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好像总是个不肯安份的人。退学专事写作,不接受大学的入学邀请,文字从不在传统主流刊物上亮相,不愿加入作协,文字生涯风头正健时,却风驰电掣地玩起赛车,一心一意地当起赛车手。
在因他而起的两次论战中,韩寒那种傲然不群,另类反叛的个性更是显露无遗。一是和评论家白烨的交锋,真是让众看官开了眼界。不消几个回合,对手便铩羽而归。二是最近对现代文学大家刺刀见红的点评。一时议论蜂起,倒韩和挺韩两军对垒,争论不休。在范跑跑之后,形成又一大热议话题。
第一次缘于白烨的一篇文章。白烨在文中指出,80后文学新锐是一股富有活力的新生力量,但尽管有人气也有市场,毕竟还没有进入主流。韩寒当即披挂上阵,和白烨叫板。韩寒对现行文学体制本来就是格格不入,对那些圈子里的评论家更是一脸不屑。自然也就容不得哪个哇哩哇啦,指手画脚。本来白烨此论仅是泛指一种文学现象。可韩寒不管。论战中有两句话成为传诵一时的韩氏经典:“什么坛到最后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都是花圈”说的机智俏皮,听来叫人会心一笑,又深长思之。
“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粗则粗也,却是一通淋漓尽致的快意恩仇,对文坛上的声气相投,画地为牢,极尽嬉笑怒骂。这种笑傲文场,挑战成规的决绝姿态不禁叫人刮目。白前辈在凌厉的攻势之下,只有招架之势,而无还手之力。有几位可能看不惯韩寒年少轻狂,前来助阵,联手抗敌。韩寒阵脚不乱,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见招拆招,表现神勇。白烨一干人等只得鸣金收兵,白烨本人也只好关博大吉。
对年长名重的前辈,韩寒动了粗口,有点有失厚道。可质而言之,他那两句话,倒是味道十足,一指头点到穴位上。
此后韩寒但凡发出一点声音,似乎都能山鸣谷应。这回和陈丹青关于现代文学一席谈,再度把他推到风口浪尖,几乎成为箭垛式的人物。他认为茅盾和巴金的语言不行,没文采,冰心的看不下去。对早有定评的大师们,韩寒似乎有些不为尊者讳了。因此,此言一出,舆论哗然,仿佛引爆公众情绪的火药库。其实月旦人物,臧否作品,从来就是文人的习惯。有些话韩寒没有顾忌的说出来了,或者说,韩寒说出来自己的心里话。
面对声讨者的无限上纲上线和得而诛之的同仇敌忾,韩寒较上次从容淡定的多,见惯不惊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文字狱了,不再因文获罪了,他有对一个作家哪怕是大师喜欢与否的权利。对现代文学史的封神演义,他不过是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不掖不藏,不与世俯仰,更不跟风赶潮,特立独行,秉持本我真心。与口无遮拦,放言无忌是两码事。
网上看到一个对韩寒的访谈节目。一道参与节目的几位都说得眉飞色舞,口水四溅,而他倒成了叨陪末座的陪衬。一点没有文字里那种带刺带针的咄咄逼人。不时的大男孩一样羞怯一笑,长发下面的眼睛大而明亮。
关键字: 内容标签:韩寒,姿态,男孩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