能断。如今,诸多趋同化的乡镇公共艺术,无异于是在斩断自己的艺术根脉。
关于完善公共艺术在地形性的建议
那么如何才能让各地的乡镇、农村在发展中保持自身特色,延续传统文脉?结合各地现实情况和历史文化,创造出具有在地性的公共艺术,无疑应该引起重视。
其一,要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与管理。在开展城镇、乡村的公共艺术建设之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这既包括对整体规划、建筑特点、文化遗产等可见形态的调查,也要包含对该地区人类学、民族学、公共关系、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挖掘乡村的根脉艺术基因,创造出属于一个地区的、独一无二的公共艺术。诚然,拉开距离,才能产生美。各城要有各城的美,各镇要有各镇的美,各村也要有各村的美,各美其美,方能真正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二,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不少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乡村建设的现代化多已完成,我们不妨从中借鉴经验。特别是在历史名城、名镇的公共艺术建设中,要打开眼界,广泛吸收。借用周有光先生的一句话:“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所以,越是强调在地的特殊性,就越要有国际的眼光,找到历史与当下与未来的结合点。也要从国内我们身边的实践成功范例中,结合自身特点,与艺术家、设计师的创造相结合,找到发展的独特途径。
其三,发现美的眼睛是养出来的,美育是重中之重。不仅对孩子,对成人尤其是我们地方领导美术常识的普及也需加强,因为公共艺术是公共资源,领导的审美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艺术院校也应继续加大招生力度,因为今天的艺术生不仅是培养专门的艺术家,而是在培养懂美、应用美的人群。即使部分学生毕业后不从事纯艺术专业,但至少他们知道什么是美,并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审美意识融入生活、影响更多的人。
总之,公共艺术是公众生活中的艺术,公共艺术是在地性的艺术,而中国拥有丰富的公共艺术资源,在新时代要激活这份宝贵的财富,运用好、发展好!
关键字: 内容标签:2019两会提案,公共艺术,吴洪亮,,北京,要有2019两会提案 公共艺术 吴洪亮 北京 要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