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吴为山:把“为时代塑像”这样一个命题做好_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雕塑-雕塑专题班--学员-雕塑-美术馆

编辑:刘倩 来源:雅昌网
 
【导语】2019年11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会在京举行。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是

U49gPZK3u4g1xhftl9vlOMGIql2QjDR88lh0kZtE.JPG

【导语】2019年11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会在京举行。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是继原文化部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后组织实施的现实题材美术创作项目,该项目自2016年启动,历时3年多。项目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以及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举办了5个为期2年的脱产创作研究班,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本次创作共完成作品134件(中国画38件,油画61件,版画9件,雕塑26件),其中,以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成就、重大事件现实题材作品超过70%,近180位中青年作者参与了创作。

总结会现场,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群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诸迪主持会议。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队文化工作系主任李翔等嘉宾分别就创研班组织创作情况进行总结。在134件作品中,来自雕塑专题班的作品23件,以下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针对雕塑专题班创作情况的总结:

把“为时代塑像”这样一个命题做好——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会上的发言

E9Ep6nAQ43ePFjxGhjkCiCLIKPlWJXrjVqnQCpDU.JPG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尊敬的李群副部长,尊敬的各位导师: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我代表中国美术馆感谢文化和旅游部把创研班办公室设立在中国美术馆,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来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全程了解了所有艺术家、学员,特别是老师们辛勤的劳动,也感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对这个事业特别的关心、指导,全体同仁来做很多具体的工作。

首先感谢邵大箴先生等对创研班的关心和悉心指导。同时也感谢党史专家刘金田先生、黄如军先生等在选题中对政治和历史的整体把握。

两年来,雕塑班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联手在文化和旅游部领导下完成这项工作。办此班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一开始就很明确,就是围绕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这些主题来创作一批好作品。但比好作品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塑造一批为社会主义新文艺努力创作的艺术家,比这个还重要的就是通过作品和人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艺理论等方方面面。这是一个创作作品的工程,还是一个塑人的工程,更是一个激励精神的工程,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时特别强调理论课程设计,分四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理论课设计的重点。

第二,美术理论,美术史论,美术评论。

第三,历史、哲学与国学。

第四,技法性的理论。

这几个理论构建起来后,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的理论构架,对学员们帮助很大。如仲呈祥先生的文艺理论、邵大箴先生的艺术评论、丁宁先生的艺术史,特别是文艺复兴的艺术史对我们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文艺工作具有借鉴意义,还有国学家徐小跃所分享的国学与艺术创作的重要关联,很受学员们欢迎。

在选题方面,如何吃透这个主题与以往的主题性创作不同?要充分体现我们的历史观、价值观、艺术观,还要体现今天艺术创新的思想理念,要从过去“高大全”概念化的主题性创作中走出来,要在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以及历史性和现实性方面得到高度的统一。

所以,我们在画稿和雕塑小稿的阶段多次组织评审会,曹春生先生、盛杨先生不辞劳苦从早到晚全身心地对每一件作品进行评审,而且他们还意犹未尽,多次跟我讲,所有的活动他们都希望参加。这体现了老一辈雕塑家的情怀,以及他们对青年艺术家的关爱,对年轻人也是一种鼓舞和教育。

我们在培养学员的过程中,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要注重艺术语言,特别是现代语言在雕塑艺术当中的体现,创新不仅仅是在历史观上有新的认识,在艺术观上有新的认识,更要在技法上落到实处。依据这一点我们邀请了法兰西艺术院主席、世界著名雕塑家、法兰西终身院士克罗德·阿巴吉来讲法国的雕塑,讲他对雕塑本体的认识。我们的学员很团结,也很有凝聚力,因为他们很珍惜这个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6个学员,几乎没有缺席的,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机会。

这些学员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中国美术馆为新时代人物塑像”的活动,在五一、七一、八一、教师节为英雄劳模塑像。这些学员积极参与,直接亲身感受英雄劳模人物的形象特征和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特别感谢中央电视台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政协报等媒体和网站对我们这项事业在精神上的传播与放大。实际上,今天办这个班也是引领整个社会艺术创作的正能量。

学员们在写生创作中,注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他们到新疆、西藏、内蒙古、江苏、广东等地,不断加深生活体验、丰富创作素材、提炼艺术创作,成果非常丰富。在“深扎”过程中,我们专门请了年轻的理论家、摄影家全程跟踪记录,留下了宝贵的文献。

到目前为止,雕塑班各类展览成绩突出,17位学员入选第13届全国美展,其中有一位学员的作品获得获奖提名, 8位学员的作品获评为进京作品,8位学员的作品获评为入选作品。24位学员入选了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7位学员的作品入选了第12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作品美术作品展览,全体学员们的作品还先后参加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铸时代篇章——青年雕塑家作品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走进新疆——全国民族大团结雕塑展”。

我觉得这个班办得非常及时,也办得很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们,如何在新时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理论和实践上共同发展,把为时代塑像这样一个命题做好。

谢谢大家!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学员,雕塑,美术馆,吴为山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 雕塑 雕塑专题班学员 雕塑 美术馆 吴为山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 雕塑 雕塑专题班
下一篇:许江:精神之风_山高水长——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会上的发言_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会-许江--国家-题材-中国||上一篇:张辉:《中国家具日历2020》编著小记_-出版社-日历-音频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