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假如张爱玲还搭公交

编辑:秋痕 来源:深圳特区报
 
张爱玲在《有女同车》的结尾写道:“电车上的女人使人悲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这是她一贯的冷眼旁观。如果她生活在现在,乘的是现 张爱玲在《有女同车》的结尾写道:“电车上的女人使人悲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这是她一贯的冷眼旁观。如果她生活在现在,乘的是现在的公交车,大概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厦门公交车事件里透露出的巨大的当代生活资讯,若由她用文字来诠释,不知会是怎样一番行状。 
  别说她会视而不见,一贯追求戏剧史诗风格的陈凯歌都拍了《搜索》,以公交车让座引发公众对于道德的探讨。对于那个片子,我一直心存疑惑,经历那么大变故的叶知秋,当时怎么会选择人多嘈杂的公交车?换了我肯定打车,让自己平复一下。说实话,现在坐个公交车都难得熨帖。我小姨来深圳的时候,我俩坐公交车出去玩。车子到站,上来爷孙两个,当时车里满满当当,就见小朋友跑到一个女孩跟前,嚷着姐姐给我让座。女孩不情愿地站起来,爷爷还敷衍着,让小朋友谢谢姐姐,姐姐面无表情地没接茬。我和小姨当时只对视了一眼,事后她才发表意见,说那小孩的语气真让人不舒服。所以,坐公交车也需要小计谋,那就是上车之后往后走,坐到边角料的位置里,远离需要让座的、等着道德被检验的中心舞台。
  刚来深圳的时候,我的出行是以打车为主,公交车为辅。之后终于狠下心来,准备与人满为患、感觉永远不准时的公交车休戚与共,投入深圳生活。下班后我去超市买菜,准备带回家自己煮饭,有两根葱长长地伸出购物袋。我远远地看到公交车进站,就拔脚飞奔奋力追赶,等跑过漫长的站台,公交车却跟我作对似的扬长而去。那两根伸出购物袋的葱,以及我奔跑仍旧来不及的姿态,令我几乎愤恨起来,我感觉站台上所有人都在看我的好戏,看我一副为生活奔波的小家子气。我报复似地扬手招来一辆出租车,回家后饭也没煮,任由那两根葱最终烂掉了。 

  现在,我总算与公交车相安无事,但一直留着一个心理阴影,就是再也不提着菜去坐公交车。除了提着葱没赶上公交车,我怀疑跟我童年对公交车的第一印象有关。那时候公交车与我成长的农村还距离遥远,是外面的世界,我只有在电视上才看得到。我记得看过一条新闻,反映城市居民乘车难的民生问题。公交车到站,等待的市民们一拥而上,卡在后车门。最终,车门一狠心关上了,却把最后一个乘客提在手里的大头菜给挤掉在车子外面。我三姨开玩笑说,哎呀,这下回家没菜吃了,把我逗得哈哈大笑。但我也想,那个排在队伍尾巴上、丢失了大头菜的乘客,心里肯定懊恼死了。
  公交车简直是都市生活的缩影,永远拥挤着,顾头不顾尾的,令人一身疲惫。前阵子我夜班下得早了一点,紧赶慢赶的话,还能坐上末班公交车。我又是一路狂奔,却眼见一辆空荡荡的公交车,在站台蜻蜓点水似的顿了一下,接着就飞奔而去,完全不理会在后面扬手召唤的我。我恨恨地打114查询公交投诉热线,问到号码之后打过去,永远是正忙请稍后再拨。打车回家的路上,我锲而不舍地继续拨打投诉热线,一边打电话一边打腹稿,构思着待会怎么投诉这个没有责任心、一心只想着尽早下班的司机。最终仍未果之后,我想明天起床还要继续投诉。真正一觉醒来,所有的怒气已经烟消云散,看看手机里的投诉号码,最终作罢了。
  坐公交车能坐出这么多情绪,也只好苦中作乐,以过日子的心情去经营和打发,才能从中提炼出一点生活的暖意。回到开头的假设,如果张爱玲生活在当下,估计她对公交车也会望而却步。即便卖文为生在当下更难以养活自己,我估计,她也会咬牙加班加点地写字挣钱,给自己买辆小车代步。

    ( 魏 晋)

关键字: 内容标签:公交,张爱玲公交 张爱玲
下一篇:“微”阅读使你懒惰了吗?||上一篇:评《国学正义》:欲正国学先正己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