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湘莲原乡 那一缕馨香氤氲千年(图)

编辑:秋痕 来源:三湘都市报
 


中南形胜,楚汉都会,三湘千年繁华。湘行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南岭逶迤,雪峰武陵,湘资沅澧浩荡,撼洞庭,击东海。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兼能工巧匠,人才辈出,湖湘先人,泽被后世。

    有湘潭湘莲、宁乡花猪、江永香柚、攸县香干、安化黑茶、武冈铜鹅……众人耳熟能详,唇齿留香;邵东打火机、永兴白银、醴陵陶瓷、益阳凉席……行销世界,繁荣经济。

    凡此种种,虽朴实无华,然皆济世富民,引领一方,俨然湖湘经济地标。

    方今发展潮涌,县域小镇,都上潮头。湘人拥不世之宝,尤要自珍,并当发扬光大。作为根植三湘四水的媒体,用心传播是我们的价值观,是我们的使命感。

    是以,《三湘经济地理》清冽而出。
 
    湘潭县·印象

    湘潭县地处湘中偏东、湘江西岸,县域地图呈狮状。县境中部沿涓水、北部沿涟水形成肥沃的河谷平原,东北由湘江、涓水、涟水汇注,形成富饶的湘潭盆地。

    湘潭县古有“天下第一壮县”美称,是重要的农业大县;盛产湘莲,1995年被命名为“中国湘莲之乡”;粮食产量与肉类产量均为湖南最大。2009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8.5亿元。

    湘莲·史志

    “藕粉湘潭、湘乡产,盛于他处,甲于全楚,岁以充贡。”

    ——《湖南通志·物产志》

    “莲有红、白二种,官买者入贡。”“土贡有莲实,产县西杨塘(今湘潭县白石乡)。既而求者众,土人种者,珍以自用。”“圣德恭俭,悉罢四方土贡,湘莲贡亦罢。”

    ——清光绪《湘潭县志》

    对话

    中国3大名莲,

    湘莲称“第一”

    对话嘉宾

    彭杨显湘潭县湘莲协会副会长

    记者:湘莲为什么又称“贡莲”?

    彭杨显:我国莲子以湖南省湘潭县产的湘莲、福建建宁县产的建莲、浙江武义县宣平产的宣莲最为著名,被称为中国的3大莲子。其中又以湘莲为最有特色,历来作为进贡朝廷的珍品,故又称“贡莲”,被誉为“中国第一莲子”。

    记者:湘莲何时开始栽培?

    彭杨显:准确时间可能难以查考。但3000多年前战国楚大夫屈原,被流放在湖南沅湘之间时,写下的诗辞中就有大量关于莲的描写。1972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随葬的瓜果菜蔬中,发现有藕片,出土的竹简“菜谱”中也有藕。这些实物为湖南2000多年前就盛产莲藕提供了物证。

    记者:最早什么时候出现“湘莲”一词?

    彭杨显:“湘莲”一词,在目前所见的书中,最早见于南朝江淹《莲华赋》:“著缥菱兮出波,揽湘莲兮映渚。迎佳人兮北燕,送上宫兮南楚。”赋中不仅用了“湘莲”一词,而且还提到了南楚。这正是古时湖南地域的称谓。可见“湘莲”在南北朝时已久负盛名,而此时尚未见到别的以地名称呼的莲种的记载,可见“湘莲”之名早冠于其他莲种。

    记者:“湘莲”跟湘潭的莲子有什么联系?

    彭杨显:湘莲品种主要有湘潭寸三莲、杂交莲,华容荫白花,汉寿水鱼蛋,耒阳大叶帕,桃源九溪江,衡阳的乌莲等。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60年代,国家在湘潭县成立“湘莲研究所”,重点推广湘潭县良种白莲“寸三莲”。此莲圆壮颀长,去掉外壳,三颗莲子正好一寸长,故称“寸三莲”。此后,“寸三莲”迅速普及到全省各莲产区。后来人们逐渐扩大3大莲子的范围,泛指湖南莲子为“湘莲”。(节选)


关键字: 内容标签:湘莲,馨香,氤氲,一缕,千年
下一篇:让先进理论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上一篇:香港电影什么被偷走了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