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共在_共情_共生: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展国际研讨会观点摘要(以发言先后为序)_艺术教育--发言人-观点-题目

编辑:英楠 来源:雅昌发布
 
主办: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承办:重庆城市形象设计研究院四川大学艺术学

OhxuBLwBt8upil5vH990ldFXtMxbY0iLJVnmRSji.jpg

主办: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大学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

重庆城市形象设计研究院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总策划:唐青阳 庞茂琨

学术主持:黄宗贤

策划:屈波

会议时间:2020/11/27、2020/12/5

会议地点: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腾讯会议

发言者:魏东(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发言题目:《社区美育的重要性与美育进行时》

观点摘要:社区作为地缘共同体,是美育落到实处的重要载体,社区美育的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跨部门的系统工程。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逐年展开,不仅对现实社区进行了全龄、全域的探索,更对网络虚拟社区展开了实践和理论思考。

发言者:焦兴涛(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

发言题目:《从参与式艺术的艺术实践到社会美育的社会实践》

观点摘要:羊磴艺术合作社的活动由一个自发的自下而上的艺术参与活动,开始变成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的美育和乡村振兴的活动。从社会美育的层面,我们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强联系的状态下,艺术团体怎样把握自己的角色值得思考。

kJAXxyR8q0xiwHXUmV4WsTLjtjMNtR6dbfI0ZMq2.jpg

发言者:黄宗贤(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

发言题目:《艺术转向与美育担当》

观点摘要:现代艺术与现代美育运动互为关联,共生共成。中国艺术自五四运动以来发生了发生了重要的空间转向:从山林转向了街头,从雅集转向普罗,从文化转向家国。艺术在社区美育中的可能路径有四种:第一是润泽和谐心灵,第二是对生活表层的美学化,第三是重构文化记忆,第四是通过艺术建构精神场域。

发言者:何宇(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发言题目:《艺术介入生活的创作机制》

观点摘要:展览呈现了艺术介入生活的几种创作机制。第一是以艺术的协商机制进入到社区美育中,在协商机制中彰显非艺术家的自我价值。第二是在社区研究中体验问题、深化问题。第三是社区美育中的艺术反思机制。

发言者:李龙(成都博物馆研究馆员、皮影木偶部主任)

发言题目:《博物馆如何介入社区美育》

观点摘要:社区美育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责和价值导向。博物馆实践社会美育和社会教育的要点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平台,在实践层面实现三个融合,一是场域融合,二是专业融合,三是语境融合。

发言人:卢文超(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发言题目:《超出社区的社区美育》

观点摘要:艺术家应当重点关注艺术作品的物质形式与表达的观点之间的平衡,在当代艺术愈发观念化的趋势下,应当注意如何让观念表达更加流畅和契合于物质形式。在当代新的传播语境与传播形式下,社区美育很有可能产生超出社区的影响。艺术介入社区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何种艺术介入社区,二是艺术介入何种社区。

发言人:杨一博(四川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发言题目:《社区美育美学理论的缺失和重构的可能性》

观点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学和艺术基本分道扬镳。我们可以尝试制造美学理论的芯片,从具体的美学实践生长出理论。

发言人: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发言题目:《艺术介入的有效性和现实性》

观点摘要:艺术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但可以发现、提出、呈现问题,艺术家的价值主要在艺术转换,将普通事物转换成艺术作品,目前当代艺术最为常见的问题是以支点为原点,将科技、伦理、社会、权利、道德等要素来作为把握、创作艺术作品的元素,是本末倒置。美育是感性教育,艺术要介入社会,要考虑到社区民众的生活感受,也应当为民众提供一种不同于社会现实的、不同于社会现状的艺术样态,对抗让感性不断麻木的生存状况。要激发民众对环境、生活新的理解,艺术家应该给出艺术形态来。

wAmxuq6UEtKZucMHttqmP03QqxMy4UtPFlAdGI0m.jpg

发言人:支宇(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抵抗无机、看护偶然》

观点摘要:计算机技术在诗歌写作、影视创作、视觉传达中都有巨大而高效的能力,人类的算法时代已经把偶然的东西彻底消隐在感知之外。而美学、艺术是知觉性的,必须要塑造肉身的感官,不管是做博物馆式的当代艺术创作,还是在具体的社区当中,我们要捍卫有机和偶然性,让所有的主体从一个被算法、技术控制的知觉无法自由的审美主体,变成有机的偶然的审美主体。

发言人:闻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社会学评论》编辑部主任)

发言题目:《从社会学角度观看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展》

观点摘要:展览中很多作品呈现了鲜明的社会学色彩和眼光,艺术家非常敏感,对社区营造有深度反思,而且或多或少体现出了社会学的想象力。艺术家从工作室走出去,要把社区作为节点来观察和体会,用作品来呈现和反映。另一方面也要用作品介入社会,用艺术的观念、手段和方式来影响和改变社区的形貌、气质。

发言人:赵志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从设计师角度谈社区美育》

观点摘要:设计师在做乡建、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整体观的设计原则,保留社区的原始风貌,避免破碎化、符号化、浅表化的现象,还要注意经济发展和生态承载之间的矛盾。而在某些拥有自己的民族符号的社区,设计师应当在设计过程中避免破坏当地文脉。

xDbkdFvJZFZ2AbBMFPGbsgCqN1t06rlDx1rXhiKN.jpg

发言人:冯雪峰(德克萨斯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发言题目:《从人类学角度讲艺术教育》

观点摘要:艺术是一个创造性、偶然性的过程,艺术家应当使自身在场而与其他人以及非人的参与者有所连接。美育是感官教育,要使我们意识到人与万物是互相牵连的。我们思考未来,不应只去构造一个美好的想象,而要想到最根本的应是如何生存的问题。

发言人:杨光影(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网络社区的嬗变与艺术传播的新方式》

观点摘要:展览越不艺术越有趣,“不艺术”意味着艺术或许有了新的可能。当代社区逐渐变成了一种符号性的交互而不拥有实体,例如“抖音”这类网络社区。从前参与式艺术是一种介入,而如今介入是不够的,应该是文化的再生产、审美的再生产、图像的再生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形成美育的虚拟社区感。

发言人:彭肜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全球化时代的社区美育》

观点摘要:从2015年到2020年的六次“触摸经典、发现经典”活动,以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的互动、东西方艺术与美学的互鉴、艺术和生活关系的重构为主要探索方向。在这些活动中,除了较为严肃的研讨,也有着较为放松和愉悦的交流。和当地艺术家的交流,还有街头的公共艺术活动,体现了社区美育的宗旨。

发言人:陈刚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发言题目:《从实践角度看社区美育》

观点摘要:艺术起源要比艺术教育更早,而美育则要等到艺术被加以总结才能进行。艺术家在社区美育中要掌握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分寸。在艺术和社会结合的过程中,艺术家们不能自说自话。

发言人:艾莲 (四川省社科院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发言题目:《从历史追溯和思考社区美育》

观点摘要:对中国现代美育产生最直接影响的是美国哲学家杜威。他非常关注做与受、主体和受众的双向互动。而他的学生李普曼则与他的观点截然不同,坚持精英主义观念。今天的社区美育,不要窄化为社区艺术教育和社区美术教育。希望把社区美育写入到“十四五”规划中。

发言人:李想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广福村公共艺术项目介绍》

观点摘要:广福村是四川郫县的一个村落,三产发达。西南民大团队思考了如何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提升村民的美育和文化素质。基于项目特点,团队思考、总结了以大学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如何与乡村大众文化结合以及如何建立艺术民主的问题。

发言人:张学忠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发言题目:《艺术设计与社区文明祭祀》

观点摘要:祭祀风俗的规范和改变是设计师们的责任。西北师大把这个议题带入到学校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中,从2015年开始,已经形成了不同学科学生的900多套方案,也让学生树立起做艺术工程师的目标。

发言人:郝斌(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发言题目:《美育·革命——古元1940-41年在延安碾庄的社区美育实践》

观点摘要:古元1940-41年在延安碾庄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不仅是其个人创作生涯中的重要经历,也构成了革命时代一次极具实验性、启示性的“共在·共情·共生”的乡村社区美育实践,由此不仅构建起艺术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也构建起革命与美育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实际行动推动边区文艺大众化运动。

sA7lW5a74Q6mHxk4Qq2b0TdhKbzz3cH52VRlWnTk.jpg

发言人:周晶(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题目:《正金字塔——从个体、家庭到社会的课程实践》

观点摘要:疫情期间,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在自己生活的故土原乡、家庭——包括社区创作,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了“正金字塔”的概念,它是一种牢固的、基于经验的操作方式。

发言人:董宇翔(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博士候选人)

题目:《皮村新工人的社会实践》

观点摘要:通过音乐实践,新工人不再只是被描述、被代表或者被参与,而是能够重获文化生产的经济性,建立新工人的集体身份,并传播新工人文化。

发言人:刘也(四川美术学院讲师)

题目:《看不见的社区》

观点摘要:东阳社区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有一种“看不见”。我们通过自己的体验与经验,把这个社区在另外一个空间重现,也许这个地方就变成了一个新的社区,让被忽略的社区、“看不见的社区”可见了。

发言人:樊若涵(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本科生)

刘翔宇(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本科生)

李佳鑫(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本科生)

题目:《自媒体时代的美育》

观点摘要:自媒体时代营销号视频大量出现,质量良莠不齐,结合我们自身的专业进行创作,我们希望大家对短视频有一种更好的辨别,能识别其中的虚假信息,谨防被欺骗。

cp7uyzSclcxJ5PT2HKedcX0sROikKaQJdvnqynKz.jpg

发言人:邵雪艳(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研究生)

题目:《无法之法——网络社区书法的传播与影响》

观点摘要:网络时代,吼书、射书等视频被疯狂传播,这让我们反思书法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传统书法艺术的精粹究竟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利用网络传播书法艺术。

发言人:周彦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博士候选人)

题目:《社会参与式艺术的社会主义遗产:缘起、传播,及其在中国的地方化和当代化》

观点摘要:今天重识社会主义遗产,解构和重构了我们对艺术的“社会参与”的惯常理解。当代社会参与式艺术中的社会主义遗产体现了一种混杂的美学价值。这种参与既不完全是自下而上,也不完全是自上而下。相反,它营造了一种新的社会参与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对抗和共融同在,歧见与共识并存。

发言人:黄梓颜(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本科生)

题目:《我的记忆载体》

观点摘要:我的作品从自己与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出发,再通过作品与社会空间结合,与观者互动。这样的过程使创作更完整,作品的意义在不断增值。

发言人:彭玮雯(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研究生)

题目:《微信社区中的家族关系新形态》

观点摘要:从某种意义上,家族微信群成了今天的虚拟家族档案。我们的创作讨论的是微信社区中家族关系的新形态,目的是通过调查制作出具有价值的作品,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发言人:杨方伟(四川美术学院讲师)

题目:《流动的原乡与剩余空间重塑》

观点摘要:空间疗愈指艺术作为感性的填充物,填充在一个剩余空间和流动空间之间,弥合了空间产生的断裂。

发言人:薛璇(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候选人)

题目:《创意场所营造在中国社区的集结与生成》

观点摘要:在创意场所营造中,来自公共、私营、非营利和社区部门的合作伙伴围绕着艺术和文化活动,战略性地塑造一个街区、城镇、城市或地区的物质和社会特征。创意场所营造为公共和私人空间注入活力,使结构和街道景观焕发青春,改善当地的商业活力和公共安全,并使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庆祝、激励和受到启发。

cklqhBQ3bw5horxjbH1BHjKC3DZHj5S27s8YLBNP.jpg

发言人:武小川(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

任一飞(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研究生)

时志华(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本科生)

题目:《社区问题的艺术展开样本》

观点摘要:艺术在教育中的力量所在,其实是一种相互参与渗入,所汇聚的是师生在教育、在社会、在机制中的多主体能动,成为一种激活,成为一种联结,成为围绕“问题”而展开的艺术实践之道,它必然包含了艺术的实现与社会的实现这样的双重诉求,这才是社会性艺术的终极之道。这7组项目中所展现的社区问题可以归结为被遮蔽、被忽视或者不可见的社区问题,针对这些社区问题,我们展开研究并进行艺术转换。这些项目还只是抛出了问题,每一个基于此的思考都是项目发展的一部分。

发言人:熊宇(四川大学美术馆馆长)

题目:《传统博物馆中的艺术实践》

观点摘要:今天在博物馆工作中形成一种由观众进行的新的知识生产。在博物馆场域展开的当代艺术创作,建构了藏品、观众、艺术家之间的开放性对话关系。

发言人:马子晴(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

题目:《人设——网络时代身份复杂性的探讨与表达》

观点摘要:在互联网语境下,大多数公众人物的人设,是一种表面的、显露给大众的一种形象。我们的作品,力图体现出正面与反面、表象与真实的对话。

发言人:王天祥(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

题目:《“艺术·乡村·科技”的交汇:以柳荫计划为例》

观点摘要: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的公共艺术与社会美育方向,探索“以现场带动教学”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在地性、跨学科和国际化的趋势。从艺术本体上,希望探索艺术融入乡村、艺术与科技、走出工作室后艺术的发展性。艺术融入乡村和科技,改变了原有的艺术性质和特征。在作者观上,从单一的作者转向多元的主体。在空间观上,从传统的教室上课、工作室教学转向院坝分享、院坝展览等。在作品观上,从单一的作品转向叠瓦作品,往往一个国际工作坊就是一件公共艺术作品。

发言人:孙竟(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本科生)

题目:《流沙的社区与被遗忘的名字》

观点摘要:艺术家在进入社区、乡村的时候,往往带着上帝视角。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都是被场域所塑造的,是组成某个联合体的一个分子。这个联合体是由于相互承认的关系所构成的。

发言人:屈波(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题目:《网络社区美育:真实、梦想与位置》

观点摘要:我们需要通过真实、梦想、位置三个关键词去思考网络社区美育。目前的网络社区性质多元,网民身份多重。网络社区为普通人的文化生产提供了媒介与观众。在网络世界已成为第二现实的当下,可以有两类针对网络社区的艺术创作,一类是参与建构网络社区生活本身,一类是以批判性视角审视网络社区的生活。

发言人:任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

题目:《“面对星球:艺术如何关注人的存在的事情?”》 (Facing the Planet: The Art of Human-Existential Engagement)

观点摘要:“人类世”(Anthropocene)最初是由地质学家和地层学家提出的概念,表达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深刻变化的一个新的地质时期。其目的是讨论人类作为一种地质力量持续不断地改变着地球,并对之施以不可逆转的影响。随着地球系统科学(ESS)和环境人文研究的快速发展,对“人类世”的研究更明确地把“星球”与“全球”区分开来,目的是理解人类与作为星球的地球的关系。在全球的世界观的体制下,人与自然的区分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人掌控自然,不仅利用自然资源,而且通过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分配,界定人与人,和与非人类的关系。相比之下,在星球的宇宙观下,人可以被看成是地球的自然系统的一部分,与非人类的存在物平等和共时。在吸收地球系统科学和环境人文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探讨在从全球到星球的思维转向中,艺术与科学和人文知识相比如何关注人的存在的事情。

ulfRgQ2CReCaNoLatBSWtvIycR7BJeHzsjLJOyZq.jpg

​发言人:塞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视觉艺术家)

题目:《社会实践,作者身份与AI艺术》

观点摘要:除了制作物理性的作品外,我还一直致力于数字技术探索。我总在社区工作,经常和合作者一起创作。 我对观众和艺术品之间的平衡感兴趣。

发言人:马雪飞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研究博士候选人)

题目:《非关系的美学:与“女书”相遇的女性与艺术 》

观点摘要:在后人类中心主义的美学讨论中,“关系”(relationality)成为我们重新认识自身与它者多重联系的重要词汇。艺术作为生命打开新关系的方式丰富着我们对关系的认识。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切入,讨论关系的复杂性与“非关系的美学”(“non-relational aesthetics,” Claire Colebrook 2019) 对关系的介入,并认为,非关系的美学为我们在后人类语境下讨论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互相依存与张力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发言人:吴红磊(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

题目:《虚拟恋人——疫情背景下激增的网络情感劳动关系》

观点摘要:虚拟情感相较于现实情感,更多的抓住了现代部分人的情感空缺,打着情感服务的旗号来获取利益,其往往是以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伤害而结束。我们想通过这样的一个短视频的拍摄,对虚拟情感服务进行情景式的再现,以此来呼吁观看者远离这种虚拟的情感服务。

发言人:阿克萨·艾瑞芙(Aqsa Arif,SaltSpace合作组织创始理事/委员/策展人)

题目:《个体的本质》

观点摘要:我创造一个空间,希望理解女性本质和个人本质。在观众参与作品的过程中展开叙事。叙事是通过诗歌、空间的构建来讲述的。视频作品、声音、视觉和灯光,使观众沉浸在我为他们创造的状态中,并在空间内创造自己的叙述。

发言人:王子云(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题目:《永恒的逃逸线及其殊途——关于替代空间的历史与时刻》

观点摘要:替代空间有一条逃逸的线索。此类空间实践形成了自身的一个语境,公众和艺术家在不断的生成一些变化的感受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感知的、语言的、历史的,甚至包括经济的连接都被再次重新组合在一起。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发言人,观点,题目,美育 艺术教育发言人 观点 题目 美育 艺术教育
下一篇:大咖观点|第五届艺术产业园区发展论坛:探索艺术产业园区新未来_文化产业-陶溪川-第五届艺术产业园区发展论坛-景德镇陶文-艺术-演讲-文化||上一篇:听听“海平线”学术研讨会上的声音_艺术批评--史料-上海-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