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到了三月份,2019画廊周北京掀起当代艺术圈第一波浪潮。各大展览相继开幕,小编整理、分享这份展览合集,让爱艺术的小伙伴们将好展览一网打尽吧~
三月春意越来越浓,正是结伴去看展览的好时候~
画廊周北京作为北京最值得关注的艺术活动之一,今年的阵容依旧强大,共26家非营利机构及画廊,带来一大波高品质展览。
除了展览密集扎堆,3月份的展览还有一大亮点:“巨星云集”。继龙美术馆大型个展之后,布尔乔亚的作品也将在松美术馆巡回展出;光社影像中心将带来“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将展出著名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跨越三十年的艺术创作。
还在等什么?拿好这份三月帝都看展攻略,最in展览不要落下~
帝都美术馆 精彩大展
1.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
2019-03-24 - 2019-06-23
北京松美术馆
帝都的小伙伴们可以在家门口看到布尔乔亚的展览了。继龙美术馆大型个展之后,布尔乔亚的作品将在美丽的松美术馆巡回展出,展示艺术家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系列作品,以“切不断的线”这一主题贯穿其全部创作生涯、极具象征意义的主旨元素来连接始终。
2.“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中国首展
2019-03-15 - 2019-06-15
光社影像中心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被誉为“最激进的行为艺术家之一”。此次,北京光社影像中心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中国首个同名个展将展出阿布拉莫维奇几个重要创作阶段的照片、视频和装置作品,其中多件作品更是首次亮相,非常值得期待。
3.“皮相之下”马克・奎恩个展
2019-03-08 - 2019-04-24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于今年三月展出著名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Marc Quinn)的一系列作品,他不断反复探索了艺术与科学、人体、情感以及对美的认知的主题。“马克·奎恩:皮相之下”是艺术家首个在中国的美术馆级的展览,将带来奎恩跨越三十年艺术生涯中的多个系列作品。
4.“记忆寓所”群展
2019-03-08 - 2019-06-09
OCAT研究中心
展览“记忆寓所”聚焦中国当代摄影中主要运用摄影进入历史叙事的若干案例,试图通过对产生这种潮流的原因进行语境分析,考察诸位实践者所运用的不同策略,并从不同角度来探索摄影在历史叙事中所提供的独特视角。
5.邱志杰:寰宇全图
2019年1月19日至2019年5月5日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此次展览为UCCA建筑改造完成后的首展,也是对作为邱志杰近十年创作重心的地图系列迄今为止最为全面与系统的梳理与呈现。展览涵盖艺术家以各种媒介创作的地图作品,其中包括《万物系列》(2015-2017)、《世界尽头的思想》(2016)、《京东AI生成地图》和一幅专为UCCA建筑改造后而创作的《艺术生态地图》。
6.理查德·塔特尔:回赠
2019年3⽉16⽇至2019年6⽉16⽇
木木美术馆
理查德·塔特尔⾸个中国个展,由王宗孚担任特邀策展⼈.此次展览将以回顾性的⽬光纵览艺术家⻓达五⼗年丰富⽽多产的艺术⽣涯。通过细节性地展示塔特尔毕⽣的艺术追求,我们得以领略艺术家关注于现实和精神强化的创作实践及视觉语⾔。
2019画廊周北京 展览全攻略
安德烈·布特兹
2019年3月2日至2019年4月14日
博而励画廊
作为当代艺术领域一位备受尊敬的艺术家,安德烈·布特兹的创作主要围绕绘画媒介和其历史展开。自90年代中期以来,他的绘画以色彩明快、展现各种各样卡通式人物为特征,开始在国际艺术界获得广泛认可展览展出的作品包含艺术家自2018年以来创作的布面丙烯和铅笔手稿。
王焕青:85新潮以来的艺术创作
2019年3月2日至2019年4月17日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 王焕青:85新潮以来的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王焕青的首次大型个展。展览将以三个相互串联的单元形式呈现,囊括并提炼艺术家有着三十多年跨度的绘画、影像、以及装置 作品 。
“言外之意”刘诗园个展
2019年3月9日至2019年5月1日
空白空间
刘诗园的艺术实践涉及摄影、影像、舞台剧、空间装置等多个领域,其艺术实践呈现出一种不受地域性限制的视觉语言。基于多重文化的生活背景, 她的创作更多地融入了一种个体对于不同历史文明和自然现状关系滑稽的误读。
赵洋:罗马是个湖
2019年3月9日至2019年4月28日
香格纳画廊
赵洋,1970年生于吉林,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其绘画徘徊在现实生活的平常事物与东西方神话传说故事、寓言之间,构成隐语与象征的载体,集中体现出“混沌”与“杂交”之后的图像。“罗马湖不是罗马的湖,仅因为被夹在罗各庄和马头庄之间,于是成了一个被误读的泛滥着浪漫的湖。”
陈彧君
2019年3月9日至2019年4月28日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陈彧君的作品在当代语境中重新审视个人与故乡之间的情感纽带,与其世代相传的移民经历紧密相连,并在作品中一直延续着对于社会历史、自然与人造空间之间亲密的关系的兴趣。本次展览将用唐人北京两个空间共同呈现他的重要创作与近年的全新转型。
吴山专:今天后来成了了节⽇
2019年3月16日至2019年10月13日
长征空间
节日,是吴山专命名的“世界平面日”(World Flatday)。此次将展出吴山专三十年来所创作的平面绘画作品——两百多幅作品组成这个“节日”的场域。作为“节日”的礼物,二百多件绘画作品将分别从汉堡、雷克雅未克和上海分七次发送抵达长征,每⼀一次抵达都让我们离”节日“更更近⼀一步。
anusman :《市井:anusman的一年》
2019年3月16日至2019年5月4日
Tabula Rasa 画廊
独立漫画艺术家 anusman 用传统的中国笔墨描绘当代的市井生活是anusman近几年的创作主题。叙事中的主人公“门先生”是个生活在大城市的小市民,他挤地铁、逛公园、去买菜、温酒、吃蟹、骑共享单车、回老家过年、听朋友讨论房价、听父母唠叨前程、还不忘关心弱势群体……尽管在这个变化的时代有很多格格不入的地方,但安静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刘香成:春风
2019年3月20日至2019年5月18日
星空间
普利策奖得主、纪实摄影家刘香成以他具有标志性的作品讲述了20世纪两个极为重大的历史时刻:中国崛起与苏联解体。作为摄影家,刘香成的创作理念在于探索、澄清和揭示出宏大叙事的复杂性、缺陷和脆弱,以及词不达意、表里不一。从中国到俄罗斯,他将日常生活作为时代的试金石,用摄影来呈现意识形态对平民百姓和社会风貌的影响。
王兴伟:“面相之谜”/“沈阳之夜”
2019年3月21日至2019年5月12日
麦勒画廊
王兴伟的绘画作品大多源于现实生活的启发和刺激并富有浓烈的隐喻色彩。此次“面相之谜”将展出王兴伟自2016年个展后所创作的一系列新作。
同时,麦勒画廊北京原草场地空间举办个展“沈阳之夜”,展出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作《沈阳之夜》以及与青春理想、浪漫主义等主题相关的几件作品。
梁硕:景区
2019年3月21至2019年5月4日
北京公社
对艺术家梁硕来说,景区”既是现实也是概念,它以“山水”这个概念为核心,纠结着古今、时空观、意识形态、审美等等一系列问题。在本次展览中,梁硕将以绘画为主要媒介呈现他对这些概念和问题的理解,并在展览现场造具体的服务于观看这些绘画的空间形态。
王国锋:如何拼起图像碎片?
2019年3月21日至2019年5月4日
今格空间
从2006年开始,王国锋以中国、前苏联和东欧等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遗留下来的历史景观和建筑为对象,创作了《理想》和《乌托邦》两个系列作品。这两个系列作品所表现的是集中出现在人类历史上某个特定时期里、以宣扬意识形态与国家意志为目标的大型和超大型景观式建筑,这些大型的景观建筑是权力与意识形态的物化体,同时也是权力景观化的空间装置。
弗兰兹·艾稞曼个展
2019年3月21日至2019年4月27日
偏锋新艺术空间
弗兰兹·艾稞曼生于1963年,1990年获得DAAD奖学金,是最重要的德国艺术家之一。他以迷幻的抽象绘画和融合建筑空间的沉浸式装置闻名于世,作品以国际旅行、全球化和城市化为主题,反映了全球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及政治问题。
孙⼤量:⼩幽与⼩羞
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4月30日
拾萬空间
“⼩幽与⼩羞”是孙⼤量在拾萬空间的⾸次个展,展览集中了他近年来创作的30件绘画作品。展览主题以童话故事的形式突出的是孙⼤量创作中⼀贯的幽默与情⾊。朴拙、直接的绘画语⾔把⽇常形象、⼼理意象以及符号图像于荒诞情景中奇妙地贯通在⼀起,让观众进⼊到了⼀场精神分析下的⾃我遭遇。
李津:骨与肉
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5月12日
墨斋画廊
展览“骨与肉”第一次完整地揭示了李津是如何成为今天的李津的。该展览遵循主题和时间的顺序,展示了他于1978至1998年间创作的早期作品,呈现他在绘画风格上令人惊叹的广度和创新。在李津对人类存在性的矛盾观点中,我们只是骨与肉,却也不只是骨与肉。
史国威:林中漫步
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5月11日
魔金石空间
史国威自德国多特蒙德高等摄影学院(Fachhochschule Dortmund Foto-Design Bereich)学成归国后,逐渐形成了自己持恒不变,令人叹服的视觉表达方式,在摄影和绘画间寻得细腻精巧的融合。他观察并记录景象,创作出传统摄影风格的黑白照片,随后对其进行长时间的再绘画。
宫立龙:彩排
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5月12日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宫立龙1953年出生于大连,作为北方绘画代表人物,这次展览我们将概括地呈现他三十多年的创作轨迹。“彩排”有两方面的指涉,一是对宫立龙过去三十年来艺术实践的一个排演式的呈现,再则暗示着他的艺术语言与现实的距离关系所构成的戏剧特征。
吴达新: 陆地和声
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4月20日
艺·凯旋画廊
泉州籍艺术家吴达新的创作长期关注经济飞速发展时代传统中国文化的衰落和消失。“陆地和声”由国际策展人法比奥·卡瓦卢奇(Fabio Cavallucci)担纲策划,将呈现他为本次展览特别制作的四件重要新作:《Long》、《致敬“井上”》、《七重塔》,以及《药师如来》。
利拉·阿拉维:“离别的你”
2019年3月23日
常青画廊
利拉·阿拉维生于1982年, 法籍摩洛哥艺术家,曾于纽约市立⼤学习摄影。作品探讨了地中海区域有关身份建设、⽂化多样性以及移⺠现象。临界于造型艺术和纪录片之间的视觉语⾔表达,其摄影和视频作品呈现出各种社会现实问题。
追踪末日松茸
2019年3月16日至2019年5月19日
泰康空间
“末日松茸”引自人类学家Anna Lowenhaupt Tsing的著作,她以人类纪的研究视角考察了松茸这种无法人工栽培的植物与地质和人类消费链条的丰富关联。而蘑菇又在诸多原始宗教、巫术或道教传说中成为一个始终无法绕开的讲述符号。追踪松茸在地质与人类社会的流通痕迹,仿佛是一场考古和考现学实验,也恰当地回应了展览的两层隐喻。
准自然—生物艺术,边界与实验室
2019年3月22日至2019年6月16日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展览围绕大奖主题“未来演化”(Future Humanity),将为观众呈现一个引人深思且意义深远的国际性话题。展览与现代汽车的愿景不谋而合,从全球观的角度对生物与地球,社会与环境、存在与灭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呈现与讨论。同时,也预测了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在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道格·阿提肯个展
2019年3月23日至2019年8月4日
林冠艺术中心
道格·阿提肯以其大规模数字科技装置和多媒介应用而闻名。此次展览汇聚艺术家的众多创作方法,为观众提供一种全身心的体验,诱导观众成为作品的动态组成。
关键字: 内容标签:画廊,展览,美术馆,北京,画廊周北京,,作品,画廊,美术馆画廊 展览 美术馆 北京 画廊周北京 作品 画廊 美术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