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树叶 布面油画 20x20cm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静。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 王阳明,《传习录》
真诚 铁板、纸、磁铁 2018
丛丛的画面介于自然与内心化的宇宙之间,她将自然的图像消解,转变成为抽象的内心形式。我们可以将她的绘画看作是“第二自然”,其初始于世间的万物,又回归到人类的精神本源,我们所能留住的是永恒的“一瞬”或“片刻 ”。在绘画的过程中,她首先将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画面的主体,而主体的周围则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灵感来填充。随着每日的思想和心情不断地变化,她常常会将原有的图像用新的图像覆盖。画面中的事物不断地随着时间变化而沉淀,与画面内部空间形成物与场的结合,笔触化作气流穿梭其间,这就是她作品中孕育而生的“道”。
红花 布面油画 40x40cm 2017-2018
珍珠 布面油画 、色粉53x55cm 2016-2018
丛丛凭着感觉和本能,将自我看作是一种自然的内化,创作时要求自己处在安静与放松的状态中,做好自己,再以这样的心情去描绘她心中美的事物。即所谓观念上的道法自然,技术上的心师造化。比如,她的作品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夏天使用薄的颜料,如清凉的吊带裙,冬天也许使用厚的颜料,沉稳而保暖;又如她的缝纫作品,冬天使用棉花填充其中,只因棉花拿在手中柔软、温暖,而春天则使用薄布缝制,对于她,这是自然的事。
一百个月亮的影子 布面油画 40x40cm 2018
满月 布面油画、布 129x277cm 2017-2018
她在画面中强调花朵,月亮,树木等自然对象的灵性,当这些美的事物碰撞到一起的时候,新的东西随之产生,艺术家内心的喜悦与力量通过画面传递给观众。如作品《一百个月亮的影子》和《满月》,两者意境相似,而画面呈现却大不相同。《一百个月亮的影子》的画面由平铺的黄色月亮的影子与中央的不规则形状的布构成,画面清晰明了;而《满月》则是将艺术家放于水中昼开夜闭的、盛开的莲花以花苞的形式绘于画面中央,作为画面的主体。满月对于她来说具有着特殊的美好含义,她希望将这份视觉的愉悦和精神的感动与观众分享。
她认为每个人都本具圆满,自身已拥有所有的智慧与品德,并不需要特意地在外寻找,就像天上的月亮本身足够明亮,自然地投射各种影子。天地万物本吾一体,每个人都应知行合一,就像《一百个月亮的影子》对应的是当我们把碗放到月亮下,只要里面有水就一定会有月亮的倒影一样,她的绘画也是如此,将自己的潜意识与感受以最直观的方式体现在画布上。就如她所说:“听着Patti Smith的音乐,我们有着同样的方向,不要破坏孤独的自由,让我们在月光里继续着自己的勇气和轻盈。”
葫芦先生和葫芦小姐 布面油画 130x110cm 2018
南北湖 布面油画 60x60cm 2018
她的作品本身很美也很复杂。画面中的物是有生命的,每一个笔触都是对每个时刻的认真,连她自己都不能预测明天画面中会出现什么,而她却能决定画面终止于哪“一瞬”或哪个“片刻”。她曾说:“我的绘画中有着庄严的自律”。她认为每一个曾被覆盖的图像如同有使用痕迹的物品,她都会珍惜,不会丢弃。在绘画的过程中,她的心中会有“就这样,可以结束了”或 “剪掉三分之一的画布就是我要的效果”的念头闪过, 她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将画面停留在心中最完美的时刻。
来来往往1 布
来来往往2 布
丛丛以女性艺术家特有的天赋与敏感,温柔的感知着这个世界,每天用缓慢的小笔触重复勾勒着生活中遇到的美好,将其以一种抽象的、有想象力的哲学意境付诸在画布之上,显现其美的那一刹那。我们曾开玩笑说如果用X光线去看画面背后的图像,就会发现每一件作品中都隐藏着一个包罗万象的宇宙。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月亮,满月,来来往往,创作 艺术家 抽象 绘画 丛丛月亮 满月 来来往往 创作 艺术家 抽象 绘画 丛丛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