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的剪纸,能感到你很喜欢这种艺术形式。
关于学习民间传统,李可染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值得你思考: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
我在1987年也曾经感悟到:
不要怕像“民间”,不要怕不像“民间”。
目前有这样几本书奴可以找来看,估计你们学校图书馆会有——
三联书店出版《再见传统》1-4,《造型原本》,前者是我关于传统民间文化研究的一些文字,后者是关于“造型艺术”的一个课程讲稿。
这两种书都是我的,其他人所著关于民间艺术的出版物很多,我想你自己也能见到,你可以广泛浏览。
1989年我曾经对美术界中的剪纸爱好者提出过如下一些建议,是否对你有用——
我认为有“文化”的剪纸作者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学习剪纸不应仅仅学习艺术形式和技法,而要继承民间剪纸艺术的传统。也就是说,要仔细研究它在民族文化中的内涵,以及造型的根本。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你的创作也按照民间剪纸那些古老文化含义去做象征、寓意的表现,而是要把传统民间剪纸成熟的艺术语言真正理解,转换为可以表达现时感受的新的语言系统。
第二,从对事物的认识和思维方法入手,研究民间剪纸的造型规律。民间剪纸的作者不像西洋画家那样,只画眼睛看到的东西——他们把看到、听到、感觉到、经历到、预测到、想像到的东西,都组织进画面中;他们也不是像西方写生造型那样,闭着一只眼睛做“焦点透视”,画出一个静止的东西——而是在对物象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捕捉到最能体现对象本质的特征。
第三,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特征,剪纸也是。比方说对称折叠、复数性、拼接组合、轮廓线的肯定等,都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长处,如果不体现剪纸艺术特有的语言,硬要用剪刀剪出一张绘画效果的作品来,那就事倍功半了。剪刀其实就是另外一种画笔,要习惯用剪刀直接表现自己的想法。
第四,过去的剪纸,只是作为一种可玩味的小品艺术,现在也大多被当做装饰类的艺术看待。其实,剪纸应当有着和其他艺术种类同样的天地,这就要求有志于剪纸创作的艺术家们,努力去突破剪纸作为农民窗花艺术的狭隘概念,从一般的喜花、报头题花、小装饰中走出来,拓宽剪纸的表现力,使其成为真正能登上大雅之堂的艺术。
你好:
看到你在博客的留言。
我没有QQ,啊啊,是否有其他办法看到你的剪纸?
我现在不在民间美术研究室,那里已经属于“史论”专业。
我现在是造型学院“实验艺术”专业,艺术形式不限定,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和当代艺术的创作,教学上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术储备与理性方式的建设。
研究生的招生方向有实验艺术研究、材质语言研究、传统语言转换等。
你可以注意当年的招生简章,根据你的选择报考。好吗?
关键字: 内容标签:传统,造型,形式,传统 造型 形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