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梁占岩、袁武、张江舟水墨三人行____“命运墨皈”巡展亮相武汉_水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展览-作品-人物画-现场

编辑:江静 来源:雅昌网
 
展览现场2019年11月5日下午2点半,“命运墨皈——梁占岩、袁武、张江舟水墨艺术展”于湖北省美术

gAGq9aO5rk92k7ppEmPl9cGwsdxfhKAjXgLGmDxC.png

展览现场

2019年11月5日下午2点半, “命运墨皈——梁占岩、袁武、张江舟水墨艺术展”于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开幕,展出三位当代水墨人物画家的200余件作品,既有多年艺术研究成果的代表作,也有近年来创作的最新成果。本次展览是继天津、重庆、多伦多、济南系列展之后的第五站,也是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

jPu9CItTteoArRuTEflSsj1uBIPyqHBKL0rq0XTv.jpg

展览开幕式主持人

5FZgZvJ44XlmCqL5PlxRiYqI27x8VJPPueX0HvOP.jpg

展览开幕式现场

pK1K56Mp4fMZKet7zFfeR7cvnhuyjdmRBBOTD7dY.jpg

湖北省美术院院长肖丰致辞

21lZiAC1f9pCZubZtoKTymWEnhJRbGSoQ8n5cY6R.jpg

湖北省美术学院院长董继宁

BnF8VyFOP85jYPyd6FCRk2Q249RpjVGqgJ4lv8a6.jpg

艺术家张江舟作为参展艺术家代表发言

9NVjTrDyNT9IxlbGR2iPkeKV1DEMfPKWD6cNcWMT.jpg

湖北省美术院院长肖丰向三位艺术家颁发捐赠证书

湖北省美术院院长肖丰和湖北省美术学院院长董继宁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对三位艺术家的到来表示欢迎。肖丰表示,梁占岩,袁武、张江舟这三位艺术家是当代写实水墨的中坚力量,通过这次展览会让武汉的艺术家对中国当代水墨有更深层次的体验。

董继宁表示,三位艺术家分别来自中国国家画院和北京画院,这两大画院以民族精神、国家美学为创作宗旨,引领着中国绘画创作。他们三人是中国当代水墨创作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展览主题就很好地体现了他们的思想内涵,是他们对于水墨语言、时代精神为内核的深层次追问和探寻。同时,他们也是有担当的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能感受他们对水墨人物画的痴迷和探寻,也渗透着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与其是做展览,还不如是说我们三个人来这里做汇报。”张江舟作为艺术家代表发言:“武汉是一个美术重镇,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这里有很多很优秀的艺术家在全国很广泛的影响力。我们此次来到这里,是想把我们三个人近些年在水墨人物画方面的想法向大家展示。”张江舟表示,水墨人物画发展到现在,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巡展,能够对中国水墨人物画有一些启示。”

学术主持王鲁湘因故没有到场,委托张江舟表示歉意。

THuxVvGQNjlgjyLWO4BydzaDJENDjYMZXCrMbfBb.jpg

周韶华宣布展览开幕。

oA6dP7ijwcdhi1hcUp3ZToK28kIExJtVz0Q9XQUj.jpg

开幕式现场

从2017年开始,梁占岩,袁武、张江舟这三位当代水墨人物画家集结在一起,启动了一场历时四年,走进高校的三人展。巡展首站于2017年5月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启动,两年来先后在重庆、多伦多、济南举办,已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每次展出都有新作品,这也是三位艺术家协商后的决定,也是他们在巡展中一以贯之坚持的。此次展览,三位艺术家都带来了他们的新作品。

Usdxhxtbf8mZAIN1Lms9A8rbnpcfCOaJrc9Cxzr3.jpg

袁武作品展示现场,100幅人物头像占据了两面展墙

此次袁武展出的作品大多来自于《静穆的高原》系列。这套系列是艺术家前后花了七年时间完成,按照创作先后顺序分为《大昭寺的清晨》《高天无声》《朝拜者的天空》以及刚刚完成的《心。灯》共四个组列。其中,100幅人物头像占据了展厅的两面展墙,效果非常震撼。“我创作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这样的展示效果了。”袁武如是说。

HcXdFZhy51Rlb7xf0akyIEpOppWX1C9H4veN7oOm.jpg

梁占岩作品《汉中人物造像》系列

梁占岩带来的新作品是巨幅人物写生《汉中人物造像》系列:“我有农村经历,所以我一直关注农民题材。但是我现在已经不满足表面上记录他们的形象和生活状态,而是试图通过造型和绘画形式,进入到一种有体验的状态,有情感附着的状态。绘画应该在和生活切身感受相关联的点上找到一个疼痛点,这样绘画才有意义。但是这时也会遇到很多纠结。”

梁占岩表示,表面记录常规的生活是浮光掠影,没有价值,“我不想在一种生活常理上去画他们,除了生活空间还应该有一种意向空间。就像马王堆的帛画有天地人三界,中国文化讲究天地人神交感互动,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重新审视身边的生活,重新感受身边的这群熟悉的人,会有一种不同常规的体验。所以我试图打破空间,改变了画面这种叙事结构,进入到一种意象表现的状态。不过我现在还没有做好,还有一些心机露出来。要真正进入圆融之际是不露痕迹的,那种真诚不是一种装腔作势的状态,应该是所有体验过真情实感后融化在画境与形式语言当中。这样的画才更感人。”

RRBoqxibV6kOMKzGraH6jVI7fj8gReUaCxKAjCyd.jpg

张江舟新作《图像学研究》系列展示现场

张江舟此次展出的《图像学研究》系列创作于今年十一期间,人物不再具象,有些像石雕,多了一些观念性的东西,灵感来源于他去国外带回来的一组木雕:“2017年,我带团去毛里求斯办展时买回的一组木雕,一共有20来件。因为占地大,买回来后就没有拆开包装,一直放在仓库里。在开始这组作品之前,我做了很多实验,‘胡画’了很长时间,想抛开以前的套路,最后‘黔驴技穷’时突然想到了我这批木雕。后来证实它们给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这些图像式样中,我还能找到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那就是儒家文化。大家可以慢慢品味。”创作完成了,如何命名成了难题,“我想了很久,找不到合适的名字来命名,后来干脆就取名《图像学研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来体会我的作品。”

新作品来源于艺术家们对水墨人物画的新探索。

LnmmdFb68p3xkQjvij67yuntKFhNSDqXaRNJ46TJ.jpg

张江舟作品《梵坝眠长》局部图

g9Z787Cw19hJSJN5kKr869nI7hHuSmIXUZrYuDtx.jpg

张江舟新作《图像学研究》作品局部

张江舟在采访中再一次谈到了开启此次巡展的想法:“我们都是画水墨人物画的,有共同的艺术理想,有相似的学术追求,还具有一定当代性。我们很聊得来。一起商量办展的最初想法是进校园,是想让我们的一些想法得到学术界的一些反馈。让他们提提建议。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创作思路和想法推向社会,得到一些认证。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想法。”

在张江舟看来,很长时间内,文人画史的地位都很高,最终结果是导致了水墨人物画的衰败,一直到上个世纪初的美术革命,最大的成果就是徐蒋体系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建立,后来美院水墨人物画的教育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很好,在表现新中国和新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走到今天,这种方式也面临很多问题。在艺术多元的背景下,这种方式在艺术家表达情感和精神诉求方面有些局限。

“我们三个人都面临这个问题,都希望在写实性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张江舟表示,通过展出的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到三人的创作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现在的绘画已经不是对现实场景的描绘。具象的人物还在,但是创作方法更加接近抽象性。通过不同物象根据主观的不同组合来传达一种情绪,这种情绪与我们切身体验有关,从而能传达我们对人的终极问题的思考。这是我们三个人趋同的追求。我们现在更多是思考关于生命的意义,价值,生死问题,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等等,而且希望通过我们的创作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

同时,想为水墨画增容也是他们最直接的目的:“水墨画的边界到底有多大,还有没有更大的空间?除了我们习惯的文人画和传统水墨人物画方式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我希望能不断扩大水墨画的边界。”

FJ2b0BDeBEwKn8oU8HljcUQDxpDzMkwb1Fo9edD4.jpg

a3VCfDEpFo4g1z9p9yFDM8ciQO5XEQQAVWOcCFLt.jpg

袁武作品展示现场

通过巡展,袁武对展览主题“命运墨皈”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这个主题是连艺术带生活的总结,表现的是艺术生命和本体生命的历程。”在他看来,中国水墨画发展不是很好,“新水墨的发展空间很大,但是我们做得不好。尤其是中国水墨画的局限性,使得我们很难走向世界,有太多的工具和审美方式都在束缚我们。我们三个人想用这些作品做一些尝试,要远离院校体,也想避开美展的公共样式,只做我们自己,关注人、绘画、生活和现实的结合;笔墨也要开放些,不仅仅只有干湿浓淡。通过这几次展览,我们的初衷还没有达到。但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每一期都会有新作品介入,我自己觉得,我们仨在展览的过程中一直在发展。”

7WKWhebhH4k0Z0hl4AKVcCQFYS3AMEbQdt0tzbz2.jpg

正面展示的作品为梁占岩作品《玄鸟》

梁占岩对此次去艺术家朱振庚家里看画的经历印象深刻:“我看了朱振庚老师的画以后,深切感受到,我们与当代还有一段距离。或许知耻而后勇,还有一种可能性。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落后。我不怀疑我们的真诚,但是我们在思维方式和语言上还处在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这种羞耻心应该是一种牵扯,可能会生发出某种意义。所以,这次我们来湖北还是很有感触。”

IXTjKiqSXhYO6PIzZ1zbh7NYghXANzhlIhXl017B.png

RMDwgnPguAuhdSEfMWxGsIz4meJEf45UJVgeH9w6.jpg

evbgcUw2Biykr2jsanjeXcCWABKvDmwPlba0eVYS.jpg

艺术家周韶华老先生在现场观展

W9YZsMefQfCqcme5NNp8iXZDiMXrdnSJ4kKjNreg.jpg

M8J9Oj5FIcnBHQgOFeO8q7eyCWm7MKNwIS6VR1n5.jpg

jMN80UlEgO4y7OdYLJap4NTSrECv7Wel2i0nry5m.png

展览现场

TpHkH4gCwX46b4XhZeH3g52ywdVC3glX4uk2O4Ki.jpg

6aEVXKk1EnW641NQfiOEzAnHpRWJUzSOsy7ND3F3.jpg

研讨会现场

据介绍,因为受到太多邀请,巡展开启以后就不再受到场地限制,在高校、美术馆等地都展出过。但是,每次展览有一个固定的项目,就是展览开幕后去当地美术院校做一场学术讲座。11月6日上午,三位艺术家走进湖北省美术学院与师生对话,就水墨人物画的当代命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展开探讨与交流。

此次展览由湖北省美术院、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北京大和博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担任学术主持。展览开幕仪式后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展览将持续至11月17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水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展览,作品,人物画,现场展览 水墨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 展览 作品 人物画 现场
下一篇: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的无限可能「脑洞」于明当代美术馆开幕_人工智能-邱志杰-龙星如-艺术-数据-神经网络-艺术家||上一篇:龙翔鸿飞:朱龙庵、高逸鸿书画作品展于中国美术馆启幕_高逸鸿-朱龙庵-设色-台湾地区-书画-展览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