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直在闹“技工荒”。最近南京市专门培养“技工”的职校与技校,似乎在闹“生源荒”,上演了一场招生大战
★ 本刊记者/孙春艳(发自南京)
南京市技工类学校,近日来在郊区县招生频频受阻——不少中学对技工类学校的招办人员甚至“门不让进”“面不让见”。
“以前中学对技校的招生是有抵制,但没像今年这么全面封杀。”南京轻纺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处主任沈友梅担忧地说,“今年的招生情况将十分惨淡。”
南京机电工业技工学校岗中分校校长张福林对此解释说:“各个中学校属于教育部门管辖,他们为了保证职教类学校的生源,出台干预。”
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报考中,首选普通高中,次选职业技术教育,而职教类学校(职校)归教育行政部门管辖,技工类学校(技校)归口劳动部门主管。
技校招生遭封杀
7月5日、6日双休日,刚度过梅雨天的南京,骄阳似火。
南京市技校招生咨询会,在山西路市民广场举办。与以前各技校招生咨询台被挤爆的场面不同的是,这次等待咨询的老师比考生和家长还多。
南京轻纺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处主任沈友梅,今年踌躇满志,从4月4日起就开始跑南京市及其周边100多所初中类学校。许多班主任答应帮着宣传。江浦、溧水、江陵等郊区县的学生报考该校的情况非常好。她想,在南京招到1000人应该没有问题,招生计划可以完成。
坐落在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西面的南京轻纺技工学校,是2007年由南京轻工技术学校和南京纺织经贸技工学校两所老牌技工学校的强强联合,由南京轻纺集团投资上亿元兴建新校舍。两校合并,升格为江苏省重点技工学校。这样由企业投资的技校在南京有15所之多,占到总数的一半。
沈友梅见招生咨询会冷清,赶紧联系各学校老师,进一步了解报考的具体情况。7月10日接到江浦、溧水等郊区县一些老师的手机短信,说报考的网页已进不去,密码只有校长一人有。
这些老师还对沈友梅说,现在校长也吃不下睡不着,因为一些郊区县的学校实行考生升学校长“责任制”,必须完成大部分学生进入当地职教类学校的指标。有些校长干脆责令班主任做“技校”改填为“职校”志愿的工作。
南京机电工业技工学校岗中分校校长张福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大部分郊区县的中学校,不允许技校的招生人员进入学校内部进行招生宣传。技校校长只好找关系托门路,通过江苏省教育厅领导打招呼,才能到校内进行宣传。
本来经过多方宣传,浦口区乔林中学初中部的毕业生,已有10多人填报南京机电工业技术学院。乔林中学校长得知此一情况,便在学校广播中反复强调,不要填报技工类学校,要首选江浦职教中心。一些学生的“技校”志愿,在班主任无奈的疏通下被改掉。张福林说,郊区县的报考干预,是口头传达,并无文件下发,技校校长们“有苦说不出”。
南京除了白下区、鼓楼区等8个区,还有江陵区、六合区、江浦区和溧水县、高淳县等5个郊区县。南京技校生源的大部分来自郊区县的初中生。
职校技校之争
这次招生咨询冷清,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处处长刘兴国,虽感意外,但并不担忧。他主抓南京市技校工作已有5年。南京技校从2004年的21所,发展到现在的31所,开设了电子电工、机械、化学化工、汽车、纺织服装、印刷、航空等13大类130多个专业。
南京制冷技工学校校长刘晓俊认为,“技工类学校如若长期受到不平等待遇,必然加剧长三角的‘技工荒’。”
据南京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的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当地各类中高级技工的缺口在17万人以上。早在2005年,南京市就提出“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机械、电子、纺织、电工……专业设置偏第二产业的技工学校,是大量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工人的输出摇篮。
南京的31所技校,其中6所为政府主办,15所为企业办学,10所为民营办学。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处培训处政研室主任刘会清说,上世纪80年代,南京技工出现断档,供不应求。1990年后不行了,很多国企纷纷改制,破产的也很多。这些年,珠三角、长三角的民营企业发展迅速,需求很大。现在南京技校仍无法满足南京市的制造企业的需求。
关键字: 内容标签:招生,南京,技校,封杀,上演,大战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