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名称:
汲古·融今——传统金属工艺当代转化和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
■ 活动时间:
2019年5月11日(周六)
上半场:09:00~12:00 下半场14:00~18:00
■ 活动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报告厅
■ 主办单位:
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 支持机构:
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的支持和指导
■ 说明:
论坛免费入场,无需预约。因报告厅容量有限(260人),为符合相关安保要求,请听众合理安排时间,依次签到入场。请勿占座,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2019年5月11日,由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办的“汲古·融今——传统金属工艺当代转化和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是“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年度项目“文化之美·金有所属”的系列活动之一。
冶金工艺在中国源远流长,至今已有6000年余年的历史。这项工艺曾是每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代表,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才艺与智慧。它不仅是各种材质和装饰元素的集中表现,更是文化艺术与科技进步的直接产物。
当传统工艺落入高速的现代生活,如何融入,如何创新,如何汲取传统养分,如何适配当代生活,体现现代美学,实现“守正创新”,是金属工艺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主旨所在。因此,围绕“汲古:传统金属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融今:当代金属工艺的创新性发展”两大主题,论坛邀请11位国内外金属工艺领域、文化创意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人,与大众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与独到见解。
演讲嘉宾
唐绪祥
演讲题目:錽金工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多年来坚持对中国传统金属工艺进行调查研究,将其纳入到科研项目和教学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金属工艺教学体系。
前田宏智(日本)
演讲题目:日本金属工艺,制作与教育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金工教授,金工作家,日本首饰设计师协会会员。曾获2009年当代国际金属艺术展(中国,北京)金奖;2018年日本传统工艺展最高奖‘日本工艺会总裁赏’等多项大奖。
寸发标
演讲题目:白族传统银制工艺简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云岭首席技师。代表作品有《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大型银雕屏风、《九龙壶》、《和平一桶》、《佛龛》、《九龙火锅》等。
徐道植(韩国)
演讲题目:韩国的工艺振兴政策和支援事业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教授。今年举办的个人展览主要有2018年韩国首尔皇家画廊 “On the road”个人展 ,2010年韩国首尔Mokin画廊 “Combine Craft”个人展,2006年韩国首尔Mokin画廊 “Hollowware”展览等。
赖庆国
演讲题目:艺·器之道——于用得趣·于趣悦用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事锡文化及金属工艺制作和研究近30年,一直致力于锡工艺文化的传承、发扬与推广,并在传统锡工艺技艺中开拓创新,如:民族文化与锡工艺文化的有机结合;斑锡技术及冷挤压技术的创造性运用等,不仅拓展了锡工艺的生产技艺,更赋予了锡工艺更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建立“红河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荣获“云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宣传锡文化的重要窗口。
周尚仪
演讲题目:文化传承中的当代金属艺术创新实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工艺美术协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1997年作为主创者之一设计和制作中央人民政府赠香港特别行政区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宋慰祖
演讲题目:关于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再思考——从锡工艺品谈起
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设计红星奖和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都、设计走进美丽乡村的创意策划人,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创办人、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礼物”旅游商品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评委,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和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原副理事长,工业设计高级工程师。
赵丹绮(中国台湾)
演讲题目:起·点——古代粟纹法之创新思维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工艺设计学系专任副教授,国立台湾大学戏剧学系兼任副教授,大墩工艺师。著有《玩 ·金 ·术 -金属工艺入门》、《玩 ·金 ·术 2-金工创作进阶》、《起 ·点-赵丹绮粟纹法金工创作》、《舍 ·拾-赵丹绮银器创作》。曾获2013年中国“国际金属艺术展”银奖。
钟连盛
演讲题目:国之“重器”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因此在开发创作中始终倡导简约、抽象、现代的设计理念,作品具有鲜明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无论在题材内容的挖掘、表现,技艺的革新、发展,以及传统工艺同现代环境装饰相结合这一新的领域中的发展应用上,均有所突破,取得了很大成绩,多次荣获国家和部、市级金奖。
申文广
演讲题目:技以载道——中国工艺美术在当代国礼设计中的运用
北京工美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十余年来,先后获得红星奖、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国工艺美术系列大赛、北京工艺美术大赛等数十个奖项。带领设计团队主持创作完成了系列国家级重大设计任务。
刘骁
演讲题目:“九龙壶” —— 錾刻工艺的主体性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首饰专业教师,现任专业教研室主任。作品于澳大利亚、荷兰、德国、英国、西班牙、日本、泰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以唯一的中国首饰艺术家身份入选“Schmuck 2012”慕尼黑第64 届国际当代首饰展,并于2014年入选“Talente”2014慕尼黑国际首饰展。曾获Enjoia’t 西班牙当代首饰艺术展全场大奖,并在巴塞罗那A-FAD机构主办个人展览。著有《当代首饰设计:灵感与表达的奇思妙想》(2014)。
总策划
苏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管委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长。知名设计师、设计评论家。
学术主持
陈岸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艺术史论系主任。研究方向:1.美学2.现当代艺术/设计理论3.非物质文化遗产4.传统工艺与相关文创产业。
王晓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工艺美术系党支部书记、金属艺术工作室负责人。研究方向:新造物技术与传统工艺美术协同创新研究。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金工,北京,工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金属工艺金工 北京 工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金属工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