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集子《真实虚构》序
【壹】
二十年前,一个在黄河边长大的汉子曾经给我“朗诵”他创作的《黄河怨》,他那夹带着脏字儿的鲁西南乡音合着辛酸的眼泪,酝酿成苦涩浓厚的滋味。
黄河的水(念fei)呀,
奶奶×你日夜的流啊——(他眼睛湿润)
流啊流啊流啊……(眼泪涌出)奶奶×
你身边的儿女们(念mei),
奶奶×就是渴死,(咬紧牙关,泪如断珠)
也不喝你那浑浊的水!(抑制不住,号啕大哭)
啊啊,这位哭泣着的农民兄弟,你为何这样怨恨我们的黄河?绝情的声调里,是否和弦着面临时代觉醒与文化蜕变的阵痛?是的,你和二十世纪在黄河边生活着的父老乡亲们一样,从来没有在诗意中吸吮过黄河母亲甘甜的乳汁——她疯了,决口淹没了庄稼,溺死了子女;她累了,干涸带来了灾荒,路有饿死的尸骨,家有贫穷的生命……
他的诗及其朗诵首先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我。
他根本没有当作家、诗人的梦想,但有或单调或丰富的生存感受,有或痛苦或欢乐的情绪变化,有一天他想用这样的方式一泄心中久久压抑着的气韵,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不这样,也许会憋出病来。
他叫赵德功,1951年生于山东东平县,小学文化程度,农民,1980—87年期间在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做模特工,现去向不明。
【贰】
我写这些东西的状态和赵德功差不多。
在寻常的日子中,遇到不不寻常的事情,有时候看到不寻常的光景,听到不寻常的节奏,产生不寻常的感受,却没法用寻常的语言方式表述。这时候,我常常顺便找一块能写字的地方在上面胡涂乱画,直到自己觉得情绪稳定了才罢手。
结果,大多数什么都不像。其中有象形的就把它看作一张画儿,偶尔有像点儿文字又能读成句儿来的,算什么呢?其实无所谓,自己有感而生动,就留下来吧。
当生活意境中再次出现类似不寻常的情、景、声触动神经,即使想发疯,挑出这些纸片其中的一张看看,我心情平和如常。
于是我明白了,这是储存自己即时冲动的空间,是释放自己真实情绪的漏斗,是适合自己化解孤独的语境……在这里与自己对话,痴人说梦傻话连篇酸甜苦辣一吐为快,不但不惊扰四邻,有时候还不可告人。
【叁】
古人写诗作文很优雅,念起来慢条斯理、跌宕起伏,他们有了情绪冲动可以“独步中庭对愁叹”,以含而不露文质彬彬的方式解决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但如果屈原在现代都市的繁华地带念《离骚》还感动得自己哇哇大哭,众人会认为不可理喻,决不会和他“共鸣”。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并不优雅的时代,慢条斯理地迈着方步吟几句古体诗句已经不是现代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现代人需要直白,需要三下五除二解决问题,“他妈的”这三个字成为被不同地位层次、文化水准的中国人普遍使用着、又能抒发不同冲动情绪最方便快捷的语言,既不费多少气力,又言简意赅,既有狠劲儿,又不构成犯罪事实,只是显得有失斯文——但让已经失去优雅文化田园的人们在荒野中做“优雅”状,这是不可能的。我甚至想,这三个字被广泛地使用,融化了许多人们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防止了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生。
啊啊,我不是想为语言脏字开脱,是说现代情绪语言的直率、简洁的趋向。
【肆】
和我接触较多的人都知道我是个较真儿、直率、火性、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凡事总想辨出个是非却屡遭惨败,因为是与非的准则有时候很荒诞——在今天,你以为你的“较真儿”不是个大毛病吗?你以为你的“直率”对别人不是一种伤害?你以为你的“透明”别人会减少社会的误解?
“他妈的”太难了!有时候让我想逃避。
当今世界没有与世隔离的“桃花源”,也没有清寂隐逸的竹林,更没有可能修道成仙,只能好歹地偷生。偷生并不容易,“苟且偷生”成语已经告知——苟且之事在当代人叫做“操作”,我不擅长,更没有“走程序”的爱好,所以,必须明确一种自己觉得自在舒服点儿的工作、生活态度,寻求一种自己觉得顺气宽心的诉说方式。
【伍】
说了许多,想说明这些文字的来由,其实哪里说得清楚?不妨碍别人,谁管这许多?
我对这些文字的珍爱并不是自以为写得好,是因为这些文字可以念出声音让自己听到,我甚至愿意把它当成知者之音来听——啊啊,自己如果都不知道自己,怎求得更为广泛久远理解?
本来是很私人化的东西,但要结成集子出版,我心里便有压力,又瞎扯了一些并不轻松的话题,我怕给读者增添精神压力。
有了压力,你会用什么办法排解呢?
我建议,你也顺便找一块能写字的地方在上面胡涂乱画,直到自己觉得情绪稳定了才罢手。
千万不要找我算账。
2004年2月22日星期日于东土茅屋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方式,直率,方式 直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