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金心明:九砂半日_金心明--之旅-展览-新安江

编辑:洪镁 来源:雅昌网
 
  汉雅水墨(第一集)  武汉大雅--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个案研究展  出品人/张长明  学术顾问/周韶华  策展人/沈 伟  学术主持/沈 伟 谢 海

  汉雅水墨(第一集)

  武汉大雅--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个案研究展

  出品人/张长明

  学术顾问/周韶华

  策展人/沈 伟

  学术主持/沈 伟  谢 海

  展览执行/胡梦醒

  主办单位/湖北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汉雅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8年6月30—8月18日

  开幕时间/6月30日16:30

  展览地点/汉雅美术馆

  (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16号创意天地)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新安滩》,读来让人心生感伤。青山叠叠,流水遥遥。叹造物之奇,念天地之无尽藏也。

  丁酉十月,西湖画会同人因有“新安溯源”之旅。沿钱塘,入富春,探桐江,过千岛之湖而止于深渡。

  此行也,秋意渐阑,寒林细波。江青苇白,水落石出。溯流而上,夹岸高山,层林染醉。“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这是真实的写照。

  一周的诗画之旅,在深渡码头的暮霭冷风里结束。返程前,我们决定去九砂。

  近年来,稍微像样一些的村庄都经千篇一律的粉饰,做了旅游的古村落了。九砂就是这样一个古村,在新安江的边上,不通公路,进出须乘船。我们去的那天,阳光出奇的好,照着粼粼的江水,映着巨大的青黛色的远山。

  九砂的码头,树木,房屋,以及村后的那片大山,随着日照的变化而扑朔迷离。坐在高高地田埂上,幻灭在村头那块油菜地里,时而拖长了晾衣杆的影子。山间的凉气从阴暗的旮旯里渗透出来,蔓延开去,轻轻地触碰到水泥地上的阳光,升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白烟,袅袅而没。宽大菜叶上若隐若现的露珠,细细的,像抹去白色的粉末,倏忽不见。这里照例只有老人,偶尔现身在阳光的墙角,倦个老猫,岁月静好。

  这样的安详里,没有诗,不需要意境,也不用画画。有时,人与境是一种缘分,不分时间、地点地到来,猝不及防。渔人的船静静地泊在溪岸边上,一排,与山,与水,胶着,静止。这些天来,对新安,对富春,对桐江的种种诗情画意的酝酿冥想,至此,被九砂的安静抽空了纷扰的思绪,随着那不断拉长的波涛抛向渺渺的远处。

  二十来岁的时候,向往黄山,越千岛,过深渡,但见姹紫嫣红三月天,竟不知新安为何。三十来岁的时候,访古探幽,过鱼梁坝,寻渐江墓,感怀徽州风物,懵懂而已。而今年近五十矣,故地重游,觉山水依旧,云林依旧,依稀此间万物不曾须臾离我胸襟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俱见新安风骨。

  诗情在从游的过程中,画意在稍纵即逝的俯仰之间。九砂半日的闲暇,助人深省。西湖画会的同人,好古尚贤,追随新安,矻矻而行。诚如刘长卿诗所写,“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画,金心明中国画 金心明
下一篇:杨悦浦:刘旭青绿赋彩的现代取向_中国画-刘旭--金碧-画面-色彩||上一篇:刘梓封:不渡则渡_白璎--表现-人物画-现代性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