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6日下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协办的“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期为三个月。
下午三点,本次展览的开幕式在国博西大厅准时开始。仪式由国博副馆长陈成军主持,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专家包括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四川省委宣传部长甘霖、副部长陈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四川省文化厅厅长周思源,眉山市市委书记慕新海,著名文物专家孙机、杨泓,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等。
高大伦院长首先介绍了考古发掘和本次展览的概况,慕新海书记、甘霖部长和王春法馆长分别致辞,最后雒树刚部长宣布展览开幕。开幕式结束后,中央及省、市领导一同前往国博南九展厅实地观看了展览,并对展览的内容、形式设计及展示手段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办出这么高水平的展览,体现了国博及四川展览团队的能力和效率,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共发现文物42000余件,是本世纪明清史领域的重大考古发现。
本次共展出文物500余件,是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全方位的展示。展览分为序厅、沉银出水和考古新章三个部分。序厅部分介绍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的基本情况、“江口沉银”之谜以及考古发掘的大致情况,引起观众对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发掘的兴趣。“沉银出水”部分,分为“大西浮沉”和“明代社会”两个单元,为观众展示江口古战场遗址发现的大量珍贵文物,包括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大西政权的金册、“西王赏功”金银币、铭刻“大西”国号和年号的银锭,还有属于明代地方藩王的金宝、金册和银册,以及大量武器、金银货币、首饰和日用器具等。这些文物的时代从明代中期延续至晚期,地域北至河南,南至两广,西到四川,东到江西,不但证明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的真实性,更是明代中晚期政治、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最直接的展示。通过这些文物的展示,为观众拨开迷雾,还原30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考古新章”部分,分为“新方法”“新科技”和“新力量”三个单元。通过实物、图片、视频、沉浸式投影等展示方式,突出展现考古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此次发掘中的首创性,以及公众参与此次发掘的重要性,引发观众对古代遗址保护和公众考古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是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在全国首次公开、全面的展示。展览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展览当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家媒体参与了报道,当日的观展群众也达到了数万人之多,观众们在本次多样化、高科技的展览方式中,感受到了江口古战场遗址出水文物的魅力,同时也通过文物和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的展示中去接近真实的江口考古,接近江口沉银的历史,接近文物中所隐含的人文精神及丰富内涵。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作为本次展览的协办方,同时也是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主要发掘单位,在本次赴京展览中承担了很多重要工作,从前期文物的挑选、资料整理、研究,到后期文物的点交、运输以及相关布展,我院的工作人员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了本次展览的顺利进行。(图文/刘志岩 李飞)
(图文转自:“四川考古”微信号)
关键字: 内容标签: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