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炮竹声声辞旧岁,我们迎来了新年第一天,新春快乐!今年是猪年。问一个问题,提到猪,你最先想到的是艺术作品是什么?估计很多人想到的是鼎鼎有名的二师兄,也有可能是那只时下大火的英国小猪。(这是一个暴露年龄的问题。)诚实说来,如果不是猪年来了,我们不会知道,原来除了二师兄,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们还创作了如此多的艺术作品:从古代象征地位的猪形玉握到国画大师眼中的小可爱,从当代艺术家眼中欲望的代表到各大奢侈品牌青睐的萌宠。想来也是,猪在传统文化中也是财富的象征,古人将其视为常用的旺财吉祥灵物之一,在艺术中有诸多演绎和诠释,也就不足为奇了。
【去博物馆看猪吧】
相对于鸡、狗,作为六畜之首的猪,却较少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出现。除了在汉象化石和敦煌壁画中曾出现过猪的身影,最早一幅有猪形象出现的作品是宋代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七头猪在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行走,旁若无人。据查,南宋及以后唯一一位画过与猪相关作品的名家是牧溪和尚,他所作《猪头和尚》如今还有摹本传世。
清明上河图的局部
在猪年即将到来之际,各大博物馆推出了相关主题展览,这才发现,原来猪在文物中也占了一席之地。
黑陶猪纹钵。
黑陶猪纹钵。高11.6厘米,长21.7厘米,宽17.2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这件猪纹钵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使人看到了七千多年前猪的模样,说明当时已饲养家猪。
红山文化(距今6000—5000年前)玉猪龙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远在旧石器时代,猪的地位十分崇高,人们曾将猪头造型融入龙的形象。玉猪龙应该是最早的龙的形象之一,被认为是龙图腾的雏形,地位举足轻重。
新石器时代 猪形陶罐 南京博物院藏
新石器时代晚期 猪形陶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许多古墓葬中,远至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都不乏猪的遗骸,因为人们常常以牲畜的多寡来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猪往往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并用做随葬品。到了东汉,玉猪作为一种随葬品开始流行,不仅具有显示财富的象征,而且还具有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作用,寓意死后也要手握财富。
西周 猪尊 通高22.4厘米,通长39厘米。
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3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汉,绿釉猪圈,长16.5cm,宽15.5cm,高20cm 故宫博物院藏
西汉 石猪 1956年湖南省长沙市南门外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汉,猪形玉握,故宫博物院藏
在汉代的陶塑中,经常能见到猪圈与厕所建在一起,这种情景如今在一些农村院落依旧能见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收集灌地的肥料...
隋,深黄釉卧猪,长13.2cm、宽4.5cm、高4.5cm,故宫博物院藏
隋代的陶匠塑造了这尊生动的野猪形象,表现猪懒洋洋的一面,相当写实。
唐 彩绘十二生肖陶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代 十二生肖陶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我国生肖文化的形成,与动物崇拜有密切的关系。人类最初崇拜的是那些生活在人类周围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如牛、马、羊、猪、狗、鸡等。在唐代出土的文物中,有不少以猪为原型的唐俑。
宋 铁猪 浦城莲塘墓出土 福建博物院藏
元,陶卧猪,首都博物馆藏
清晚期 泥制猪,长7.5cm,高3.8cm 故宫博物院藏
民国 墨晶小猪 南京博物院藏
猪形玉印
摩利支佛母像,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圆明园猪首 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要说到最有名气的猪文物,圆明园文物“猪首”算一个。做工精致,回归的过程更是历经艰辛。现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内。
西游记木板画
西游记木板画
在民间文化中,有关猪的民俗与美术,广泛渗透在陶瓷、剪纸、刺绣等民艺中。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博物馆,文物,生肖,春节,猪年,,博物院藏,新石器时代,西游记博物馆 文物 生肖 春节 猪年 博物院藏 新石器时代 西游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