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和:同尘
主办单位:合美术馆 光谷联合集团
出品人:黄立平
策展人:鲁 虹
展览执行:仇海波 王宏州
设计:鲁杨 王玮琪
展览地点:合美术馆 1、2、3 号厅(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 16 号)
展览时间:2018年6月15日——2018年11月15日
开幕时间:2018年6月15日16:30
对我来说,作品成型和文字成文一样,就是一个没有头绪随性发生的过程,有时觉得才思泉涌,有时觉得语塞难言,待到作品完成时所表达的主题与最初的意向已经偏差了。主体思路不明确的好处是随时可以产生新的主题,不好的方面是思路不够贯穿形象模糊。在别人看来我的创作大方向已经固定或者老调重弹,而我自己还以为找不到方向。人生过半,“迷失”的状态本该早成过去,没想到现阶段还很受用,这让我在年龄上还像是没有跨过“不惑”这道坎。一件事情想做又懒得做,最后不得不做,做了又觉得本该做得更好,这其实更像我的样子。
用“走心”这个词来形容作品完成后内心的状态还是比较准确的。因为神情从身体里抽离,留下的也许就是个壳,随即,作品解读也就变作了台词背书。鲜花后面大屏幕播放着曾经的苦难,都明白想说明些什么。有没有必要以所谓新的覆盖曾经熟悉的,这一心态是自“苏州计划”展览之后慢慢出现的,这个时候经验恰恰起了反作用。那是在作品完成的一刹那出现的挫败,一时间厌倦感随之袭来,继而有了逃离的念头儿。好的状态是什么呢,未竟实现的都是好的期待吗?还是靠实现来证明了。
“同尘”是这次展览的主题,同时在主题下又分设了四个角度,这其实正好证明了我的工作难以切入主题的状态。经过了较长的一段时间,零散的碎片逐渐捏合在一起,呈现了几个不同感受的方向,开始轻慢犹豫,慢慢的心态随之沉重起来,心也慢热了。在同尘的路上,生活越来越像个旋转舞台,表演也越来越戏剧化,各种扮相“粉墨”登场。主动、被动的角色按照自己的视角看着对方也与观众对视,序幕展开也终将落幕。每一次展示都想与自己的以往有个隔断且有新的绽放,但终究还是沉浸在回望当中。“白话”就是回望到的那个需要解读添加注脚的年代,显现出了止步或倒行的消极姿态。有科学研究见证,到达一定深度的海底世界是无色的。现实生活中,没了颜色会让我们失去辨别力量,没有形色对比,你我之间没有参照,一片混沌。“灰%”想要讲的大概就是浓妆艳抹、富丽辉煌的短暂和灰色沉寂的绵长,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奈何不了时间将之褪色,然后送上一条灰烬之路。
定义作品的意义其实也是敏感的,留给别人或留给自己都是难题。就作品来说,在其生成的同时带出来的力量,所能产生的影响就已经说明了作品本身,好与坏都是在作品中感受到的,所以也就都是对的,同时意义也就存在了。
刘庆和2018年4月写于北京T3艺术区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刘庆和,当代水墨,合美术馆刘庆和 当代水墨 合美术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