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左右不分”搞错周瑜身份?
在《赤壁的血雨腥风与吴宇森的水土不服》一文中,张一一指出,吴宇森的《赤壁(上)》中,周瑜官拜“左都督”之职,而另一位东吴大将程普则为“右都督”,分明是“左右不分,缺乏最基本的文学常识”。
张一一表示,在《三国志》的相关记载中,程普和周瑜分领“左右督”确实不错,但谁是“左都督”,谁是“右都督”必须得弄清楚。无论是学识才干,还是与孙吴领导人的亲戚关系以及史料记录也好,周瑜都应该是赤壁之战中实至名归的东吴最高军事统帅,而不应该是程普,否则,苏东坡也就会写“三国程公赤壁”而非“三国周郎赤壁”了。
张一一在文中指出,与我们现在“从左至右”的顺序和习惯不同,在我国古代,通常是“以右为尊”,相较于“左”而言,“右”应是代表更高的位置和等级。譬如通常所说的“无有出其右者”以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位在廉颇之右”等等,都是“以右为尊”。既然是“周瑜为正,程普副之”,那么周瑜就应该是“右都督”,而程普才是“左都督”才对!张一一表示,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女有责”的台词,还可以牵强地用艺术的名义进行开脱的话,那么,这“左右不分”的严重致命伤,就实在很难恭维《赤壁》编剧们的文化素养了。
《赤壁》还存在多处“致命伤”?
《赤壁(上)》这“半壁《赤壁》”还被指出了多处不足“远非完璧”。张一一认为,在武打动作设计上,“武术指导元奎似乎更擅长棍法,张飞的丈八蛇矛和赵云的亮银枪,全都丧失了兵器本身的细腻与精妙,俨然都成了横扫千军的狼牙棒”,再如在美术和摄影设计上,张一一认为叶锦添对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长江的感情还不够深厚,“画面上的长江,赫然都成了小河小溪,怎能诠释我‘母亲江’波澜壮阔的博大胸怀?”
张一一还一度质疑《赤壁》的导演和编剧对“赤壁之战”这一著名以少胜多战例的精髓把握不到位,认为吴宇森只是“一味自作聪明的去发掘一些鸡毛蒜皮的野狐禅,而忽略了像‘刘玄德假摔阿斗’、‘诸葛亮舌战群儒’、‘曹孟德横槊赋诗’这样真正的经典之处,可谓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在文章最后张一一指出,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曹军大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从北方奔袭南方“水土不服”,吴宇森导演在好莱坞打拼多年乍来内地淘金,可能也是“不服水土”,以此反讽《赤壁(上)》存在的诸多不足。
(汤红辉 马茜)
关键字: 内容标签:赤壁,刁难,撰文,恭维,素养,再次,文化,张一一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